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9)  鸡蛋( 0)
|
一场跑步后的突发心脏骤停,让他险些丧命,但一群素未谋面的陌生人伸出援手,成为他人生中最难忘、最温暖的回忆。# E/ f y' h* ?& E7 z: B
4 y1 e W w% G: b8 K) w
39岁的渥太华居民Tommy Chan只知道自己在5月20日那天完成了一次五公里跑步,却完全记不起那天的任何细节——几天后,他在渥太华大学心脏研究所醒来时,头脑混沌,据医生判断是剧烈运动后突发心脏病所致。
7 |) f0 ~' x7 n6 \# h2 p& x1 w. G0 B+ R0 F
“我甚至不记得跑步前去做了按摩,也不记得有去上课,”Chan说,“那天以及之后四天的事情,我脑中一片空白。”
9 m, x- k/ L7 J" e% n- Y- }7 L) w' h" ?, X5 t$ l
这段生命中的“空白”,让他对当日发生的情况充满疑问,也激发了他想要了解真相的强烈愿望。
5 r4 }9 z! w9 c: O1 d2 w
- h2 E+ r% N: y8 Y科技帮助他拼凑回忆, i( k# g0 b# e! [
4 z* }& M- r' v7 e. q1 Q自从倒下后,这位39岁的男子开始像侦探一样试图拼凑失去的片段,并了解那些救了他的人。0 L: o( B- @$ c
- Y0 A& E# Y% ~ w! L) g
他的跑步App Strava显示,他在晚上7:50左右完成了Bronson与Carling一带的5公里跑步。他的Garmin智能手表与Strava同步,记录了当天他心率的变化。+ e3 _# x2 G' B% m- f" T0 M, M
! n- q" k1 o! l) w- f+ S! i
他推测傍晚跑步时心率出现了明显的上升,接着图表突然中断,完全没有任何读数。5 {0 {" o1 l. T' ?
9 Y+ C4 `& C( {/ ]7 a c
但这些科技无法告诉他是谁施以援手。1 n$ x0 u; l1 T* C
! S) N l3 b+ X, ` L1 I
陈说,自己可能是在步行回家的路上心脏骤停。急救人员称,当晚8:50左右,他们在Carling大道和Champagne大道附近接到报警,赶到时发现一名成年男子心脏骤停。. F9 j ^3 `7 ?$ L5 O* I7 n, V0 T" v
/ H2 }0 v8 w0 |5 M
渥太华消防局也到场施救,并使用除颤器进行了电击。最终,急救人员将陈的心率恢复至较为正常的节奏。
6 ~7 ~; @% ?7 M9 |( `; j
9 J! @2 t+ \: Z( c! N不过,在这一切发生之前,是路人根据急救中心通信员的电话指令开始了心肺复苏。( j9 Y# D+ [$ s6 b4 `9 B
6 |# }1 B" T, t z+ Q1 l
“这起事件中,路人、消防员和急救人员的配合展现了‘生存链’的重要性,”渥太华急救服务部门主管马尔克-安托万·德尚(Marc-Antoine Deschamps)在一封邮件中表示。; m0 y- M O# [; w" D
3 J. n. p8 A5 v$ C% D0 f' H“你救了我吗?”/ h+ N7 @! S2 \. i
- n' ? i# {' K, J H1 Y8 W9 L S" Q3 k/ a
陈至今仍能感受到那份善意——他因心肺复苏造成的肋骨骨折,是别人施救时留下的“疼痛提醒”。除了胸口的酸痛,他还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就是告诉那些救他的人:他还活着。% O# X/ _' ^" j
# o' M7 Z+ @7 |" w" {“如果我是那个‘好心人’,我会很想知道这个人现在还好吗,”他说。, M7 g9 V5 A/ M9 i0 E% l' I! i
* e4 m8 f. `& G
如今,他终于找到了至少一位可以感谢的人。在他网上发出一则名为“你救了我吗?”的贴文后,有人回应了。7 r2 o; G' q; M6 V8 A* J( {. {+ s
7 y! W4 N% ~, ~ k* J
汤妮娅(Tawnya Shimizu)是一位护士执业医师。事发当日,她与女儿在车上,看到路边有骚动。已经有几个人围在昏迷的陈身边。& W* `3 s. }7 d. t
! F0 N3 a! V8 @! M) g: Z0 |
“我能听到911接线员在指导如何做心肺复苏,还在数节奏,”她说。“我女儿马上说:‘妈妈,你是护士,你得去帮忙!’”
/ A4 U/ ^- u8 o* T; w4 K9 k$ V7 V7 Y. K- h% i! H
“这事一直挂在我们心上”* ?- Y; ?' W2 f4 n- K
) C0 i# h5 R8 S) L1 [- u; e1 r汤妮娅自我介绍后,接过了心肺复苏的工作,直到急救人员抵达。她说,当时自己瞬间进入了“工作模式”。
6 U' J! \0 T( W# g0 G& C9 u0 ^6 g3 j, W0 J$ r3 p
直到救护车把陈带走,她也留下了一个疑问:这个人后来怎么样了?# f1 J3 ?0 s' w! b; o# |
; K3 i; O$ d. c" h“这事一直挂在我们心上,我们都在想他到底有没有活下来,”她说。
* q! q% l4 W J+ C* A8 B' }2 ~- v6 t3 P0 U+ z
渥太华大学心脏研究所遗传性心律失常诊所主任西蒙·汉森(Simon Hansom)医生表示,旁人进行心肺复苏是“你能为抢救一个人做的最重要的事”。
( [6 d1 r1 B$ I2 K/ v: p
& ]* d. B" w; F3 O“你尽力去做,”他说。“如果有人心脏骤停了,你不会让他变得更糟。”9 M: a) M2 z& E4 _6 E0 Z
& A; v8 e7 _5 p( c: \后来通过网络联系上后,汤妮娅、她的女儿和陈计划本周末见面——而陈也将在周五早上CBC Radio的《Ottawa Morning》节目中,当面对汤妮娅表达谢意。
) [1 l9 V; @/ I( B2 q/ E2 E5 {; T: ?- O, J# @; c1 Y( \4 y
“最深的感谢,”陈说,“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表达。我简直不敢相信你恰好就在那个时间、那个地点。我不知道该如何报答你。”
; U9 J1 f2 Z, E4 c4 D" [
& O; x3 c8 R! S2 u9 H“你太客气了,”汤妮娅回应道。“我想那天所有帮助你的人,都是出于人类的本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