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77)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齐山 于 2015-11-22 18:19 编辑
9 E- W( b3 y. R+ Y4 c) i3 v; s4 f# C1 x' Q/ W% b3 z: f
楷书《二十四诗品》
, }, p" T. v' K$ A5 \' {3 W0 l6 r7 b1 B1 R
《二十四诗品》是古代诗歌美学和诗歌理论专著。传为晚唐司空图撰,其继承了道家、玄学家的美学思想,以道家哲学为主要思想,以自然淡远为审美基础,囊括了诸多诗歌艺术风格和美学意境,将诗歌所创造的风格、境界分类。通篇充盈道家气息,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生发天地万物,二十四诗品也是道所生发的二十四种美学境界。它是探讨诗歌创作,特别是诗歌美学风格问题的理论著作。它不仅形象地概括和描绘出各种诗歌风格的特点,而且从创作的角度深入探讨了各种艺术风格的形成,对诗歌创作、评论与欣赏等方面有相当大的贡献。这就使它既为当时的诗坛所重视,也对后来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批评史上的经典名篇。
$ T7 Z* S1 q5 Z1 E: `6 ^2 P
+ A. F5 ~9 j Q- t4 L1、雄浑 X4 D- P7 i4 t2 F, k
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具备万物,横绝太空。荒荒油雲,寥寥长风。超以象外,得其环中。持之匪强,来之无穷。
% v) d: F8 {% ^$ Y+ y5 c& r$ }注释:[大用外腓] 巨大功用庇护于外。腓,音‘肥’,庇护。 [真体内充] 纯真体质充实于内。形容雄浑之气包举诗文内外。 [返虚入浑] 返回至虚空浑沌境界。 [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诗之意味气概已超越具局部具体物象,而得以实现其最大之自我完整世界。环中,世界。 [持之匪强] 并非勉强表现诗意。 [持之匪强] 并非勉强维持此种意气。飞,非,下同。# n* _: t) W* u% ?; @- b
$ _1 I9 ~2 f H+ [- v; b$ X3 @2、冲淡0 f. z- K5 p% E; O2 o( S" f
素处以默,妙机其微。饮之太和,独鹤与飞。犹之惠风,荏苒在衣。阅音修篁,美日载归。遇之匪深,即之已稀。脱有形似,握手已违。2 q3 Q, a* y1 N
注释:[冲淡]谦和淡泊。冲,谦和。 [素处以默]以静默朴实相处。素,朴实。 [饮之太和] 吸入太和之气。太和,阴阳调和之气。 [脱有形似,握手已违] 意谓不执著于描写事物之情景境界,只求意到而已,以此保持谦和淡泊格调;故即令倘有文学描写逼真形似处,亦刚刚下筆触及,便又转瞬离开。脱,倘若。违,离别,分离。
. k+ d. P0 D9 I8 [' Z$ ?+ V, A5 [, R: \! N' ^
3、纤秾
- M1 \6 A1 _1 p" O+ \2 g5 E/ V$ ?; W8 E采采流水,蓬蓬远春。窈窕深谷,时见美人。碧桃满树,风日水滨。柳阴路曲,流莺比邻。乘之愈往,识之愈真。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 p; m+ p, @, [- X W) `注释:[纤秾] 纤巧秾丽。 [采采流水] 流水盛足貌。采采,盛足貌。 [蓬蓬远春] 草木繁盛之广阔春景。蓬蓬,繁盛貌。远,广远。 [窈窕深谷]有神山谷。窈窕,深邃幽静。
9 ?, x8 t& ` t6 M& j! j6 `$ z+ H6 m- G& s6 c# ? j
4、沉著
% a8 u+ j+ y8 J5 S2 ^. R绿杉野屋,落日气清。脱巾独步,时闻鸟声。鸿雁不来,之子远行。所思不远,若为平生。海风碧雲,夜渚月明。如有佳语,大河前横。
8 C" X+ e8 K( N+ i; F注释:[所思不远,若为平生] 所思之人似未远离,如同是平生长久相守一般。
. H9 M/ O# Y8 C
+ {% ?. d7 k, ]- z1 Y5、高古2 H0 {. X; j1 C E' K( S0 H. h
畸人乘真,手把芙蓉。沉彼浩劫,窅然空踪。月出东斗,好风相从。太華夜碧,人间清鐘。虚伫神素,脱然畦封。黄唐在独,落落元宗。4 u: ~" n8 j- ]& V# N8 W& u; L
注释:[畸人乘真] 高人乘真气凌空翱翔。畸人,高人,言出《庄子》。 [沉] 度。 [窅] 音‘杳’,深远。 [太華] 太華山,即西岳華山,在今陕西省渭南县。華,读‘画’。 [虚伫神素] 精神清净虚灵。神素,精神,虚伫,虚立,若有若无。 [脱然畦封] 超脱畦界。 [黄唐] 黄帝、唐尧。 [落落元宗] 精神高尚,俨然玄妙圣人。落落,高尚貌。元宗,玄圣。
& i# [3 s; |- x: h0 w9 f2 u. Q2 g
2 S* m2 o& I- j- s6、典雅, ^9 C9 X" I" t
玉壶买春,赏雨茅屋。坐中佳士,左右修竹。白雲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阴,上有飞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華,其曰可读。, |: F" K- ~* ]
