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750|回复: 18

记忆碎片

[复制链接]
鲜花(223) 鸡蛋(0)
发表于 2014-1-8 11:4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本帖最后由 JoyceAccSG 于 2014-1-9 18:58 编辑 - m7 G7 D5 J0 T$ Q* r

3 Y; o- d+ P" t. f% y     《闪开,让我歌唱80年代》----记忆碎片
2 Z$ k& u) ?6 ~9 Y% @) J# [8 v" Y8 }5 n+ x6 A
    当初在图书馆看到这本书名的时候,因为好奇翻开前页和后记。就被前页里“献给 我那一点儿小小的 渗入骨髓的忧伤”吸引了。翻开书页看内容,本以为作者会是80后,后来发现作者是彻头彻尾的60尾或70初,文笔混钝而透彻,八十年代对他而言是全部的青春岁月。而我生活的八十年代与作者所描述的还是有很多交集的,所以看着会觉得亲切。于是我边翻,边把那些同样是我的记忆的片断翻了出来。
- c! N) M. J% n" R- w: ~/ G1 S  e; [) [6 x0 `& h9 `/ ]9 L' m
    关于校园和军训(虽然每次军训我都逃过),关于拖拉机,关于读书(那样的幸福感觉),关于粮票(虽然大学里我才用过一年),关于食堂的包子(确实是一口不见肉再一口就过了),关于评书隋唐演义(更重要的是收音机),关于电影里的赫本和如花,关于毛片,以及关于足球、电脑、盗版碟等等所谓成长的各种碎片。每个关键词都会串联出无数细枝末节的片段,毫无前后关系地铺展开来,在嬉笑之间对已经离去的青春的反思和回归。尤其是关于读书的记忆碎片,更是心有戚戚焉。
' z/ Q, }3 h+ ?3 F
6 t9 d4 S2 X6 T; }3 h0 L4 I    曾经在网上见到一些人讨论,最希望生活在哪个时代?大家莫衷一是。我记得列举的年代有蒹葭苍苍的西周、游侠纵横的先秦、杜牧时代的扬州、李白生活的盛唐、名士风流建安风骨的魏晋、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大革命时期的法国、拓荒与内战时的美国等等。
" [' [: g2 t, K5 d3 t% ]6 o   
9 c1 G6 z6 x; C3 i( M. b    我想了又想,答案是:在20世纪80年代的中国上大学。& P- y! X9 A6 W5 Z. u/ u3 v; P
) X: x% E8 k0 N
    闪开,让我歌唱80年代。; y/ Q% t1 }: V5 t+ S
  
% I; \7 f5 K- [/ l- _6 }2 F2 Q    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用多少碎片也描述不尽。那年头,一个偏远小城的路边书摊上摆的可能都是《快乐的哲学》;那年头,学生可以在深夜踹开老师的门,就因为看了一本书激动得睡不着觉。
: ^) T: q% D% q/ S4 L  $ w7 o' X; G( F4 r
    那年头,理想主义还有很大市场。我们学校有一个搞民俗研究的男老师,文弱苍白,衣着寒酸,却靠自己跋山涉水采集来的民歌赢得了广泛的尊重。一个校花嫁给了他。他经常与年轻貌美的妻子在校园散步,让我们直流口水。
5 R' _1 _3 @- J- x7 e 
. {% m0 a: S- c' Y* K' Z8 x    那个年代,百废待兴之际,有一句特别有名的话,“把失去的时间夺回来”。失血过久的肌体突然恢复了正常的血液循环,难免会兴奋异常,流动加速。人们的读书热情就像六年不让泡妞的拉塞尔·克罗被突然扔在梅格·瑞安面前一样,怎能不荷尔之大蒙?
% ]. c" v/ l3 C! _& v& p% V / \) g0 {1 ]# \1 P
    中断的时间链条被重新接上,不管新的,还是旧的,在你眼中都是簇新的。你既在争夺失去的时间,又在与世界一同前行,你既在温故,又在知新,那时候的中国,比谁都丰富,我们在用一天走别人几年的路,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 Q1 C8 Z( b, n; w

