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Acup2 于 2014-5-3 13:57 编辑 - D4 l+ }$ {* F) G
$ g5 U6 j I8 ~; G6。读研究生 B: \7 B6 S0 K8 I: M. `6 w
- |( m9 o; |& W1 b A; L) v
; U3 K% |% s. L I两年下来,梁宁的英语水平已经很不错了。这期间他也找了一些托福考试题来作。并不是他准备考托福出国,而是想通过练习考试题看看自己的英语水平而已。做过几次试题后,他发现,出错的部分基本上和词汇量有关。许多英语词汇是不可能在医学专业英语里出现的。他想,总不能只会抱着个专业英语看书,而不会基本的和一般的社会英语吧。所以,他狠狠地突击记了社会英语的单词。半年后,他的托福成就也得到了大大提高。
3 ?' _9 T8 b: D& @0 j7 l- p+ L# n8 w* r; U' v
那时候,读研究生也是个时尚。许多人是借着研究生毕业来实现二次就业分配。许多人,特别是那些分配到基层医院或卫生机构的人,比如分配到卫校的,考研究生是为了将来研究生毕业后好分到好一点,高一级的医院。而本来就被留校的人或被分配到较好一些医院的医生,他们考研究生是为了以后的职称晋级。
# q. E8 Y3 D7 I+ s4 i- H
/ D0 I# s! y! ~! \7 H2 { h这两点对梁宁来说都不成立。他既没想转换工作 – 他对现在医院的工作还是满满意的。刚毕业的时候,他也想留校来着,但那时的分配原则是那里考来的就回到那里去。他从这个地区医院考来的,就不得不回来了。哪怕他觉得如果按照学习成绩来决定的话,他应该有这个留校资格。但是,在这个分配政策下,他又没有后门,就没戏了。其实谁都知道不是什么政策的事情,关键是没有后门的门路。毕业分配的结果并不是在他心里没有留下阴影,而是走到那算那,自己比上不足,比下还绰绰有余呢,你不看还有许多人被分配到卫校,到县级医院,到妇幼保健院了吗? 你愿意去呀? 所以,他还是知足了。他还想,如果真的被留到附院当大夫,哪能有现在这么自由,科里把你当骨干用,你还能随行所欲想用什么样的治疗方法就能用 (指的是用中药) – 当然不要和主治医生的观点过分相左。他的临床实习就是在医科大学的一附院,他知道在那里的内科,你没有自己开中药的可能。在那里,住院病人也可能会用中药,但那是西医把病情拿不下来了,不得不请中医科来会诊后开的中药。5 A1 I( e/ L2 n4 N1 y
% M. c+ j, s" K) t9 A8 b他也没有打算靠考研究生的路途晋升职称。他只想当个好大夫没有想过搞医学研究。将来当个主任医师就是他的最终目标。
! n- g, x5 E9 A. ~! e( I
5 v: n( T& e9 r, R3 x6 u他也又一次不知道受的那句话的福还是害,就是那句: 考上考不上是本事问题,去不去考是胆量问题。那时候,他刚结婚,他问妻子,我该不该考? 妻子丢下一句话: 你自己决定。他想,如果考专业,这些年他就在临床上,没有脱离专业,再考理论,他不会差到哪里去。而这些年,他的英语水平比大学时期更高了,几次试验作托福的题后,他有这个把握。那么,就考吧,考上了大不了不去上,以后专门从临床上晋升,也能说他是有能力上研究生,但是没有兴趣。
' m' Y" }7 m: S1 V
A1 z& I# @) k这是又一次,他在没有多大压力的情况下参加一次重大的考试。上一次是考大学,那次,他如果不考大学,他也基本上没有问题地有工作 – 卫校毕业后在医院当个辅助科室的职工。这种在没有很大压力情况下参加考试的情况在他一生中出现过几次。也就是说,他从来没有为生计 “背水一战” 过。不出所料,他考试的成绩遥遥领先。被录取了。, A' c' t5 S& `9 h; I
8 O# O8 y: F- X% u. b; ^研究生学习的第一年以上课为主,上统计学,英语,高等数学,电脑编程,资料检索,课题设计等等。第一年就在忙碌中过去了。第二年,有一天下午,班长通知他晚饭后去外语教研室一趟。也没有说为了什么。他也没有去猜。
/ q4 ? L; H) e4 W% U" z0 M. ~# g, w3 A5 g4 W5 W
吃完晚饭,他来到外语教研室主任办公室。推开门,里面坐着主任,还有一名给他们上英语的教师,另外还有两个外国人。这两个外国人他没有见过。主任用英语给他介绍说这两个外国朋友对他的专业很感兴趣 (他的研究生专业是心血管), 想了解一些专业问题。然后这两个外国人分别给他提了一些问题,他都作了回答 – 当然是用英语回答的。这中间,不知道是那个问题,使得他和这两个人开起了玩笑,他们的玩笑连旁边坐着的两个老师逗笑了。8 z1 U' U0 c( h' L
& u- O$ u' E+ c8 p- \3 I没过多长时间,研究生办公室通知梁宁,国家教委派他出国继续读研,而且是读博士研究生。当他得到这个消息后,他并没有像绝大多数人那样兴奋如狂,他反而有些不情愿的感觉。他上这个硕士研究生,本来是想毕业后,有这么个学位,还能回到临床上当大夫。现在到好,要出国,读博士,得花多长时间呀,而且将来很多年将是以实验室工作为主,这可不是他所喜欢干的事情。: y- P( I( Y8 T7 e
3 O1 d4 U! F! y+ g. E# R
但想归这样想,如果自己不去,那还不被所有研究生同学,导师,同事,家人们说自己是脑子进水了? 去还得去,但是当填写准备出国年限时,他填写了三年。研究生处长看了,以为他填错了,问他,怎么只三年? 三年能完成博士论文? 其他人都是尽量把日子填的长一些,填五年六年七年呢。三年完不成博士论文? 他还真不知道读博士需要多长时间呢,他只想早点回国当大夫。
. v4 a( i6 c% d, z6 `$ a*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