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 以下内容由sohu社区为您保存 -->
, D) d/ b( I$ z5 \* v& L" }; \分散销售时代的终结
0 C$ o, Q$ A, a8 x7 a
$ [9 O+ n4 Q% O! n1 `作者:李月清 文章来源:中国石化报
- u, _- K! N, w. T 中国石化整合各下属企业化工产品分散销售,成立了化工销售分公司。这不仅是对终端的梳理或洗牌,从某种意义上说,更是一场顺应市场、放眼长远的“颠覆”,是对原有销售模式伐毛洗髓的革新和整合。. q2 }% B1 U( N! Q: y8 Y
整合一个沿用已久、根深蒂固的产品分销体制,难度之大可以想像。可是随着全球化步伐的加快,化工产品将由国内的、局部的市场竞争转向国际化的竞争,由争夺客户的竞争转向争夺供应链的竞争。反思现状,不合时宜。当竞争格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中国石化化工产品销售体制还是条块分割、各自为战;在许多地方兄弟企业的同类产品还在市场竞争中互相厮杀,骨肉相残,严重削弱了终端竞争的整体合力。同时,由于销售分散造成各分公司、子公司营销机构臃肿,储运、销售网络重复设置,物流成本高,资金流不畅,销售费用逐年增高等弊病也日益显现。. v7 r) D+ l6 }: P& P0 ~/ L$ n H
传统的营销方式没有太多的值得留恋的地方:通过代理或经过一、二渠道多重批发的模式,表面上看铺货势头很猛,可到底只是“搬仓库”,并不意味着产品被最终消化掉;分散销售瞧上去很美,似乎也解决了“最后一公里”,可支撑这道风景的成本远远高于收益。9 g4 r" P" [$ h, K) y% ~$ {
是化工产品市场竞争的外部压力和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内部动力,“逼着”中国石化尽快整合自己的销售体制。虽然这种整合是艰难的,很可能还是痛苦的。据了解,实际上统一化工产品销售之思路,早在三年前就开始酝酿,但由于涉及企业过多,阻力较大,一再搁浅。其根子一在于关注于局部那点小利,二在于黏附于一个时代的情结、记忆、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无法一下子转换和剔除。 x2 y. h/ S: @, U% `: a6 P
然而,企业总是要向前走的。既然选择了向前走,必然会挣脱羁绊,随之而来的震动也就不可避免。欣慰的是,中国石化对销售体制的整合,虽然没有现成的模式按图索骥,毕竟是在“现有的市场不丢、网络和客户不散”的前提下展开的,其确定的“统一营销策略、统一市场开拓、统一物流优化、统一资源配置、统一销售业务、统一品牌战略”合乎时宜,难以抗拒。从与原有组织及历史形态协调对接来说,其“核心终端”与“接口”不会有太强烈的排斥性,在客户中已有的“记忆积累”更不会丧失,因此,不可避免的震荡也就有了可预见性,整合“诸侯割据”,实行“中央集权”式管理也就变得既合理又可行。
: g7 O. ?' }3 p 在操作中,当然要考虑到均衡状态的破裂可能会产生一些波动甚至痛苦,需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把工作做好。但如果因为波动和痛苦而割让对终端的控制力,放弃将产业链锻造成适应商务时代的市场需求机会,就很可能失去一次历史性的机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