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5-11-24 02:36 编辑 4 @6 d8 M+ Z( d7 T$ j2 v3 |
5 N3 d1 f) j" N- ~* @; \2 U
百对联,书法精!
5 [6 f0 U+ _1 q. f! f4 a$ H
0 w# ? N* [" E9 A对联或称楹联、楹帖、联语、对子,是中华古典文学中一种非常独特的形式。昔称肇始于五代蜀孟昶之桃符,那已经是一种新年在辟邪祈福的装饰品上的题词,若说从修辞角度审美的联语,则远在这之前。' z+ Q( h8 T$ |: l
) c+ o7 ^$ G6 O3 q! R, F
t! q8 r& s; w! _) ~% A对联在宋元间已多见于宫殿、书院、寺观、斋馆,梁章钜《楹联丛话》的开篇《故事》,即列举了苏轼、朱熹、赵子昂等人皆擅作对联。5 e# n% F, |7 o# X! y
2 G- C1 k1 Z' q W/ |3 C; U至明清而极盛,明太祖就喜撰联赐给大臣,有一年还专门下旨凡“公卿庶士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清代的皇帝也多爱撰对联,特别以康熙、乾隆祖孙俩在位时间最长,又颇具文才,所撰的对联最多亦颇见文采。
! [ \; G! L9 q2 i# T3 W! y
$ | ]+ e# h. h4 V/ }' b9 y2 h; N9 w+ X9 n: a; u6 U" f) S6 F& B/ W
故宫乃泛指今日尚存的昔时帝王的宫殿。主要有北京的紫禁城乃明清两代的皇宫,外廷以太和、中和、保和三大殿为主体,内廷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为中心,以及文华殿、武英殿和御花园等大小院落共数十处。
# H, w! o+ _. @$ C8 S
* H, w( e5 w" L8 U' }) L4 [8 z
/ \1 N J# e" ? p: v还有沈阳的故宫,则为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的宫殿,入关后称奉天行宫,以经乾隆、嘉庆两朝的增修,占地亦达4.6万平方米。加上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一称承德离宫或河北行宫,为清代帝王夏天避暑和处理国事之地,亦有许多的宫殿和楼台亭榭寺观。这些皇家建筑,皆系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画栋雕梁,无处不有楹联堂匾。其中有不少是由皇帝亲撰,余皆饱学的大臣所为,或且由皇帝钦点。
{8 {2 h0 N9 R( a# ^9 I2 U V8 p8 d0 E. i6 u: D8 m
雍容典雅,皇矞高华,称仁颂德,鼓吹休明,展示了在这一特殊环境中的艺文之最。其中也有部分偏于风雅,只单纯描绘自然风景或抒写闲情逸致,如弘历自撰的“深心托豪素,怀抱观古今”,现在还有人写了挂在自己的书斋里。! I0 I y; S! D- e, R5 x
# J, X# P3 d% n. D9 N9 z中华书局《故宫百联》选数以数百计的故宫楹帖,精心遴选出一百副集为一编,短自四、五、七言,长至十三、十四字,内容丰赡,兼及宫殿楼阁寺观。
5 ]1 g7 b) p+ @
% G0 r& y* _( U: |& P6 j
9 H2 [$ E; _2 ^3 j令读者可一窥昔日宫联的概貌。由于这些联语既皆肃括宏深,遣词造句便免不了引经据典,有的且是如集《尚书》的原句而成,故于联末皆加注析。注析主要是注明辞语的出处,征引典籍原文,省却读者再加检索之劳;附加赏析,要言不烦,以帮助读者通解。
?3 U8 y9 | v( f1 r4 F$ O
8 I$ F5 {# L3 p" J8 D! K5 \' `: D; w$ J$ H+ h+ k
我们今天从北京故宫等处尚能观赏到一些楹联,虽或犹存明清科举所规范的馆阁遗风,仍可领略其书写者的满腹经纶而具有的大家气韵。
! p! d" _5 t* e$ N1 K# W, l) V9 `$ s- [7 _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BlYXSRyNujPWVTC7#rd' G% X3 W( L1 V6 L# h# L1 k
6 I, w8 t0 i+ F6 H: W
4 x& t; L3 w, p& T5 G# l! j: r9 P! v7 A% D) a/ e6 j4 Y8 V
9 x( u7 d# [: L# }% }1 s
4 j2 b# B& T, V9 N8 S1 o5 o- Y8 h: p) v- 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