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5)  鸡蛋( 4)
|

楼主 |
发表于 2015-5-22 19:06
|
显示全部楼层
没有什么好牛逼
8 _1 j6 k0 ]* x' _8 [1 [+ I# c% A* d! q4 t% r
可能是因为在温哥华的时间一贯颠三倒四的原因吧,回到家第二天开始,作息,吃饭,游戏,疯闹,游手好闲等等诸多日程安排就开始跟着北京时间了。
- c! r: W! k1 S. X; f$ D8 x. ?9 @/ l' y& ?+ {9 E t# C' M: {
) a5 Z9 }- A. P) N* `; ~& N
在家里听到亲戚朋友们所说频率最高的一句话是:“这孩子一点都没有变。”我对这句话感到迷茫的时候表姐告诉我,这算是对我极大的表扬了。
2 M$ N4 {0 K% h8 P: ]. _& o1 k l$ t4 G! l2 J% a( M( J; U. E* N
表姐说,这是因为大家都眼见周围出国的孩子纷纷变“坏”,以至于把评定“好孩子”的标准降低到这种程度。我惊诧自己名列“好孩子”之余解释说,这是因为我原来就已经很坏,就连出国都不能让我变得更坏。) m0 A0 Z0 o% O4 M
3 V, P7 P( ` b! Z2 Y9 m我妈极有城府地笑着说,这正是她对我比较放心的主要原因。
; l4 J# L& |: h% e( V( Z) `8 \0 Y. m4 ^1 p8 V; F: w/ S+ h
切!一边玩去,天下哪里还能找到第二个我这么乖的孩子!& F5 C" B: n- S. h# r
$ V' d1 S. V5 b( n5 u大家:“#$@%^&*,一点都没变!”
# Z- {, }; A/ f5 w9 H( Z6 }
0 b& e* [8 `4 ]: C$ z* ?2 {+ R# m, U! h. L/ ?: \
我比较喜欢的事情是听诸多大爷大妈细说众多“归国人士”的离奇故事,简直可以收集成一部新世纪的《聊斋志异》。
. e- V5 K3 _; m9 b# A$ B3 n0 {
; b: g6 O; t$ L7 I( ?+ Y B' w“我认识的一个某某某的孩子,##年去的ABC国……”故事通常是这样开头。
, V7 Y* u0 d7 O; }2 I“N年花了他妈N十万元钱……”然后涉及到经济学领域。
/ l/ `2 J4 [# l+ M/ I7 A“在那边是又……又……还……而且还……”列出事实论据。
. Q, o! T/ x$ Y+ F) \- a8 V6 D“回来一趟,完全变了一个人,头发是…颜色,耳朵上N个窟窿,衣服穿成…的样子,用的东西…… ……”细致地描写。
" c# ^! p( b5 J9 R+ V% c G“他妈说……”引用,更加强烈地支持论点。
- |4 o( c: r3 w7 Y5 b) ^" a“结果现在只有回国到…学校…”要保持故事的完整性。
1 J5 _4 @1 v' m @; h& z0 G1 ~* w4 Y这是悲剧。
; ^4 f# P: |! N) a9 t0 u
6 P2 T, o' e# s, n9 a1 [“某某某##年去…国,没几天找了个……国人结婚,现在已经移民X国了。”这是言情。
2 ~. L! w( S# B5 ?( C' o* o0 P! T9 ]3 U, q# |* J7 G
“我朋友的亲戚的街坊的儿子黑在…国打工,一天做N份工,前两天给他妈寄了N万元钱……”这是半纪实文学。3 [. ?4 I6 A8 V W( d
, m0 n6 W% F5 g8 K7 m0 b3 x
“我同学的儿子的同学在…国学习,回来做……公司的XXO,现在月收入N万元,买了房买了车,还经常去米国总部开会……”这是半科幻喜剧。+ D( o( M) S6 J( }4 p
% f }5 e* Y5 H0 E, E! t- U“谁谁谁,在M国的,X大学读S or B士,年年拿奖学金N多元……”这是肥皂剧。: C/ O! `7 G' I& }. V9 w
, s& h: {6 V3 Y, U0 o; b1 P0 \
……& {9 y G8 ~( W+ R9 s$ V: \* }
1 B! F) b- @* I( C
$ ?- ~ b5 Z- P# T/ g; m我喜欢听的不是故事的大框架,人人有自己的路,然而路却就那么几条,必然有同路人。仔细归纳起来,故事主人公的命运也不过就那么几种,对我来说太没有新意了。我喜欢的是听每个人路上所遇到的各种物什,奇花异草,豺狼虎豹……哪怕是一块石头。
( y' e9 {- I( H4 t: c4 U5 r/ s
6 A& R- T D. q于是乎,就出现了诸如某人回国探亲三个月,第一个月因为家里大气污染,呼吸进去的空气“质量不过关”,所以嗓子生痛;第二个月因为海洋污染,吃进去的螃蟹鲍鱼体内有害物质过多,导致拉肚子;第三个月撞车又打架惹了“事”,假期还没有结束就提前改了机票打道“回校”。这让我好一个佩服这牛人。
9 J( B" T. V0 ~* @; x4 ]9 n0 B
5 D4 \3 q8 d$ G- Y1 N4 d9 M1 x还有一姐姐更牛,出国没几天擅自跟学校请了假回国探“亲”。不跟父母说,住到男朋友家里,但是每天用加拿大电话卡全球漫游着给同一城市的家里打电话。, @8 s5 N, U c
& G+ m9 w, [) f( T" r) h9 S我有一女同学在米国学某类艺术,回国探亲时大宴宾客N多日,席上觥筹交错间炫耀其傍到的“款爷”之“款”,不小心说漏了嘴让我们听出了这款爷确实也是位“爷”。该小姐嫣然一笑,说可千万别让我妈知道。于是乎,地球人都知道了她的秘密,唯独她的父母除外。
8 ~+ b2 w2 z! V% j) t; H
' j+ t' _* n( S0 J- ?有人回去喝不惯家里的水,有人睡不惯家里的床,有人看不惯家里的老爸老妈……
7 E$ L9 a3 Y, m7 ^9 @# K& v( S9 N9 K" ]+ C) l" J5 R" j
嗨,每一个“海龟”都有自己“难念的经”呀!
- J, T% m( I& D
* O# ~. a; J! U0 }* P) g5 z
, E3 C+ q# o* f2 _/ M+ Z: I) I( c刚回家的时候我也曾跟我爸妈顶嘴,结果被他们一撇子乎了过来,“你花的都是老子的钱,现在还没有资格牛逼!”
! Q2 y# ~6 J+ x9 |/ V: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