  p3 {# K) h( C  与师兄师姐们相比,我们这一代生逢其时,没有被失去太多的时间,反倒是别人被压缩的时间也释放到我们的校园。知识大潮涌来的时候,正值消化力和吸收力最旺盛的青春期。在自己最能读书的年龄,有大把的时间可以读书,有大把的书可以读,有大把的人可以一起读,世上还有比这更让人愉快的事情吗?
" D/ l5 W1 Q- V7 h
9 J2 K9 r+ ]+ R+ O  孟德斑鸠说:没有。 , |, @' S2 o( p6 j

( X' @1 ?/ v7 }; i! u$ O  至今想起来,仍是幸福的感觉涌遍全身。' M; B0 b; F5 j5 j" X) }9 h9 K
1 w4 P! ?8 `- ~! T
    怀旧本身就是一件奇妙的事,就仿佛灵魂出窍步入时空隧道,在空无一物的记忆深处触摸曾经的拥有。每一代人都有自己的青春。每代人似乎也都在重复相似的故事,只是他们的道具和场景不再相同。
9 {* ]0 j' y7 k# ~1 l: m* E) J5 M2 w' l: A
   花园里的朋友,您的记忆碎片里又有什么故事呢? / A4 g( F) y: G8 M$ |. h9 G5 A
鲜花(22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8 11:53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摘9 x( J1 f* y/ U0 ~7 _. I7 V  U9 @
) V5 m% B6 F* v2 h) m% q# E
    热爱80年代,我至少可以说出66条理由,但最重要的一条是,那个年代允许学生可以不读书。在那年头,作弊是老师也帮忙的事儿。
. L/ p2 f% W% J3 {! H! |   ! b  J8 @' O, A# u
    可以不读书,听起来是很放纵的毁人,其实是诲人不倦的。科学家们说,时代是懒汉们推动着往前走的,诸如不愿意甩墩布的人发明了吸尘器等等。如果一个人被允许可以偷懒不读书,那么他肯定会寻找一切不去读某一本书的理由,这将更有利于他不迷信权威和名著,培养冷静审视的态度、选择批判的眼光。
$ Y9 G! Q/ E5 u# j# G0 \. {6 D   ) [: A$ C+ i1 A9 X4 j4 I3 D$ @
    就是凭着这股子懒劲,我感觉到巴尔扎克的小说实在是难看,当然比起左拉的来还算有趣;路遥那么老套的文笔,怎么能得到那么多人的追捧?不过,他确实比贾平凹要老实得多,而老贾口口声声说自己是农民,字里行间却充满了狡黠、算计、虚荣和市侩气,不看也罢。
( p' e0 X/ Q) J( Z% Q     
; r* o% c7 L9 q    可以不读书,从更深的意义上说,绝对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也是80年代真正的魅力——你被允许进行相反方面的选择了。是的,我可以热爱读书,也应该可以不读书;我可以说“是”,也应该可以说“不”;我最好是走直路,但也可以走弯路;我应该认真地过每一分钟,但也可以度过一段毫无意义的时光:我可以成就一番大事业,但如果碌碌无为过一辈子的话,也犯不着觉得对不起谁。9 a6 m7 J! I! h9 z: e0 S! f
  