注释:[书之岁華,其曰可读] 写此韶光,庶可欣赏。
# W% J5 t0 x0 P1 ?
- f7 n4 ~5 o3 b- Y& K4 f" u. A7、洗炼
& A h* [- R/ ]; e$ v- v% N犹矿出金,如铅出银。超心炼冶,绝爱淄磷。空潭泻春,古镜照神。体素储洁,乘月返真。载瞻星气,载歌幽人。流水今日,明月前身。4 Z. \& e/ c d( f& S
注释:[绝爱淄磷] 断绝对世俗一切污浊、浇薄事物之爱恋。淄,音‘兹’,黑色。磷,音‘吝’,薄。成语:‘涅而不淄’、‘磨而不磷’。
' i8 @! _9 {# U
+ G- ^- e. ^- H2 A+ |& s8、劲健# N# D- h' Z/ ?7 d0 S; c4 f) A
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雲迎风。饮真茹强,蓄素守中。喻彼行健,是谓存雄。天地与立,神化攸同。期之以实,御之以终。
1 S9 s7 |. Y% Q, N注释:[喻彼行健]《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喻,明白。
9 S+ G4 {9 V0 P% m# V+ Z' j% M1 I# T+ _; K
9、绮丽
6 K* [* M) \: U* S/ P. d神存富贵,始轻黄金。浓尽必枯,淡者屡深。露馀山青,红杏在林。月明華屋,画桥碧阴。金樽满酒,伴客弹琴。取之自足,良殚美襟。- o! s% N0 l* d
注释:[神存富贵] 精神葆有富贵气度。 [良殚美襟]极尽优美襟怀。良,甚。殚,尽。/ ?/ ^( h7 b( G n
5 Y& b8 v1 C: m10、自然0 ]4 f' E o1 U& T' U8 G- \& y3 I
俯拾即是,不取诸邻。俱道适往,著手成春。如逢花开,如瞻岁新。真与不夺,强得易贫。幽人空山,过水采蘋。薄言情悟,悠悠天钧。
/ b N p) q3 r" J注释:[俱道适往] (有时筆下所写恰合古人诗意),亦不过偶与古人同道而适往耳,乃自然而然,非刻意而为之也。适往,恰巧达到。 [真与不夺] 大自然之给予不可剥夺。 [薄言] 古诗發语词。 [天钧] 制陶之转盘曰钧。天钧,喻岁月之运转。+ H5 z# |; Y+ K1 ?+ `2 _& J
7 V0 }1 [. d& f% U' Q. T# J$ J11、含蓄
4 p+ N! q" S: R不著一字,尽得风流。语不涉难,已不堪忧。是有真宰,与之沉浮。如渌满酒,花时逢秋。悠悠空尘,忽忽海沤。浅深聚散,万取一收。/ q- d z* @& ? n# `( T: q' [ J
注释:[语不涉难] 言辞未涉及苦难。 [真宰]宇宙之主宰者,造物主,此处指天意。言出《庄子倠榟论》:‘若有真宰,而特不得其朕。’朕,迹象。白居易《和雨中花》:‘真宰倒持生杀柄,闲物命长人短命。’ [渌] 清酒。 [万取一收]读者尽可采取万千种不同领会,而总归结于此一词句中。0 t3 e2 E3 J8 ]* _! E& d. E
. }3 H" A( m* T% c& ] G12、豪放
/ _. q2 d5 ?5 s2 B观花匪禁,吞吐大荒。由道返气,处得以狂。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前招三辰,後引凤凰。晓策六鳌,濯足扶桑。
, U9 N8 n8 y" Y; n" m注释:[观花匪禁] 观花寻美无所限制。(形容豪放之态)。 [三辰] 日、月、星。 [晓策六鳌] 早晨鞭策东海六鳌。鳌,巨龟。古神话:渤海之东有五山,随波上下往还。天帝使巨鳌十五轮番以首戴之,五山乃峙。 [濯足扶桑]在扶桑神木下洗脚。古神话;扶桑,东海中神木名,日出其下。又:古国名,在中国之东二万里,其地多扶桑木。後相沿代称日本国。/ e. Y8 [0 y$ Z0 I w1 K% z
% v" |/ u) m; d+ Z o! d6 k% y& [
13、精神
! S c- X% j7 T欲返不尽,相期与来。明漪绝底,奇花初胎。青春鹦鹉,杨柳池台。碧山人来,清酒深杯。生气远出,不著死灰。妙造自然,伊谁与裁?
