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327)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PTL 于 2012-7-11 14:59 编辑
$ p5 e* P, A; J8 E7 J& k$ b
2 |9 h4 |) E3 K ' w. S7 J. \4 d i) r" N
火性人,面上尖中宽,多丰满,色偏红。走路摇摆,行动急速,说话声音尖多破,舌音重,毛发稀疏,气度岸然。生气时,面红耳赤。火性分阳火阴火,形同,而气质清浊随心性变化。
3 `0 b" b0 e+ Z$ J6 E" t- J8 p2 `5 e) X' ?, x; d1 d
阴火性,急躁多贪,喜虚荣,好夸张,行多狂妄,奔高贪好,争名逐利。外明内暗,见人不见己,知进不知退,得理不让人。常以屑琐细故,致使全家不欢。欺负老实人,吹毛求疵,好争理,喜奉承。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富贵。做事虎头蛇尾,态度拘谨,行多过失,屡改屡犯。老年多昏馈。2 J+ V) G% v/ k
1 N' t! `8 _+ ?4 x5 D
阴火好恨,恨的表现:
6 [5 N1 K! O* N) A4 Y
$ O: J* N1 O u 1. 个人利益被伤害,气愤得不到发泄时的心情。2 b4 |' Y) I$ ~8 i S
2. 内心潜藏着不满,伺机报复;满足不了私欲,便耿耿于怀。
, E% L2 f! R. K- @" t) z 3. 自尊心受到伤害,一有触动,便引起愤恨的火焰。
( |+ v# a1 l5 A 4. 愈得不到发泄,埋藏在心底里的祸源愈强烈,一旦爆发,便可酿成大祸。) G5 R# h# H; K& y/ p& }) W
5. 恨的特点:隐而后发,一发便易引起狂涛巨浪,往往存有预谋。
- N; e; l: [3 u& u8 q3 }6 e! ~( x. m8 s1 a6 D
阴火内存,恨多伤心,心跳心慌,头晕目眩,惊怖不眠,甚者神经错乱,颠狂谵语,暗哑疔疮危及身命,这是受阴火之害。 `" r4 z9 k& F& ?% v
- w5 {2 K. }! Q& E1 n5 L; o
要想愈病,必须化阴火为阳火,以辞让为心,责己达时。 4 V& T2 C9 v- K; x% i% N
- Q3 N, ?1 j, `4 F4 {阳火即是真火,是火的本性。光明磊落,通情达理,温恭安祥,守礼守分,文采节制,表度有章,聪明谦让,举止大方,事无巨细,考虑周详。能高瞻远瞩明理达时,有“无入而不自得”之象。所以先生说:“火是拨正的。”古今创制大经大法的伟人哲士,皆是阳火性的功能。
* n+ N6 F" z% s2 \1 w& d6 b
/ @) a' S9 v) H! F 阳火的核心是“明理”。
6 h. z# w5 S4 d. V4 V8 [- ~+ z2 O# F, ^* F- |2 Y
不明理就等于在黑暗中走路,随时有落进陷阱的危险。先生说:“世界是个万迷阵。”财色名利,权势地位,以及灯红酒绿,纸醉金迷,其诱惑力是非常强的,一旦失足,陷入其中,便可断送了个人的一生,悔恨莫及。只有明理的人,才不会被这些奢侈繁华,扑朔迷离的假像所迷惑,所以“明理”是黑暗中的明灯,它会指示人们走一条永无懊悔的坦荡之路。处事通情达理,为人光明磊落。明理者自会达时,达时者当能契机。0 m+ O, J7 w7 z
+ y2 e0 H8 i3 B2 r# @ 阴火的根子是“争贪”二字,试看古今中外,有多少恶贯满盈、身败名裂的人,不是被争贪二字拉入陷阱而走上绝境的呢?想当年,他们又何尝不是手握权柄,富甲一方的耀眼人物?贪财者往往不择手段,无不损人利己,以私害公。原来,贪得无厌,欲望无穷,是阴火的特点,而争功争理是阴火的本能。
5 C. f. X5 W8 v3 O& ~9 I& Z* }4 q, f+ A0 |2 D% y' P: {* z. ~% y
凤仪先生说:“争理火就外攻。”既伤人又害己,伤人则是由于争理,破坏了人我关系;害己乃是觉得自己有理,错在对方,心中过不去,想不开,耿耿于怀,无明之火上炎,心脏必然受病。争功的人,多因私心膨胀,名利第一。其实,越是争功,越会降低自己的价值,不但败坏声誉,且染污了心灵。所以先生说:“为自己争功的,正是败德败道之苗。”
$ u- J) ^9 P! q( y8 k- o9 O. P8 w _3 a$ D6 l+ Z! r0 }
黏滞性是阴火的又一特点,遇物黏物,遇情黏情,情牵物累,不能自拔,必以真火方能断之。先生说:“真刚就是真火。”
( O7 n+ L7 q" \ d# b- \) n! x
: l: ]: U1 e6 s1 N0 D5 s 先生说:“人得知进知退,若打算化火性,一退就化啦。若一味的前进,哪能化火。”
2 q: e0 q$ Y* v G( Y4 e"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