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90|回复: 14

加拿大天蓝地绿自由 为什么还是纠结?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5-6-15 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谷子& [3 S0 c* C, {! z4 F0 g. z

1 z% ?# H+ S% `
7 S- X5 Z3 O2 o9 ^! E& ]8 }. @# U6 T& Q0 W% N  D
她推开了门。这是家服装店,她来面试,应聘售货员。" N7 @, h7 Y! V9 [, A* @
% E2 Y3 u, H, G  ~2 ?5 h+ N
这里很小,很挤,到处都是衣服,挂着的、摊着的,糊上橱窗展示用的,外面的亮儿从衣服缝儿里钻进来,一丝一缕的,堆着的衣服一直顶到天花板。老板娘从衣服堆儿里探出头,上上下下打量着她,看那眼神儿,老板娘好象很满意,她这么想。可“面试” 还是失败了,理由是:你有丈夫有孩子,你丈夫又没有工作,等他找到了工作,你就得在家看孩子,你不会做得很长,我需要长期工。她力争道:我可以把孩子送到社区幼稚园。老板娘说:可你挣的钱不够幼稚园的费用。“面试”是用英语进行的,老板娘对她的英语很满意,可流利的英语也未能带给她机会。0 G) @7 Z" l2 L2 _, G; z- b# F9 C
4 ^5 w( y4 Z( H9 D3 r& h4 ?' ]( Q" c
: D# R  G/ i' {& j% \7 g

* g( O  h* P) ~5 H4 G. t% L
" s. v+ J8 b7 G! z+ v. |又没成功,这是第几次?她一时也说不清。开始找工作的三个多星期来,她跑来跑去,有时一天跑三四家。幸亏,这是个暖冬。
' l* h' Z4 _* v. H, d$ M7 j' K
$ p  u8 F* L$ j她受得了这种苦吗?特别是站在下方被上方审视的时候,她心里苦吗?是的,她袒承这一点。8 m& [. x* ], `! n4 }2 _
( h# ?2 Y! q7 {1 C* B+ c1 p
她曾有过一段耀武扬威的过去。在中国,供职于一家近十万职工的国有企业,负责计算机应用技术管理,具体内容是“计算机应用管理、软件开发、数据库建设,计划、组织项目实施,检查验收结果,组织新技术交流推广,同时负责本单位的计算机软硬件及网络的技术支持”。那是一种何等优越的感觉,这是凭技术、凭才智、凭能力、凭勤恳就可以得到的,是加拿大剥夺了她的优越,眼下,只能凭尚可的英语找口饭吃。丢掉那个耽误事儿的“脸皮”,坦坦荡荡地去面对实际。) Y; p( r& I" ]* Z7 y4 u6 R
: F( W# P9 D, E' G, S8 O1 U
) ~8 y0 I$ q- q& Y: B

( P  z& ]; r( o! P" a4 F2 Y  b一天,经过严格面试,她仍是因流利的英语而胜出被叫去试工了,走进那家洋人快餐店。老板在忙,让她等着。晚餐时间,人们出出进进,服务员来来往往,桌边吃吃喝喝说说笑笑,只有她一个人抱着个包儿干干地坐着。邻桌的一个人好奇地盯着她看,那人也许无甚恶意,只是一种多事的好奇,但她还是受不了那眼光,干脆也买了一盒套餐。“那顿饭是我到加国以来觉得最香的,这让我想起在中国时常去吃的大饭店。”为这个突然又冒出来的“忆往昔”,她对自己很恼火,她曾对自己说“把过去的一切都彻底忘掉”,但很难哪,那毕竟是你的,而且只属于你,摆脱不掉的。忘不了,躲不开,那就压制它,把它深深埋下去。可它象针、象刺儿,不时地会钻出来狠狠地刺你一下,这一下很深,很痛,这痛会让你更加忘不掉。几个月来,她一直在反反复复中挣扎。
4 U/ G! W  @* J/ h7 f' `: F: W7 n5 t4 N: [6 a
6 U; n9 l* v/ I, D: A+ L  f

