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873|回复: 1

[加国新闻] 女儿在加国找工作的经历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2-11-15 07:0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亮灯8 n8 k  h& E1 f" o! U/ F# H

7 w4 E  \# v4 g% z$ K& W  今天要与大家分享的是亮女的故事。' ]0 d! s- w: D' R
- c' n  }# |  D) |
  亮女2008年在国内大学毕业后来到加拿大,在SFU大学读了一年的金融风险控制专业,拿着硕士学位,因无工作经验,十个月后才找到第一份专业工作,进入一家新成立的小型公司。两个月后成为公司骨干,被列为公司资深员工。加拿大《环球华报》对她找专业工作的经历还做了报导。就在报纸刊登报导文章后,公司却因资金不到位,被迫暂停业务,需要重新筹措资金。老板对亮女说,这段时间你可以去找新的工作,但本公司大门为你敞开,公司资金到位后,随时欢迎你回来工作。 ( |1 Q2 Y9 t% P2 g$ J- S9 R5 m+ V" U
% R2 a- X5 A) H0 e: O9 z

6 S0 ^# j" w9 Y, y8 b4 J6 u- P* U6 G2 c, u$ }! p3 n8 D
/ u* u' v1 P" K: S3 t9 Z
  刚就业又失业,看似坏事,实则是个机会,一个跨上新台阶的机会。第二次找工作,情况不同于前了,虽然第一次工作时间不长,但小公司正值创业之初,亮女边干边学习,加上老板的信任,接触的业务面很广,起码在简历中有这段工作经验可写了。而用人单位在筛选简历的时候,都非常看重以往的工作经验。 & M# L# y. e( |6 K( U
+ W* s7 K4 F4 z! K/ K
  两个月后,亮女又接到一个面试通知。照例是先电话面试,然后是三次类似论文答辩一样的长时间面谈。问题从大到小都有,重点考察解决具体专业问题的能力。如果没有真正做过相关的工作,根本无从回答,即便有了经验,但回答若不能令人满意,也不能通过面试。亮女在面试时并不知道哪句话更重要,只是凭自己仅有的那点工作经验如实回答。比如其中有个问题是:“你之前的工作完成后向谁报告?”亮女答:直接向老板报告。这一回答让招聘人员很满意,因为她应聘的部门在公司里面属于比较高级的机构,需要经常和各地区的高管打交道。所以亮女的这份经验很被看重。$ h5 [# E& \$ \3 c5 B/ a1 Q+ B7 Q0 m

- Y; H6 ^! C# ^7 R$ A  经过一关又一关的面试,亮女被录取了。后来从经理那里得知,公司这一个财务分析师的职位空缺,共收到了几十份应聘简历,公司从中挑出12人参加面试,最后只录取了亮女一个。另外11人与亮女之前的求职经历一样,即将打开的专业大门,又关上了,需要再去重新寻找。这次亮女是幸运的,但我更相信这是上帝在出手相助。
  V8 A+ J3 u5 T$ {# [
  ^4 s6 Q% I& i2 b8 n0 t( ^0 t  当初找工作时,亮女发出的简历无数,包括专业的,近似专业的,非专业的职位都申请过,这第一份面试通知就来自著名的SAP公司。在当初递交简历时,亮女就了解过,SAP公司是世界第三大软件公司,公司总部在德国,全球各个国家都有分公司。在当今世界500强企业中,有80%都在使用SAP公司的软件。仅在温哥华的公司就有2000多名员工。公司地处downtown ,办公室有礼堂那么大,半隔断的一组组办公桌以颜色划分成不同的区域,亮女说第一次走进去时,就像走迷宫一样。
0 x+ R6 U5 V; Q0 n5 Z4 [
' A" a7 t7 W9 z$ }) y  她所在销售情报部门相当于公司的智囊部门,负责对全球销售数据做实时运算分析,建立数学模型等,直接为总公司首席执行官(President)提供决策依据。亮女是逐渐了解到自己部门及岗位的重要性的。她所在部门的主管领导是全球副总裁(Global Vice President),团队里每一位都是公司的资深高级员工,亮女是最年轻的一个。还有同事办公地点在美国,每天通过视频一起研究工作。平时大家工作很繁忙,经常需要加班(加班有免费的工作餐。亮女说公司的免费咖啡柜里,品种比星巴克货架上的更全。) 0 B. l) y1 l) }* D; f7 G, |" H

