宋朝另一位诗人、书画家黄山谷也有诗云:“我肉众生肉,名殊体不殊。原同一种性,只是别形躯。苦恼从他受,肥甘为我须。莫教阎老判,自揣看何如?”此处,黄山谷已向那些食肉者发出了严正警告:切莫等到地狱审判之时才叫苦不迭、后悔不已! : r; W: Z4 J: V7 w1 c. b
( m$ O$ }0 c. f' A; K
明朝诗人陶望龄也表达了与黄山谷大致相近的思想:“物我同来本一真,幻形分处不分神,如何共嚼娘生肉,大地哀号惨煞人。”
) E$ ~: \: f2 Z3 g7 _5 M% S) x* G& m# Y* Y7 ]; Z
陶望龄给我们描绘出了食肉的悲惨景象与后果:同根相煎、大地哀号;而近代律宗的杰出祖师弘一大师则向每一个人都发出了义正词严的质问与号召:
* T2 V$ ?9 Z: J; ]; T8 G) [- c' f/ m
“始而倒悬,终以诛戮。彼有何辜,受此荼毒?人命则贵,物命则微,汝自问心,判其是非!”;“是亦众生,与我体同,应起悲心,怜彼昏蒙。普劝世人,放生戒杀,不食其肉,乃谓爱物。”
. V2 C" M! C! z- }
- h7 h' t5 `& ]+ x1 K从现阶段人们食肉的具体目的与状况来看,除了贪图味觉享受、错误地以为食肉有益身体健康及延年益寿、误认为肉类食物可提供高营养及能量等几种具有普遍性的情况以外,还有一些人的杀生食肉则纯属虚荣心、好奇心、猎奇心、野蛮性格及变态心理使然。他们已不满足于为了口腹之欲而杀害众生,这些人在其阴暗心里的推动下,将目光瞄准了一大批无辜的生灵。有些巨富为了表示自己已尝尽人间百味,“普通化”的鸡鸭鱼肉、龙虾海鲜已无法与自己的高贵身份相称,于是便将尝试的范围转移到一些极其罕见的动物身上,所以才会出现所谓的孔雀宴、猴脑宴、穿山甲宴等许多骇人听闻的珍稀动物宴席。一些暴发户们还竞相以吃过大象肉、羚羊肉等动物肉类相标榜,如果不是因为有动物保护法规的震慑,这些人恐怕连大熊猫都要吞进肚中了。这帮人并不是单纯贪著野味的滋味,他们更愿意咀嚼的其实是自以为与众不同的所谓身价的滋味。在变态虚荣心的驱使下,此等少数分子在杀生取食的邪道上已越走越远。 5 ?* M+ ?6 K" Y7 Q9 J
6 x2 ]+ a1 A' \还有一些外显“勇武”实则野蛮无比、愚痴无比的人,为了证明自己的男子汉气概,竟也将屠刀指向了那些无有丝毫反抗能力的动物们。真不知他们懂不懂什么才叫真正的勇敢——勇该绝对不意味着屠杀众生,残害弱者;它代表的是一种勇于战胜自我的品性,战胜自我的无明、克服前行道路上的一切违缘与障碍、无私无畏地帮助那些深处困境而又无力摆脱的众生!在残忍地以刀作血肉游戏的过程中,这些人尝不到任何勇敢的味道,只能加重自己心里那嗜血、冷酷的人性残缺面的发展。假如他们真如 鲁迅 先生所言,以为疮疤、痈肿艳若桃花的话,那我们只能以无限悲悯的心情,等他们将来堕入地狱后去自去欣赏那鲜血淋漓的地狱景观吧。
- E& ?$ O9 ], t% e( I
5 M: D1 p k; F& k现时代的人们,其心相续中可谓充满邪知邪见,这与人们所处的环境、所受的教育、所沿袭的传统习惯都有关系。而人们最缺乏的正知正见则是慈悲心,不管口头上人类如何高唱平等、博爱,如果这种平等与博爱的推广领域只限于人类自身的话,这种观念就绝对谈不上是慈悲的表现。当大量的医生一边冷漠地活体解剖各种动物、研究它们还在蹦跳的心脏与挣扎的肉体,一边又满腔热情地试图以此方式洞悉人类健康的全部奥秘、为人类的福寿绵长做出贡献时,我们不能不悲哀地说——这种只以人为主、为重心的价值观、道德观,实在是对人类自身的最大讽刺!因为我们把痛苦、鲜血、杀戮、离散留给了动物、留给了大自然,而把单方面的所谓健康、幸福、成长、满足留给了自己。当我们的快乐是建立在别的众生的死亡、牺牲上时,我们所建立的一切道德准则、标准马上就与彻头彻尾的虚伪划上了等号;我们整天温情脉脉地营造理想的人类道德大厦,但这大厦的基础本身就是残缺不全的,因它把与我们密不可分的自然完全抛开了,或者仅仅把自然、动物界当成我们的奴隶与肠胃消化物。难道我们竟没有意识到自己原来是一个狭隘的两面派?以后我们还有脸面面对人类的下一代吗?——刚刚还在教育他们要追求美好、温馨、善良、圆满的人生境界,但自己转过脸去就开始张开血盆大口撕扯动物们的尸体。因此我们说,不解决杀生食肉的问题,人类就永远摆脱不掉自身在道德处境上的尴尬、两难局面。 $ y0 X5 ]. o4 s. O
; E$ P& j1 m& d' z环顾当今时代,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全人类共同谋求的未来目标,既如此,那我们就必须想方设法把一切有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都消灭在萌芽状态。而真正的和平绝不可能依赖枪炮、原子弹以获取,也不可能靠外在强制约束以维护。和平的根本保证就在于人心——一颗调柔、平和、充满慈悲与爱意的心——才是保障我们所生存的地球不致被人为毁灭的唯一正因。那么慈悲从何而来?和平又如何得以实现?英国智者 华而绪 博士的话可谓一语中的:“要想避免人类流血,便须从餐桌上做起。”印度圣雄甘地同样高屋建瓴地指出:“我的确觉得人类要增进精神生活,必须停止只为满足一己之口腹之欲就屠杀动物的行为。” 4 l8 `2 i' M' s/ `/ M- G9 ~
