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农家苦 . d3 b% V! @1 x W
3 D" }2 x3 N2 j$ S* I! v
每次回国,最让我尴尬的,就是落单的同学、死党甚至亲 戚,委托我在加拿大为他们找对象。男士们不多,女士们不少,“三高”才女最积极。她们认为西方人懂风情、识闺趣;出国的华男比国内的素质高、品味佳,所 以,普遍抱着东方不亮西方亮的幻想,把“所谓伊人”想象在“加国一方”。我明知这是九天揽月、五洋捉鳖的事,可盛情难却,看着她们那火辣辣的眼神,我也只 能说愿效犬马之劳。
% {9 Q: l7 @6 L: J) h3 F* l6 n
$ K" a, f1 M! J" v4 F+ Y5 f) f, c2 N! f( b" X; W
+ ?1 H3 `" }# a) [! ^- x尽管我有曾为四对男女搭桥成婚,且都是恩爱夫妻,还有一对是异族婚姻的不错善绩,但那都是过去的老黄历了。现在网络如此发达,人们找对象、寻伴侣根本不需 要通过红娘(Match Maker);加拿大、尤其是华人聚居的多伦多、温哥华、蒙特利尔,本身就美女如云,才女如林,你让我到哪儿去变出这么多潘安、宋玉、子都、邹忌?
7 [# J# l) r, g+ K* N6 j( C5 c, n9 ]/ [* J) l
( ~4 P' m' p( U, d4 S
9 [; }" `! ^: x6 R" L/ t8 S
4 m c4 i3 A: D9 q' y8 x我一直认为,在东方中国找不到理想伴侣的人,到西方来也同样难遂心愿,所谓“东不成者,西不就”。中国的林子那么大,你都找不到良人佳偶,加拿大小丛林 (Bush)里怎么可能飞出鸳鸯来?况且,东西方文化差异巨大,西方男子对婚姻的态度也根本不是中华淑女们想象的那样。在加国找对象与找工作一样,找到 难,守住更难。 无忧资讯
7 g, _# H6 o8 D* X
: ~* v$ U3 N3 k: S : b l' @4 a* @
" k: P% ?" k- S; I
. \2 V1 X2 Z2 l) |) t8 e
尽管王昭君早就托人说过,“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可矢志远嫁、外嫁的人如过江之鲫,不绝于途。婚姻外面的人黑云压城,围城里面的人本应该站到城头, 向城下人说清城内虚实,可她们偏偏不,还让天使般的混血童男女回国,在媒体上大秀才艺,惹得那些有心没脑之人燥热不安。奇怪的是,这些人中很多后来又离婚 了,搞得后继者们晕头转向,进退两难,未及进城,先休克一片。1 _3 q- f, v& I% G
6 H H/ r" [! j) ~5 V& e$ M& A# T& h( Y
这让我想起了曹孟德。自己跳进了粪坑,却硬是咬牙不说,等着袁绍也跳入后再大吼一声“贼在这里”。当然,异族婚姻也多有美满幸福者。我们一方面要祝福甜蜜中的中华美女、外嫁才人,另一方面也要提醒春潮带雨“晚来急”的攻城大军,东风误人,西风一样煞人。
P* U; f) L, s) u0 ^5 L0 ~" x8 S- y& R/ V ]# i2 Y6 o
如今环境大坏,气候变迁,人心草草,男人的不堪实属天意,绝非人力可以扭转。既然现实改变不了,那也只能适应,不能强求,更不必委屈自己。人不误我,我自 误己。即使你才貌双全,有韵有致,也不要学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把自己堆得“一片孤城万仞山”,那样的话,谁能上得去,谁又能攻得下?你自己先行登上了泰 山之巅,难免孤寂无“俦”,脱“孤”的办法,最好是你重新下山,拉一个上来。
: s. g8 M! r: _5 M2 o [( c- t! c' _" W
2 R, i) w$ O2 ^0 x6 f
q: s1 \* n; t9 j* r2 z
$ G8 |4 s5 F7 c, T) _6 P$ j5 {; i! V自由婚姻常常使人们、特别是女方误以为,找对象就是找标准件,匹配和般配就是尺寸绝对相当。殊不知,婚姻本是配色,一如红色和蓝色配出了紫色。红色找红 色,蓝色寻蓝色,虽然门当户对,却永远也配不出天作之合的婚姻来。我推崇“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人品风骨,但不欣赏“宁缺毋滥”的择偶观念,因为优秀的 女人不能进入婚姻,整个人类都是在苟且偷生赖活着。
$ F3 Y. }4 {* M' w. e, T$ C4 p* e/ j7 j! \2 ]% ~: P0 Z
“生平可称心的男人不多,梁启超早有家室,汪精卫太年轻,汪荣宝人不错,也已结婚,张謇曾给我介绍过诸宗元,诗写得不错,但年届不惑,须眉皆白,也太不般 配。我的目的不在钱多少和门第如何,而在于文学上的地位,因此难得合适的伴侣,东不成、西不就,有失机缘。”这是吕碧城自己的总结。斯言如昨,可如今又有 多少才女、美女们听到了,记取了,并引以为戒了呢?
. s7 s! |' l. h& N( P" t
. Y0 R/ E: _; _! D4 X% @$ x. b. U, R) Z+ |" R9 M2 _" P5 D& b) y4 A
0 Y' F; m* |. s, R. h8 @$ D
俗话说,过了这个村,就没了这家店。可事实常常是,村子错过了,那店却还长驻心里,拒绝接受别的店,结果造成一错再错的悲剧。两头不到岸,不就只能在水中 漂着吗?北美落单的美女、才女们,你们好好想想,特别是夜深人静、冷月当窗,或者风雨满天的时候,这个问题可有解?送上一首〖黄莺儿〗散曲,以帮助你们思 考:积雨酿轻寒,看繁花树树残。泥途满眼登临倦。云山几盘,江流几湾,天涯极目空肠断。寄书难,无情征雁,飞不到滇南。 ! i9 {/ w9 U: @3 t7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