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1)
|
在加拿大联邦政府推出上千亿加元救市和抗疫措施后,不少欠下信用卡债务的加拿大人希望政府的救市方案中包括要信用卡公司降低信用卡债务利率的措施。
3 |% O6 ]9 E1 d8 B" K s/ @; f9 w1 ]7 H& F6 r6 ` K9 ~+ g% E
经济停摆
/ P" a) V; z: ~8 P) o, N
, a+ z: `6 ]5 C0 b& z" E7 Q4 f% l a自三月份以来加拿大COVID-19病毒肺炎疫情愈演愈烈,各个省政府相继宣布进入紧急状态,下令暂时关闭非必要的商店、服务设施和公司企业,要民众呆在家里不要外出、需要外出时保持社会距离等严格的防疫措施。
# c5 l X; G4 A' e1 g0 n0 p) n4 m. m# `) j$ }- u5 y1 |
结果是许多加拿大人失去了工作,虽然有政府失业金项目和政府紧急救助项目,但申请这些政府补助项目需要等待一段时间才能得到补助金,二是补助金往往低于上班时挣的钱,而每月要付的债务供款和水电费、电话费、互联网费的账单却是一个不少。
% S/ o2 I0 o8 F# |, ^/ s4 H8 {
) _: j* p& O' K* V在房贷、车贷、个人信贷和信用卡债务中,信用卡欠款是利息负担最重的债务。一般来说加拿大人信用卡债务的利率在20%左右。 - _; `; W. v; @, n6 b/ f$ T( N
6 E4 N' y. ^/ T6 L2 k- o债台高筑 4 y) a/ O1 k% `* s
; S* X g( {! _2 h! ?Vicky Assad在安大略省渥太华市经营一家小型打印服务商店,二十多年来生意一直不错,但COVID-19病毒肺炎疫情让今年的生意差不多泡汤,她要靠信用卡东挪西借来应付开支。她三张公司信用卡和个人信用卡的欠款利率最低是13%、高的是23%。她想要从特鲁多政府听到的解释是,为什么没有把迫使信用卡公司降低其对债务收取的高利率作为政府救助加拿大人的首要措施之一。
- m* ^( l1 s* ]2 i0 I+ J. o- u0 V5 t9 z
阿尔伯特省卡尔加里市居民Mario Baggio告诉加拿大广播公司记者说,有的信用卡公司对客户欠下的信用卡债务收取29%的利息,是高得离谱的高利贷;在目前这样的困难时期,信用卡公司和大银行为什么不干点什么帮助加拿大老年人和普通人渡过难关呢?
# `+ f- z" V9 o, R
3 B6 o# v1 x' a- a+ }9 Q* Z专家们指出,加拿大信用卡利率不像银行房贷利率那样规范,房贷利率基本上是贴附于加拿大中央银行基准利率和国际债券市场的标杆利率,但信用卡利率却有极大的自由度。
( x% E- A2 _+ @9 H6 T/ d8 {/ S0 H' F S* G
高利贷 , `# Z9 c( n' B6 M) q5 E
~ Q- G! f) J2 g
加拿大金融法规准许信用卡利率最高达到60%,而加拿大绝大部分信用卡的年利率大大低于60%,一般在20%左右。 q9 B; F$ M9 h* P9 N
+ I y0 A: i$ V0 I ?& w加拿大银行联合会提供的数字显示,加拿大有约30种信用卡其年利率不超过13%。这算是最低的信用卡利率了。
; @ |% x; \! X, n H4 T( g/ P
2 ^7 p- K B7 ?0 x统计数字显示,2019年底加拿大人平均的信用卡欠债是4300加元。
+ V: M. m/ m& P6 _# ` o# ~+ K! Y+ V! a' n4 |# S
专家们指出,信用卡利率比其他债务的利率高有其背后的金融规律,因为信用卡债务属于没有财产担保的高风险债务,发行信用卡的金融机构需要较高的利息率来抵消其债务风险。相比之下,有财产担保的债务在欠债人不履行其还本付息责任时银行可以没收其抵押财产,风险要小得多。
' T# \9 f: s4 e6 G. y1 Z8 L; |* ?. G) }) i
这方面最好的例子是房屋贷款。房贷有房子在那里做抵押、不会有太大的风险。
8 e2 x2 P8 g8 z) y6 h3 i. o# a2 K( [8 O5 b; z1 B8 {* h
当然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2008年的次贷危机就是由于滥发房贷导致美国房地产市场价格虚高,稍有风吹草动就出现了房地产市场资不抵债的负资产危机。 3 S1 \# C! t+ j3 \+ z
j a; E P9 v/ n9 R: D0 I0 |共度难关 4 \9 F5 R9 M! U+ D
7 H, Y2 f3 Y- ` G! ?* `. R
不过金融市场分析家同时指出,在信用卡违约率较低、又遇上这历史上罕见的COVID-19病毒肺炎疫情肆虐的危机情况下,加拿大金融机构应该采取债务松绑的措施帮助加拿大人渡过难关。
5 g) l. F, l. K. 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