% {( w( f [& W6 y) @0 I, U( a注释:[欲返不尽,相期与来] 虽欲返回,却遊兴不尽,又相约同来。该精神振奋之态也。 [明漪绝底]望清波于无底深涧中。 [生气远出]生命气息广远释放。2 r8 E' E! s, Q0 U7 n5 C+ v
, Q' E( R$ x% G ^* D4 f5 c8 N14、缜密" p W! a0 f: E7 l' P( I
是有真迹,如不可知。意象欲生,造化已奇。水流花开,清露未晞。要路愈远,幽行为迟。语不欲犯,思不欲痴。犹春于绿,明月雪时。: _& ]/ K4 Y4 u# m: q( f
注释:[晞]音‘希’,晒乾。 [要路愈远,幽行为迟] (此种精细缜密之描写)似乎离开主要通道更远,如同在幽暗小道缓慢前行。 [语不欲犯] 遣词造句不肯自相抵触。凡,地处,冲突。 [犹春于绿,明月雪时]如同春意参于绿色,明月照于雪时。比喻诗意缜密,和谐无隙。/ N" h! ?9 P+ Y3 R
' f* q9 s# e4 m3 y- G" ]4 g15、疏野9 _$ ?+ p; [* X9 ^; ?. J
惟性所宅,真取弗羁。拾物自富,与率为期。筑屋松下,脱帽看诗。但知旦暮,不辨何时。倘然适意,岂必有为?若其天放,如是得之。
' r' M' Y* u4 a注释:[与率为期] 与直率相约。 [天放] 放任自然。
, e& U' }3 g$ h5 n7 \/ I e/ ?! V7 P. o% _$ J8 y& n S
16、清奇
8 u6 K w% W: C( d' E娟娟群松,下有漪流。晴雪满汀,隔溪渔舟。可人如玉,步屧寻幽。载行载止,空碧幽幽。神出古异,淡不可收。如月之曙,如气之秋。
% } C/ c+ `6 W$ u1 @注释:[屧] 音‘血’,古代木底鞋。
/ {- |; P! q/ P! r4 w
" f0 O: g& _( l" f) Q) e# y" O5 o/ c/ t17、委曲: w; v" {/ `) u: ?( k# B1 E7 F
登彼太行,翠绕羊肠。杏霭流玉,悠悠花香。力之于时,声之于羌。似往已回,如幽匪藏。水理漩洑,鹏风翱翔。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5 d6 c+ h2 C' ~, R* x# C注释:[声之于羌] 指羌笛曲调多幽咽曲折。 [洑] 音‘扶’,漩涡。 [鹏风]扶摇旋转之风,即龙卷风。 [道不自器,与之圆方] 大道不如同器物限制自己于单一用途,而是随同环境而方圆曲折,千变万化。言出《礼记映记》:‘大道不器。’又,《论语为政》:‘君子不器。’与之圆方,随之發生适应性变化。
) D5 m& O6 a' r4 P, R4 f" T1 m2 ?4 c% b, _1 e# r s
18、实境
6 t, V" n: |) M7 j取语甚直,计思匪深。忽逢幽人,如见道心。清涧之曲,碧松之阴。一客荷樵,一客听琴。情性所至,妙不自寻。遇之自天,泠然希音。
+ g8 m1 s4 f$ J注释:[泠然希音] 最为激越之音,便是无音。泠然,声音清越。泠,音“玲”。希,无。
( V0 C4 _8 R/ a" J
4 u% [" | }) [2 v19、悲慨- f8 c& @( ]; Q
大风卷水,林木为摧。意苦若死,招憩不来。百岁如流,富贵冷灰。大道若往,若为雄才?壮士拂剑,浩然弥哀。萧萧落葉,漏雨苍苔。
: Z7 e; }' q! E注释:[大道若往,若为雄才]大道似已逝去,如今谁是继道雄才?