Y: H/ K+ Z6 @* _! r
可能有人会觉得,把和平及精神境界的升华与不杀生扯在一起未免太过牵强,持这种看法的人其实还是没能理解吃素、戒杀的究竟意义与功德——那已不单纯是一个饮食习惯的改变问题,它牵涉到如何看待前生后世、如何看待如母有情等一系列关乎佛法本质的方面。即就是从世间角度而言,吃素对一个人善良品格的养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正面影响。我们很难设想一个嗜好宰杀众生的人,会对和平表现出多么真诚的渴望与尊重。如果有,恐怕那种真诚也应该叫做真诚的做作吧!
; v* J. ~ q1 R% @- |# B# E8 h5 t' i9 V0 n9 t
在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环境中,如果一个孩子出于好奇或某种阴暗心里而解剖了某个动物,只为看看它的身体构造,看看它和我们是如何得不同,那么一般说来,家长、老师可能不会严厉地斥责他,反而会夸奖他善于观察、勤于动手,长大了说不定能当生物学家或医学家。这就是我们所面临的教育实际,特别是在某些地区。很多人们习以为常的做法、看法、观点,其实都是在鼓励残忍、鼓励虐待、鼓励种种事实上的不平等、鼓励自我中心、鼓励人类至上主义、鼓励破坏生态平衡、鼓励麻木、鼓励对生命的冷漠……一代又一代这么发展下去,这么积累下去,很多非常可怕的人性丑陋面与人性弱点就会渐渐固化为类似遗传基因那样的东西。我想任何一个理智健全的人都会预见到这种景象:假如一个人的慈悲心只被引导到有限的同类身上,那么由于缺乏广阔胸襟及宇宙、人类、环境整体观念的缘故,这种慈悲心很有可能会越变越小,它的施用范围将越来越局限在自己的亲人及至自己一人身上。 , a8 ]/ ` Q% Z8 l" ]! b# H
$ h! U6 y5 @; b2 [人道主义提倡的虽是关注人类幸福,但若它的基石仅仅停留在“人”这一概念上的话,我想所有改革社会的人道主义方案最终都难逃走不出死胡同的困境——走来走去,它们又回到了自我这个基点上来。而千差万别、无穷无尽的自我,假若个个都执著自我的话,人道主义所设想的一切解决人类困境的方案,都将无法实现。因为它一开始就缺少了佛法所强调的那种彻底的无我智慧,因而永远也达不到同体大悲的高度。达不到这种境界,人类就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暂时解决一些局部问题,但它决不可能究竟解决人类所面临的一切问题,因它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就是残缺不全的:只关注人,而没有意识到人、动物、植物、整个大自然都是一体并且平等的。只有突破狭隘自私的人类唯一观点,或有限的人类恩赐自然、掌控自然、支配自然、调整自然的观点,我们才能求得人类与环境的永久和谐。
6 N3 }- h( \) Q& ]6 [
3 E: z \' c+ U! H* b9 {; R一个自私的人,即便他暂时出于利益需要而同其他人和睦相处、共同发展,但如果他的本性不加以改变的话,一旦牵涉到个人的根本利益,他是决不可能向利益对手屈服的。而这正是我们翻来覆去论说吃素问题的目的之一—借着吃素,我们得以身强体健;借着吃素,我们可以学会善待动物;借着吃素,我们可以引发自己潜伏已久的慈悲心;借着吃素,我们能够习惯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万事万物;借着吃素,我们终会发现世界并非是为自己一人而存在的,我们和世界原本就息息相关……
* K# v5 k1 i' M, S7 l) o. H, n9 O( S; P; R1 w/ j
吃素,是使人道主义不致发展为个人至上主义的重要一步。还是达芬奇说得好:“鄙视生命的人,不配拥有生命。”一个鄙视众生并进而杀生的人,绝对不是一个完整意义上的人;关爱自己,就应该学会关爱众生,否则你便不配拥有生命,因生命岂有高低贵贱之分,又哪里容你亲疏有别!对任何一种生命的践踏、杀戮,都是对生命整体的严重破坏。你在杀害生命的同时,也就等于把刀子架在了自己的心上。 1 _& J$ a1 Q* n7 d! D
1 y" J3 F+ B4 r; L) F* E$ ~9 C' {5 ]是将杀戮进行到底,还是从现在开始戒杀食素?这是摆在每一个人面前的紧迫而又严肃的问题。我只能说因果自负,选择权当然在每个人自己手中。但我诚挚地希望,这世界能少一些血腥,那样大地才能多一些祥和。当湛蓝的天空不再有恐怖阴云密布的时候,和平鸽一定会在人们的头顶自由、恒久地飞翔!当广袤的原野不再是一片尸横遍野的屠宰场时,生命的鲜花一定会在人们的心田里尽情、绚烂地绽放!
