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1 z" C) ^2 v" z! u5 C 一般的凡夫都会受身边恶友的影响,彼此相处要不近不远,都是同修道友,疏远了不好,太密切了也不好。有的人刚开始关系特别密切,自己舍不得吃,给对方吃;对方的衣服自己拿过来穿,过了一段时间就闹别扭了。 - X; U- }6 K$ ? . w5 N# ?0 Y; Z( ^- c" u 都是凡夫,走的太近,关系太密切了,会产生很多不必要的烦恼,会造不必要的恶业,所以要保持距离,尤其要远离恶友。与人相处要观察,如果这个人毛病多,想影响他却没有能力,那么就要远离,否则自己容易受不好的影响。 4 o' U' j" }! v% |& m; M0 h; Y 9 W* X- X! ]7 D+ j$ a5 X" y 比如社会上有些人跟抽烟的人在一起时间久了,也开始抽烟了;跟喝酒的人在一起时间长了,也会喝酒了。有些居士或出家人,刚开始时很好,很清净,很精进,后来跟某些人在一起时间长了,就不清净了,不精进了。有的人原来能按时上早晚课,后来因为看不惯一些人,早晚课也不上了,开始懈怠了,越来越不清净了。* j4 _% {+ c# @' k
7 N6 E+ @' N9 P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看看朋友圈就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了。我们经常说感应,有感就有应,你身边的人都是自己业力的感召,也就是自己心的感召。" a2 K- X- o, U3 ]3 _7 W! W% ~
. X ?3 K7 w+ @ 有些人一辈子也没有恶缘,可能是往昔没有结过恶缘,所以没有不好的缘分。而有些人很难逃脱这些恶缘,处处会遇到不好的缘分,这也是自己往昔结的恶缘,是自己的业障,应该多忏悔。& \5 r4 d2 S v
. @) F" _: x) H 我们已经皈依三宝了,应该以佛为导师,法为道路,僧为道友。跟我们志同道合的,在大乘佛法里有修有证,在解脱的道路上,在菩提的道路上不退转的人叫僧宝。跟他们志同道合,以他们为榜样,跟他们学,而不能跟那些表里不一的人学。 ) s/ L" I# b- c6 u0 L5 Z 6 I7 J! s I8 Q, s: B
对一个初学者来说,远离恶友非常重要,要“鸡眼往上看”,不要“狗眼往下看”,要多亲近善友,远离恶友,这对自己人格的完善,和修行的进益,都是有极大帮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