4 F, @+ I# [' r4 f
" v& r7 o. S7 G% U! D/ g20、形容) Q/ {& j% U/ a* K* x
绝伫灵素,少回清真。如觅水影,如写阳春。风雲变态,花草精神。海之波澜,山之嶙峋。俱似大道,妙契同尘。离形得似,庶幾斯人。, G+ c0 C# D% n1 p/ `
注释:[绝伫灵素,少回清真] 消绝玄想,暂回真实。灵素,玄想。少,通‘稍’,暂。 [俱似大道,妙契同尘] (所形容描写之风雲、花草、海、山等景物)皆似乎蕴含自然大道,既妙合自然,又顺同于世俗。‘妙契’,意谓妙合自然。 [离形得似,庶幾斯人]离开对象形态,而能描写肖似,如此诗人也许可以。庶幾,与许可以。幾,音‘机’。‘庶’、‘幾’,接近,差不多。
. c4 [* _4 L' Q- V2 `) D, u( W0 H O+ Y. {5 @5 M2 _- E* ], T$ M
21、超诣
0 p& l, x" `" S1 K+ Z# ~匪神之灵,匪幾之微。如将白雲,清风与归。远引若至,临之已非。少有道契,终与俗违。乱山高木,碧苔芳晖。诵之思之,其声愈稀。
' F* H0 Y7 u7 b6 Y4 Z2 f( X% Y/ t$ I注释:[匪幾之微] 不是天机微妙。幾,同‘机’,天机。微,奥妙、玄妙。 [如将白雲] 如同伴随白雲。将,伴随。 [少有道契] 年少时即有与道同心之根基。
- G# R) W4 B7 p1 K
# B$ o( @* U3 i- w& r; D22、飘逸
% z0 _* G1 J* Y1 u m( I! t落落欲往,矫矫不群。缑山之鹤,華顶之雲。高人画中,令色氤氲。御风蓬葉,泛彼无垠,如不可执,如将有闻。识者已领,期之愈分。
" _" Y7 K3 ]- P& r" R) p! I注释:[缑山之鹤] 缑,音‘沟’,缑山在今河南偃师东南。 [華顶之雲] 華,读“画”,華山。 [令色] 美色。令,美好。 [识者已领,期之愈分] 识诗者虽能领略名家之飘逸格调,然若刻意期待己诗之飘逸则将反而距离更远。分,离。
6 `* ~* x% T( K: Z! r( J" x
8 P, t( d7 e- o% o23、旷达& E; y/ u4 l+ S+ u' a: K) A) e$ P
生者百岁,相去幾何?欢乐苦短,忧愁实多。何如樽酒,日往烟萝?花覆茅檐,疏雨相过。倒酒既尽,杖藜行过。孰不有古?南山峨峨。. P$ {0 b2 z/ U4 z, R. h. [8 q1 n/ O
注释:[疏雨相过] 过,此处押平韵,读‘锅’。下边‘杖藜行过’之‘过’字押平韵与此同。 [孰不有古] 人谁无死?古,作古,死。
6 y d- E; |: B0 w9 \& k
& t1 H$ t, s+ L24、流动
9 g$ L0 y6 f6 {若纳水輨,如转丸珠。夫岂可道?假体遗愚。荒荒坤轴,悠悠天枢。载要其端,载同其符。超超神明,返返冥无。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 o4 Z% y$ U- j. ~( a* B注释:[輨] 音‘官’,车毂外表之金属包皮,此指水车转轴。 [夫岂可道?假体遗愚] 此种世事万物之自然流动,岂能真正全都表达出来?诗人皆不过借此流动实体之歌唱,而忘己之愚陋耳。 [载要其端] 载,句首助词,无义,下同。要,音‘腰’,握。 [符] 形。 [来往千载,是之谓乎] 诗人神思来往于古今千载,便是指此种流动格调呀!
+ C7 _% N/ B9 G+ _! ~
; D" p- Z* V& B+ d% @链接:http://mp.weixin.qq.com/s?__biz= ... Hs0gFNudYOIW9RAU#r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