3 C1 Y- u! x: E, d6 a$ G7 g$ ?4 O
$ p4 p# X! A' q$ N1 |: W5 \7 E8 M老板终于出来了,把她领进了快餐制作间,往身后一指,那边案板上已经切成大块儿的葱头积成了堆。老板塞给她两把铲子,让她用它们把葱头铲碎。她是个娇女,从小吃妈妈的饭,结婚后也很少自己做饭吃,现在却要靠演示根本说不上“刀功”的“刀功”去谋得一份认可,这可要了她的“命”。她双手持铲,装出干脆利落的样子往案台前一站,开始在葱头堆里胡乱地切来搅去。老板就站在旁边盯着看。她一下手,老板就明白了,这是个没上过台案的地地道道的外行。“外行”、“没经验”把若干新移民挡在了多种行业的门外,就是勉强挤了进去,最后还是会被推出来,她就是其中一个。还没开始,就结束了,这次面试又没通过,至于原因,她说:“不单是因为没有经验吧,可能是我没做出积极的努力,老板对我说‘你今天可以到这了,我想让更多的人得到一个机会,你回去等消息吧,如果还想练练可以再留一会儿’,这是不是老板给我的又一次机会呢?可我却走了,如果……”没有“如果”了,老板已经说得很清楚了,这份工不是你的。 ) @" G% M( N! O. s1 s! V

! p" C* o, P! F8 ?& y多次“面试”,多次被拒绝,理由各异:
' |* u: c0 J7 T  g8 F6 k
* b" {) N  Y" n% c“你来的时间太短”——是的,她刚刚移民;“你太年轻,年轻人不稳定”——很糟糕,她实际上已经是30多岁的人了,可天生就是一张年轻的脸;“你没有餐馆经验”——毫无办法,她是电脑人,怎么会懂得炒那些七荤八素;“你戴眼镜”——这也是理由?!其中的推理大概是这样:一戴眼镜,就必定文气,文气就必定文弱,文弱的人哪里有力气,哪里吃得了苦!/ M5 n0 F& {- x% j% p/ E3 K( Q
6 H1 k3 T7 @6 b( s" L7 x
雇主有雇主的考虑,谁也怪罪不得,但太多的理由都集中在她一个人身上,她招架得太累。三个星期下来,她顿然醒悟:我干吗非说实话呢?照雇主喜欢的说不就是了?她想这样做。诚实的她做到这点,很不容易,她会脸红的,可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面对那些莫名其妙的理由,完全可以由她自己做一次主,即使真说谎,也是被他们逼的。
1 F/ [# U0 w- q1 d( e  j6 ]* Y- A  |% {* j4 O- W