% W3 n( q& u; ]) a    我被要求加入到你的行列里来一起建设,也应允许我进行一番破坏;你希望我赞成你,你也允许我对你质疑和反对;我可以对你充满敬意,但你也要接受我对你产生疏离和背弃。
5 U5 W% v9 K- \   2 d: L8 g5 Y) x, K& A. h, d; s
    在那个时代,你不用承受那么多“必须”,甚至,你的勇气与出格还得到鼓励和赞赏。; }9 m5 `4 Z+ {+ J+ V* n& ]- y# Y
  / Q1 ?. a: Z3 N- ?& {* q9 Y
    而现在呢?如果有人告诉我这是个多元化的社会。打死他我也不信。
9 l. d2 T, o; L6 d  ) U% e- O' C. K0 \, x. R
    关于领导这件事儿,你只有认真学习深刻领会衷心拥护的份儿,反对质疑是不存在的。   
6 D  ~9 J& P0 a* z    关于事业这件事儿,你只有全力打拼目标一致向钱看的份儿,不干事业是不许存在的。  / ?) s& _! q/ N6 }& t% o7 P5 P* q
    关于男人这件事儿,你只有体健貌端离异无孩权重金多的份儿,安贫乐道是不男人的。   
3 }& U+ r# P3 o/ g# K' {& W    关于女人这件事儿,你只有又丰满又苗条又清纯又性感的份儿,少一样都是不女人的。   ) a& ?4 i; O( l( K/ `6 `
    瞧瞧,如今的我们,过的就是这样—种,没有反义词的生活。0 Y7 b8 J5 I8 o, M. W1 d" ^1 r+ ]
鲜花(219) 鸡蛋(0)
发表于 2014-1-8 14:18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2034) 鸡蛋(1)
发表于 2014-1-8 19:12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记得在大三考思想品德时,监考老师是系副主任,他每半小时出去一次,一去就是十五分钟,我们就在教室里偷看书本或笔记;进来时他就在很远处干咳几声通风报信,同学们爱死他了。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4-1-9 01:29 | 显示全部楼层
小时候的我们真是快乐啊,祖国的花朵,如今呢~~
鲜花(22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0:56 | 显示全部楼层
圆梦 发表于 2014-1-8 19:12
/ u' g9 l1 z+ p3 I记得在大三考思想品德时,监考老师是系副主任,他每半小时出去一次,一去就是十五分钟,我们就在教室里偷看 ...

, I3 k6 _2 [3 U4 B& W4 p( p( }3 ]是呀。那个时候的大学有些老师是这样的。我有一个老师也是如此。他监考的时候发现系主任远远走来,就会回到教室提醒我们。哈。不过有个心理学老师评卷特别严,每次大考都有20-30%是要补考的。最记得的是他上第一节课告诫男生说:假如你追女孩子,三个星期还未成功,那就放弃吧。因为从心理层面来说那已经超出了喜欢一个人的接受度。
鲜花(22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0: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carolzb 发表于 2014-1-9 01:29 ! F( P0 q( f1 _8 m, N' g( `' l
小时候的我们真是快乐啊,祖国的花朵,如今呢~~

/ J$ n/ @" o2 f% _% P% o现在是老花朵
鲜花(22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3:1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爱城柳州妹 于 2014-1-9 13:21 编辑
! ]+ Q) K$ K5 a9 ^6 v/ N9 }5 z
( P; \$ |9 x& O& ~  \* a2 s, b* K; b      记忆中小学时代没有看过很多的童话故事,那个时候都是很多关于打仗的革命的连环画,印象最深的是看过《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林海雪原》的连环画册,长大以后很排斥再读这两本大字书,因为总觉得自己已经读过了。. U2 f+ h9 U# F" u/ t" r
    与《记忆碎片》的作者年龄相差了好几年,所以他所描述的童年书籍 《动脑筋爷爷》《小灵通漫游未来》《红旗飘飘》《谁的脚印》《小狒狒历险记》《宝葫芦的秘密》感觉似乎名字很熟悉,可全然没有一点印象。不过与他的童年错过的郑渊洁的皮皮鲁系列我倒是一本不落的读了好几遍。
) F; _, p6 e1 A- L3 T* ?( _    据妈妈说到发工资的那个周末,她总是带上我和妹妹去书店,然后我们两个人可以各挑一本书回家,妹妹的书常常是看完就撕了,而我的书通常都是折叠好好的放在盒子里面。可惜搬家太多次,如今一本小时候买的连环画都没有了。每次谈到这件事情,我都觉得好惋惜。% V0 [# o  w) }$ X& ^8 z
    ' \/ @8 V. u# z" Y' q

