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X1 d2 ~% l4 |) E所以有人说,“如果不带钱、没钱别来温哥华,遭罪”。特别是现在,温哥华正在一步步成为富人的乐园,对于他们才真正是宜居的。房涨疯涨的现象已演变成层出不穷的闹剧,在风景如画的大舞台上,你方唱罢我登场:温哥华豪宅房价去年劲升近25%,涨幅高居全球主要大城市之冠,远超第二名悉尼的14.8%、第3名上海的14.1%;大温地区的独立屋房价中位数为104.29万元,较上年同期大涨19.87 %;温西一栋豪宅无人居住破烂不堪,邻居们表示,这栋占据温西好地段的废弃之屋很明显在6年前就已经失去了一栋房屋的居住功能,而变成了一个彻头彻尾的发财宝藏,屋主被曝光是中国富商;温哥华西区基茨兰奴(Kitsilano)一间三层楼、104年的老屋原屋主叫价350万元,最后被买家疯狂加价以423万元售出,这个价格比物业的估价高出约160万元;温哥华Point Grey一间屋龄高达88年的老屋遭到10位华人轮番哄抢,最后以近900万加元的成交价售出,较业主开价高出117万加元…… x" \% o- p5 P 钱数越来越多,让对数字极其厌恶的笔者除了眼花还有头晕。也许闹剧才刚刚拉开序幕,更多令人目瞪口呆、瞋目结舌的场景会接踵而至。试问这场在温哥华上演得轰轰烈烈的闹剧,谁是导演谁是编剧,谁是主角谁是配角,谁是受害者谁又是获利者,到底有没有终结者?也许只有时间才能真正回答这些问题,处在历史漩涡中的人物,有的在偷笑,有的在落泪,因为对于有些人来讲,温哥华是乐土,因为他可以在此投资挣钱、利落洗钱,可以挥霍无度、尽享好山好水,可以趁此机会大捞一笔;也因为对于有些人来说,温哥华是伤心地,因为随着房价物价上涨,越来越多人蜂拥而至,疯抢温哥华这个蛋糕,对他们意味着工作更加难找,谋生之路更加艰难,能吃到嘴里的只剩蛋糕渣渣。但无论哪个年代哪个地方都会同时存在着富人与穷人,也许这是人类的生存法则,没有穷人的寒酸与艰难,就映衬不出富人的奢华与成功,没有两者的区别,也许就催发不了穷人的斗志,但仅有斗志,是否就象富人般成功,绝大多数情况,还是未知数。事实就是如此残酷。 7 s' E9 h. {2 G& F H: b& K& ?: q6 n! w& f
温哥华的人来来往往,有的人应了凯撒大帝说的那句豪情壮语:I came I saw I conquered我来到了(这片土地),我看到了(这片土地),我征服了(这片土地),如果是取之有道,付出自己的努力与才智,的确值得众人敬佩。有的人则是:I came I saw I bought,或者仅仅是bought(购买),连来都还未来,他们一定程度上是令人艳羡的,也一定程度上让人避之不及。还有一些人也许面对温哥华的美景,能说的是:I came I saw I lost。在此,唯有祝愿即使温哥华成了伤心地,也是一时的伤心,阴霾终会散去,天空终会放晴。失败过,但不永远沉沦。" Z: Q% C+ w1 h" q! Z; b$ i$ 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