8 \; Z# g5 G+ v  r1 A% Y
4 {' z( d9 ~4 M9 S* u0 @她也曾碰到一个好的雇主,但依然没有被留下,那是一家早年来的上海夫妇在大饭店里开的酒吧。
, F1 T, i  D. [4 d* ?
3 u# @! ~0 B+ g这里环境非常好,宽敞、干净,老板看上去象个知识分子,文质彬彬,和颜悦色,她进出过多家店铺,惟有这家店的感觉焕然一新。
/ \( ]% |- n1 U1 m! ?9 K7 V  n4 Y4 z: r/ w
可能因为同是大陆背景,又都是大陆培养出来的知识分子,完成了面试的基本问答后,主、雇之间开始了非主雇的谈话。老板很欣赏她流利的英语和爽快的性格,从商业角度讲,这是吸引客人的很好的条件。这里客人几乎都是洋人,酒醉后,有时客人会出言无状,特别是对象她这样年轻的女人,老板特意提到这一点。老板对她说,如果遇到这种情况,你不要客气,不能受他们的欺辱,有时也可以不理他,做你的事去。老板的提示和关心,她很感动,就对老板说:“你今天答应用我,我很感谢,我会尽力去做。但当你不满意的时候,不用为如何辞掉我而分心,直说就是,那说明我与你的期望有差距,我会再去找其他的工作。”老板、雇员很难有的默契应该说是形成了。
' \8 m* \4 l6 j, n" n
4 [2 }9 R( i4 f她开始勤奋工作。她说,这份工作我投入了全部的努力,哪个老板不喜欢看到精力充沛、活活泼泼的员工?第二天,她提前一小时上了班,欢快地在吧桌间穿行,还不断地和客人开个小玩笑聊上两句天。她对客人说:“你经常到这里来吗?”客人答:“常来,但这里是个非常糟糕的地方,它让我对酒上了瘾。” 她小声送上个建议:“我不想天天看到你,一个月见你两次,好吗?”客人说:“不,不,那你们会忘了我。”都不期待任何结果,彼此欢乐一笑而已。有客人指着吧台上供奉的瓷猫问:那是中国猫吗,为什么让它站在这里?她不懂中国的这种习俗,但却懂得那只猫不停地向人招“手”是为了“招财”,按照自己的理解,与客人半玩笑、半认真、半解释地讲了一番,无论对否,只要客人满意了,她的工作就算到位了。
" N: H5 k: K3 h) w* N4 {6 T! a0 j' {4 D' g% Y
本来很顺当的事,但还是发生了问题。老板娘对老板用了这么个毫无酒吧经验的人很不满意,终于和老板吵开了,他们用的是上海话,她听不懂,可她明白,这是为了她。他们从前台一直吵到后台,声音高高低低。她知道,这份工算是又丢了。果然,老板出来对她说:“对不起,我想让其他人再试试,如果没有合适的,我会再给你打电话。”这种“客气话”她听得太多了,不必再说,本来说做到晚间12点的,不到8点,她就离开了。
# h; e. \) n, |
. p* [- x/ O2 M3 p- E- L+ D2 Q' a8 K6 S
9 V' O+ Z+ C; I" G3 O

: w; h8 i  ]  o走出门来,天很冷,风打着漩儿裹住她。过去的多来年,她从来都是坐在桌前用10根手指操纵“天地”,可今天……两条胳膊被重重的“大扎啤”罐压得再也不想抬起来搔去刮到脸上的那根烂树叶儿,两条腿今天跑得也太勤快,现在它们乏透了,木了,抬不动了,只好一步一步慢慢地走。对今天的是是非非,她懒得再想,心里只有一个念头:马上躺下,马上……4 C- T, k! E$ n/ W; E& Q# S
( P2 U! y% e) G/ g: ^
/ V& C( ^% q0 o$ A3 m
2 g6 M+ r6 R  U4 Q  O. X9 v( ?+ c5 O
象很多新移民一样,她也是三口之家。在国内,小两口都是高薪,吃喝玩乐不用愁,日子优哉悠哉。高消费不仅是一种行为,还是一种意识,将这种行为和意识带到加拿大会怎么样?她6岁的女儿牢记着爸爸、妈妈的“教训”:不能瞎闹、不能大声说话、不能乱要东西。但孩子理解不了这三条意味着什么,特别是最后那条。
' |/ P) q" E/ r6 d8 _! Z# R) l9 ~- s  S; v9 f& M- ~! I
她的丈夫是个专业更优秀的人,英语很棒,曾是国内一家网络公司的高级总监,有着一大堆国际认可的证书,曾到美国接受过专业培训,国内的猎头公司备存了他的资料档案。如此卓越的人才,移民后至今不能找到一份相应的工作,他担心国内的优势会成为累赘,就隐去了一些耀眼的经历,还把高级总监改为了工程师。三个多月过去了,发出的信息毫无结果。她认定,一定还是简历出了问题,因为它还不够“简朴”。
* \2 I) V  U) K! y  s7 N1 w; _8 b7 X! L7 S
一对技术人才,却无用武之地,她说:“加拿大天蓝,地绿,自由,吃喝无毒,这些都好,但没钱,实在没有资格享受这些好。如果让我在这边住上五年,所有的经验都是端碟子刷碗,我何必非要留下呢?”她想做什么?她想做computer sales,最好有自己的公司,自己做老板,有自己的产品。但眼下,还办不到。% B* [1 V* V% P
& h9 q; e% `6 I2 K
, M6 i$ l+ o- o% u1 d: s