4 t3 v6 k6 ]8 m* s+ g补充内容 (2014-1-9 14:21):
( L% e. N7 z) O% |7 x. ?后来大些的时候,看了《红楼梦》连环画,很喜欢里面的古装仕女图,那个时候伙伴流行临摹描图,所以我们用一种薄薄的绘图纸描那些仕女,然后互相评比,也互相交换作品。  e. k. t& r6 f5 f: j2 k

7 ]8 ]) o% u/ x1 u$ `补充内容 (2014-1-9 14:34):
  E/ h' i+ M9 T, s4 ]- ~记忆碎片-----连环画
大型搬家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4-1-9 13:49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这是原创吗?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4-1-9 13:50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难道大家都是80年代的大学生?
鲜花(22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4:17 | 显示全部楼层
JoyceAccSG 发表于 2014-1-9 13:50 * X# {' G4 ^+ j3 _% `
难道大家都是80年代的大学生?
- V, z) U$ N/ V! `. g" j3 H3 D9 z
我想应该很多人是吧。不过我不是,差了几年,只是读了这本书,回忆里有很多交集,所以很多感慨。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22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4:47 | 显示全部楼层
记忆碎片----乡村故事
& Z, Q& Y1 y& P8 K) f( v+ B
  `6 w4 {$ Q& _( Y/ L7 i3 |, s    虽然自己是个女孩,但是小时侯我更喜欢和男孩去玩泥巴打弹珠,拍纸片爬竹竿,挖蚯蚓去钓鱼;甚至也和男孩子一起玩枪战,有弹弓,也有 “啵啵筒”,一种用竹筒子做的,把湿的报纸塞进去做子弹,外面还有个活塞用来推进的攻击工具,“子弹”打出去的一刹那就“啵啵”的响,所以叫做“啵啵筒”。如果用力的话,也可以把“子弹”打得很远,打中人也是感觉生疼。有时候即使没有能够加入男孩子的游戏,也屁颠屁颠的跟着帮他们“做”子弹。放了学常常和同学在学校的后山上爬树找野果子躲懵懵墙而忘记回家,为此也不记得被妈妈打了多少次。不知道是否缘于4,5岁的时候在乡下住的经历,对在野外能够自由的奔跑总是如此的向往。
8 `" v/ f5 Q. I
. Z  j& k6 k# l   4岁的时候,跟着大舅舅回到妈妈的老家,和舅公舅婆住在一起,舅公是当地文化社的负责人,作对联写山歌对他来说是小菜一碟,我的对联知识很多就是在那个时候培养起来的,而且读对联也是我识字的开始。在傍晚时分我总是跟在他在镇上的小广场忙来忙去布置舞台,有时候听人对山歌,有时候看本地的桂剧,幸运的时候还有电影看。以前的电影都是露天放的,自己从家里带个小板凳去坐,也有人扛高点的椅子去,不过他们都会自觉的坐在稍后面一点的位置。然后在四周你会看到不时的有人在吆喝:“五分钱一筒(小竹筒)的爆米花,一角钱一大筒葵瓜子。”
8 v! y- K3 \+ e$ v2 n5 d1 w( Y
6 r* K6 H; m4 A    晚上的蚊子比较多,每天睡觉前,舅婆就举着盏煤油灯在蚊帐里检查,看有没有蚊子在里面,如果看见了,也不是用手去打的,而是慢慢的移动煤油灯到蚊子的下方,然后就听到轻轻吱的一声,蚊子的尸体就掉到玻璃罩里面去了。每次我总是觉得很很新奇很好玩,所以每天睡觉前我都是睁大着眼睛找蚊子,拉扯着舅婆的衣袖提醒她哪有蚊子。那般情景,那种感觉,我有时候在打蚊子的时候还会想起。/ h. J% B9 ]0 ^! G5 i" R