% Y. h- ^+ Q  z3 `$ Z2 a6 r9 x& i7 y9 g, i( K
  公司给每人配备一个笔记本计算机和一个IPad,以方便回家办公,因为每周都有几次全球电话会议,可以早晨在家里收听(综合考虑到全球各地区时差而定的开会时间),由亚洲、澳洲、欧洲等各地区总监做销售情况报告。听着南腔北调的英语(此词用在这里无贬义,那是真正的南腔北调),还负责会议记录,亮女很快适应且应对自如。尤其到每个季度末,像进入战役的决战一样,总公司的每周例会改为每天例会。她说在电话中都能感受到各大洲销售总监的压力,从她手里经过的数字有几十亿,都是实实在在的销售额,有时一个数据的升降,就是上百万销量之差。 , B5 }$ m: D: a* h

# h/ H' z, @  U# J$ w  亮女边工作边应用所学专业知识,改进了尚不完善的工作程序,原来需几个人忙一星期的工作量,现在由一个人一天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部门领导深以为傲。很快让她参加公司总部高层领导会议,同时掌握公司核心机密。当部门经理帮她申请进入数据库的权限时,负责人员有些惊讶:这人是谁呀,怎么需要这么大的权限?总公司中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个高层管理人员可以了解跨地区、跨产品的全部数据。因为市场竞争激烈,销售数据是商业机密,各地区、各产品的负责人也仅仅知道自己本地区或本产品的相关数据。在得到部门经理确认后,才知道亮女是新加入的智囊部门成员。
( n( `! S8 {4 C7 }0 _0 z) h3 i* h8 W7 {2 S2 S- s
  如今亮女已经工作快一年了,工作紧张有序,得心应手,深得同事及上司的信任。至此,亮女完全凭自己的努力,在社会上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并站稳脚跟。伴随亮女走过这段人生路,我们很庆幸当初的移民选择。大多数移民都是为了孩子,但移民后不应只为了孩子而生活,这样才不会迷失自己,才不会后悔当初的选择。这些年,我们没把生活的重心全部放在亮女那里,没有为了孩子而做出太多牺牲,而是找到适合自己的新的生活方式,过好自己的日子。 - Y. i3 N& o4 q
) Q# A* v+ `1 R0 f0 [4 x7 F
  有人说,到加拿大来洗盘子,当累脖工,图啥?提出此疑问的人,看到的只是移民之初的寻找适应阶段,虽然很多移民登陆之初都有类似的经历,连博士教授也不例外,但这之后的发展结果却因人而异。以我家为例,我是因为英文水平太差,完成最初的艰苦打拼后,没有继续进修提高的能力,就只能找份适合自己体力的工作做。虽然我的生活也令自己满意,但以我50后的年龄来看,我的经历不能算是移民中的典型。亮女虽然随我们一起来到加拿大,但登陆时她已经是成人,不是家长带来的孩子了,需要独立报税,她应该属于年轻的移民(或留学后移民)这一类。亮女最初也在餐馆当过服务生,端过盘子,当过电话调研员。如果当时认为端盘子不值而后悔来加拿大,放弃努力,就不会有今天。显而易见,在加国学好一门专业,进步的台阶会更高。现在亮女只是入门的工资,比我和LG加一起的工资还多。真正来加拿大开创新生活的移民们,求学后再就业的路可能更宽广一些。学有所用才能更好的体现人生的价值。所以,我讲述亮女的经历,可供年轻的新移民参考借鉴。
  c+ F& ?% q2 `. D3 o
5 }$ K( C! Q" R8 I3 x7 j- }0 r1 p) D9 d# M/ m! b! t: O
  移民五年,在一步一步走进加拿大的过程中,我们全家人已经通过了迷茫寻路的艰难路段,开始一路走一路观风景了。我们无悔当初的选择。
6 ^# q8 c$ X$ d& O/ t
理袁律师事务所
鲜花(2) 鸡蛋(0)
发表于 2012-11-15 09:09 | 显示全部楼层
值得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23 02:31 , Processed in 0.114075 second(s), 12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