8 K7 G& Z  w6 W% O* |/ Q3 A
9 y# c0 [$ q; c- N" V1 m移民加拿大究竟是对还是错,很多新移民都在问,她也背上了这个包袱。  l2 ?: g8 M2 d1 k! O6 Z" b

+ z1 \3 G) c. |" L; i" S$ {一位哲人说过:“你不能超越你的了解去判断一切,而你的了解是多么浅薄啊。”如果说当初移民加拿大印证了这句话,那么就千万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她懂得这个道理。好在,她有个好性格,不纠结往事和未来,只关注脚下。她还想再试试看,她把加拿大当做一个男人,说给自己时间看看他到底是个什么样子以后,再决定是否依附与他,况且她还年轻,重新选择还来得及。当然,这需要勇气。她有。有了这种勇气,进,退,都是路。
* j$ @6 Q6 X! h% f1 j) }  g
( ]+ T$ x/ x" j. a8 Q发稿前,接到她的电话,她说,那家服装店的老板娘来电请她去上班,说她是面试多人后的第一人选。她婉拒了老板娘的好意,因为她已在一家快餐店上了班。丈夫昨天接到一家银行的通知,明天去面试。 加国无忧4 S4 P5 ]7 }: O+ d  {

0 M. Z% i9 u4 d. P
鲜花(104) 鸡蛋(37)
发表于 2015-6-15 10:25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你來人家的地盘,就是上山下乡,接受工农再教育。哥哥我也是干電腦出身的,現在开车为生。想通了,你过得神仙一样。愛谁谁,去他妈地!
鲜花(8) 鸡蛋(0)
发表于 2015-6-15 12:30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是文学作品而已吧~~身边的人好像都没这么不好的经历啊?!难道是因为我们都是留学生之后才工作,不应该吧。我们也有挫折,但这个太凄凉了
鲜花(104) 鸡蛋(37)
发表于 2015-6-15 14:53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与世俗斗,胜也是空。
鲜花(34) 鸡蛋(1)
发表于 2015-6-15 15:09 | 显示全部楼层
lost face# a- |( j; @# @7 f* k" x
鲜花(116) 鸡蛋(1)
发表于 2015-6-15 16:23 | 显示全部楼层
深有同感
鲜花(662) 鸡蛋(1)
发表于 2015-6-15 18: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纯属文学作品。如果当真作者经历如此,那么作者的生活思路与社会认知有严重的问题,既然电脑专业,而且一再强调英语好,那为什么非要摆个苦哈哈的移民造型,难道移民不走这条路活不了,非要打雷柏。我的几个朋友的发展非常有代表性:
+ l/ e# d8 A' C6 U$ O1 L: ~
: |/ |# R' B) G9 P! W0 h2 R% o甲,国内程序员出身,出来后就想接着做程序员,什么其他工作也不考虑,一门心思投简历改简历,来加拿大3个月不到找到本职工作,他的英语还非常一般般;
2 |$ H) y7 y) r/ o/ ~% P. V: q& G: p4 s. F7 u4 A& x% h1 o) q
乙,国内软件测试出身,好动,爱玩,说什么也不想做测试了,就想做有些技术含量的技工,养家过日子,奔着工厂找工,几年下来学徒期满,挣的一点不比程序员少;
% a; \9 g8 v- ]! b' B7 w+ \- E+ e2 S3 y( Z3 a
丙,国内会计出身,出来后什么工都没打,闷头看书,一年拿下注册会计,工作不用说了;* S; e) V6 E. d" t4 z# J* ~
, f& J( O! m- y1 p8 ]
丁,国内会计出身,出来后没那么大的理想,补习英语后,NAIT拿会计认证,现在做会计员,开开心心。
3 z9 H0 V+ t9 o4 _6 G& A% w1 @' n" X7 ?( V" R( r1 K' s