4 w- m* b! Y  g; c8 j; U    白天有的时候帮舅婆伺候兔子,帮着剪毛或喂食物,有的时候就和伙伴在附近的地里玩,学着生火烤红薯,有时候还能捉到一种紫金色的甲虫,用线绑住它的腿,抓住线的一端让它再飞,然后跟着它在地里跑。在阳光下面,它的翅膀一闪一闪的就像是金子在发光,所以我们也叫它“金金虫”。长大了以后知道它有个学名叫“金龟子”。5 J8 r8 G/ i& f" ~
9 u3 K: a2 N! E
     在镇子上有个小潭,因为是地下水出来的,所以冬暖夏凉,当地人称“小龙潭”,龙潭边还有棵大榕树。听说现在小有名气了,有人特意到那里去参观游玩和烧香。不过在那时候,只是供当地村民饮用水的地方,在下游处,可以在那里洗衣玩耍。
: y5 Z0 l) U/ t+ r& U" h1 I. @
鲜花(22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15:49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JoyceAccSG 发表于 2014-1-9 13:49 7 m, F( v0 M% r; m( V$ `/ X
这是原创吗?

3 }# d+ f: ?% C* C! y) s花仙子,要不您帮我把这帖子改个名字吧。就叫“记忆碎片”如何?
鲜花(1654) 鸡蛋(51)
发表于 2014-1-9 18:57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爱城柳州妹 发表于 2014-1-9 15:49
7 |2 {& h% s# v# X+ ~( M4 H花仙子,要不您帮我把这帖子改个名字吧。就叫“记忆碎片”如何?
* {, e! u+ _# {* }% Q! j1 X
行啊。
大型搬家
鲜花(22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9 20:39 | 显示全部楼层
JoyceAccSG 发表于 2014-1-9 13:50 + o0 d: \# G& e- H& ]( _% j
难道大家都是80年代的大学生?

& j7 }! t  j6 P7 o) Z# {80年代的大学生很棒,令人敬佩。1990年以后的大学生只能够说是大学生,有正义,更理智,更保守。但不再是热血青年了。
鲜花(72) 鸡蛋(0)
发表于 2014-1-9 22:01 | 显示全部楼层
carolzb 发表于 2014-1-9 01:29 1 z! z! n2 j, q6 b! j0 d+ L* ]
小时候的我们真是快乐啊,祖国的花朵,如今呢~~

, D' d8 `3 x5 x5 \早上八九点钟的太阳
鲜花(63) 鸡蛋(0)
发表于 2014-1-9 23:17 | 显示全部楼层
同言同羽 置业良晨
有太多温馨的记忆!
鲜花(22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 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书摘
% m) x/ b4 }. k8 R! M: F* `+ Z; A# p4 M5 K1 S. ~7 y2 ?
    在80年代,新闻事业也突破了从前的羁绊,进入了一个比较繁荣的时期,试举三例:某次人大会,有一位代表举手否决,一张照片便是,诺大的会场,只有一个手臂孤零零地举着,孤标而倔强;某次党代会,一位女记者给邓小平递了个纸条,告诉他今天是世界戒烟日,提醒他不要抽烟,小平笑着掐灭了烟头;某次工作会,与会官员纷纷睡觉,电视记者都没办法取景,灵机一动,将众人睡态拍下,标题便是《工作会竟成了睡觉会》。
9 B7 M3 \5 s: q$ c    我们尽可以赞第一个记者有眼光,第二个记者有勇气,第三个记者有头脑,但是,我们更应该注意到这样的事实:那张照片获得全国好新闻奖,那张纸条被作为党代会花絮刊登于《人民日报》,那则新闻当晚被中央电视台播出。如果没有鼓励他们这样发现新闻处理新闻散布新闻的大环境,所有的眼光、勇气和头脑恐怕都无从谈起。
' }  [% k& ]! z" k& w3 z/ a
鲜花(223) 鸡蛋(0)
 楼主| 发表于 2014-1-10 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梦里的故乡 发表于 2014-1-9 23:17 2 ?2 m) w9 c( v
有太多温馨的记忆!
2 O/ a5 y6 i# O2 O/ A: R
would you like to 分享一下你的温馨回忆吧, pleas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7-29 02:23 , Processed in 0.263193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