6 X$ j6 k$ l# F1 T; b6 R/ o% @8 ]. J* |% z E
最后,让我们一边品味二百多年前的一代大成就者普贤利他(菩提金刚)之谛实语,一边跟着他共同发愿。更希望所有人都能随时随地地发此殊胜大愿,或经常念诵此愿:
5 D. x# \! j8 I: B - }, w B6 a* q* @; F6 ?
“祈祷、皈依被称为三宝三根本之本性的诸大殊胜上师之身、口、意、功德及事业之汇聚体,并求加持!愿能成就此处我所发之愿: 2 w* Q7 F$ w8 Q& ]- i
1 d5 G4 l: X- k3 i“愿我生生世世中不对任何众生生起、做出一丝一毫的恶心与恶行;愿善良的心相续能似江河般绵延不绝;除去享用金刚密乘之清净会供外,愿我不贪恋、接触一切众生之血肉等不净食物! ( Z$ L: @1 Y" g* Z
2 o* ~' v7 E9 d“如是大愿,愿我能恒时忆起,恰似当下发愿一般清晰!
& b3 i5 \. t& C/ T- n
: W& V% f0 ^5 h2 S“若不具足功德亦不能远离过患时,愿我不要享用哪怕仅如芝麻许之欠债黑财!% }3 P0 E. P' F! G1 l: y
% c- D$ x+ R" m5 Y“愿我能为任一众生舍弃自身三门,且在这一过程中,丝毫障碍亦无有!1 x3 K/ y( `# t. h, W
- Z* s* T5 d$ K7 |0 k5 N
“此愿词乃因不变法性及有法因果不虚之真谛力而得以远离自欲境界,愿所发誓愿能实现! 0 u# w, t# r; |$ Z$ W R
“以三宝之真谛力愿能实现此愿;以诸大殊胜上师之真谛力愿能实现此愿!! t4 ~: D- l2 N8 |4 m
6 N0 V/ ?/ E$ u5 ?“我普贤利他于临死之前发下此愿,并由龙萨记录成文。以此善根,愿所有有情皆能获得真实利益。 ”
6 [; `. B4 x% P* m* C
; E5 w% e4 M) c& c. z% h3 q4 J$ C4 H1 p' d+ q s
上述藏密素食观,乃依圣言正量语, 8 n+ i- r$ c+ Q% n' N
加之自心所认识,为断肉食而撰著。
$ ?7 r0 y+ Y' n游园赏景虽惬意,奈何总有日落时, 3 V+ j* N/ a- @, C6 L
人世繁华徒纷飞,如泡肉身亦非久。
/ z! J; h7 ?% R A$ ~6 A惟愿我离人间后,多有众人阅此书, , P S* q4 c. Q3 \, m
读罢戒杀断害命,饶益可怜诸有情。 6 D# b7 G6 C8 U2 L
愿我生生世世中,不论直接或见解,
; H% D- e* @- F' z, t+ Q( u' F7 R均不损害一众生,且弃邪命持正法。 4 I- Q+ i d, |; e% d3 s" N
愿凡见闻触忆者,相续生起菩提心,
( H1 ~, t+ p2 o) V无勤利益无量众,早获圆满正觉位。
) z* I/ E* I _( U( N以饶益有情之心,为自他皆能断除不净肉食,臧僧索达吉遂于雪域圣境——色达喇荣五明佛学院撰著此《藏密素食观》一书,愿增吉祥! , e& O* D2 s6 Z- C. i7 N+ M
$ K4 h% Q4 ^. [7 r* y
公元二零零三年四月二十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