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4036|回复: 7

[其他] 正确使用冰箱储存食物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5-6 12: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8 J6 R" @' Y" Z( L7 Q
近来,网上热传的一张冰箱冷藏散装的食物保质期问题的图片,称“常见的食物在冷藏室内存放,肉类食品最多存5天,蔬菜水果则不能超过两周,否则食物就会变质”。法制日报记者就此问题在北京农学院做了相关验证实验,证明“网传说法基本正确”。文章标题“专家:鸡肉冷藏一周 细菌超标一万倍”更是赚足了眼球,引发更广泛热议。
% l. ~. f8 s: L( Y$ G食物或者食材买回来之后,不可能很快全部吃完,这就需要贮存一定时间。贮存期间,特别是那些生鲜食物,还会继续代谢,也因为氧化或者细菌滋生而腐败变质。4°C至60°C是最有利于食材的继续代谢和多数细菌的生长繁殖的温度,因此这个温度范围内也被称为“危险区间”。而这个 “危险区间”又恰恰是人生存的自然环境的“常温”,所以,食物在常温之下最容易腐败变质。
8 b8 k0 l9 o! v: R& C, ~# n3 ^1 i3 l0 n6 {  t( g& `- u
好在,冰箱的发明,给人们提供了非自然环境温度(1°C~4°C的冷藏和0°C及以下冷冻)贮存食物的可能,可以使得贮存食物时避开“常温”,很大限度的延缓了变质和腐败速度,更长时间的保存食物的新鲜度和安全性。
/ L% j8 X8 S; ?1 `9 u3 d6 m
/ A) s- v5 y! ]- q% a8 n; I- L但是,无论冷藏还是冷冻都不能提高食物的味道和质地,也不能绝对避免细菌的滋生和繁殖,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食物仍然不可避免的变质腐败。清楚各种不同食物合适的储存温度和时间,可以最大程度保证食品安全,并且可以获得更加富有营养、风味和质地的美味。/ r- L4 R  d% e7 O3 f& W
# O% k9 U: b: w2 x, k9 z! m
除了温度,影响细菌繁殖的另一个因素是营养,蛋白质是细菌滋生主要营养物质,因此,高蛋白含量的肉类和海鲜品更容易腐败,尤其值得警惕。# G  t. x$ P6 S
+ ^* o2 a+ t+ N2 M/ v) T* k: Y
以下是FDA和美国农业部基于科学研究证据,给出的部分食物不同的冷藏和冷冻时间间期推荐:
0 C2 W( U% i1 C3 c; h6 b8 J
- m1 P8 A! X8 Q8 j/ R9 T+ z. d5 p* P8 R. Y- {7 A+ c( n
# _0 I9 I- P. W" T6 R3 ]  |. X2 j$ _
- D" H% k. N  n& I: c6 ]$ _

- `  H2 v8 }# v* H' D" ^+ g几乎所有蔬菜在冷冻之前都需要经过预先的热烫处理,主要目的在于灭活代谢酶,有助于最大限度的避免原有的风味、色泽和质地的损失;同时还能洗净表面污垢和微生物的,而且蔬菜枯萎或软化更易于储存。3 X0 F- r9 H1 D3 F, t. M1 Z
, M6 t- ?; h. Y8 C
最常用的方法是沸水热烫,部分蔬菜也可以用蒸汽热烫法。依据蔬菜的品种和体积大小,决定热烫时间是至关重要。不足不但不能灭活反而可能刺激酶活性,效果可能比没有热烫更糟。 过度则有可能导致风味、色泽、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损失。下表列出了一些常见蔬菜推荐的热烫时间:
& d. ^# S, l5 f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5-7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345) 鸡蛋(0)
发表于 2014-5-12 2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5) 鸡蛋(0)
发表于 2014-5-20 08:15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值得收藏~!
鲜花(172) 鸡蛋(1)
发表于 2014-5-21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这个文章好!谢谢
鲜花(9) 鸡蛋(5)
发表于 2014-5-21 12:25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6) 鸡蛋(1)
发表于 2014-5-22 07:44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学习了。不错!
鲜花(15) 鸡蛋(1)
发表于 2014-6-10 10:31 | 显示全部楼层
up up!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6 10:42 , Processed in 0.13106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