* c9 E0 z' C3 N  m2 B每个朋友都有不同的道路,没见哪个非要摆那个苦大仇深造型的。
鲜花(289) 鸡蛋(1)
发表于 2015-6-15 19:27 | 显示全部楼层
虚构作品
鲜花(88) 鸡蛋(0)
发表于 2015-6-15 20:44 | 显示全部楼层
纠结正常,重新定位,因为到高层的机会几乎没有,只好满足于一份工作,这里面确实有点无奈,但是得到的足以弥补失去的,人不就在劳碌中饱足吗,学会处高就低,也是一笔人生财富
鲜花(163) 鸡蛋(22)
发表于 2015-6-15 21:03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转发国内各大媒体网站,一定广受欢迎
  B: R( X5 D" v% L$ k这些描写移民生活和经历的都千篇一律,概括成一个字儿就是“惨”,也不知道都写得是谁,是哪里,就当故事会看了吧。
鲜花(138) 鸡蛋(5)
发表于 2015-6-15 23:18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贾佃工 于 2015-6-16 00:24 编辑 + T3 ~) B* U- P! t, K/ S. O2 ?9 V. @
3 R. q" t) Z/ M2 S4 u+ ]
这是十年前多伦多中国大陆技术移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当年我在多伦多混了几年,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4 Y* A3 Z1 _0 n1 p* f8 p4 b
当年正好碰上it泡沫破灭,加拿大最大的it企业北电勒了几万。一大批it背景的国移根本找不到任何专业工作。 ! |) s5 w& V( ?  M
我记得那年有个电子厂招夜班工人,8.5刀一小時,结果好几百国移连夜排队报名。, B7 a2 ~# d  x( v

# ~( @9 }6 E, R( Y
. }! o9 r1 s3 b6 P- Y9 ?, J9 _# {- C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5-6-16 0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文章虽是文学作品,说的却是实情./ `3 d2 t+ f/ }6 Y% r0 t) s. s7 l
6 X' {. l4 X0 B# h; {' H: ^/ }
这年月,说真话的人少;皇帝的新衣,被人点破总不是好事儿.
鲜花(14) 鸡蛋(0)
发表于 2015-6-17 07:2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尼玛的啥玩艺。兄弟我在国内以IT 为生,在加国还是一样没换行。不过作者文笔不错,挺细腻的,建议自己拍短电影上传得了,说不定能获红色风投青睐。
鲜花(61) 鸡蛋(0)
发表于 2015-6-17 08:1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鲜花(662) 鸡蛋(1)
发表于 2015-6-17 08:47 来自手机 | 显示全部楼层
贾佃工 发表于 2015-6-16 00:18& H2 ]) x. |/ K& Q1 G* `
这是十年前多伦多中国大陆技术移民生活的真实写照,当年我在多伦多混了几年,就是过着这样的生活。. X" b3 e# G. Z. u# S
当年正 ...

  V5 J7 o. Q3 }5 c; f6 N5 p我说的也是十一年前的事。至少我认识的人里没那么不着调的 认清自己再看清楚社会 有那么纠结吗 作者好像太低估自己了。当然高估自己一样不行。死守一地是认识问题 你不存在这个问题 这不你过来了么 从中国十万八千里都挪了 区区几千公里有人就是不挪窝 不知道纠结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22 19:44 , Processed in 0.148878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