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3)  鸡蛋( 1)
|
核心提示:媒体报道称,山东烟台红富士苹果被装违禁药品退菌特和福美胂的药袋包裹长大。药袋中白色药末直接与苹果接触。3月,当地曾查处药袋200多万只,并禁止使用药袋。但目前这种药袋仍大量使用。果农称,套药袋长出来的苹果品相好,表面光滑不长黑点。
$ m& q" W- P. X- p2 c5 H ?+ m$ D
$ w, s6 m, q4 V3 m4 \
7 B, O' r8 o' U, T1 \, l招远、栖霞等地的作坊内,使用无标志农药调制药袋
. a4 e6 Q2 `! i, |8 T! `# ~2 N" s- M0 ^' g
$ h. n0 O$ j/ n8 ~) I
: y. B' [. {* e6 D. n8 ]6 S/ E1 l/ z) q 8 b! c" \. h! [! R% ~0 Y9 |
制药袋需将农药兑水,作坊主称药量浓度“全凭感觉”。
! e$ H" M( W% X" ^/ D+ u& u. q3 I; |# u1 n/ k
* a/ h- i2 C2 F/ i" n6 C! c
4 p9 d3 y6 P" _1 f- d0 Z6 N, l ' M7 c" |9 K: ` |# i
招远市S304省道边的一处苹果园,红富士幼果包裹在药袋里,直接接触药末直至成熟。栖霞、招远等地苹果产地,果农大量使用药袋套苹果。A08-A09版摄影/新京报记者 大路
- T+ `' [& c: A
M0 f" U* z7 t9 X2 U3 F
. p7 M$ ~+ q' [8 w2 O+ l) @/ e" C$ g) T9 r, T* t; k/ t! ^
山东烟台红富士苹果,以个大皮润、甘甜酥脆畅销全国各地。仅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每年吞吐至少数十万吨。2 C' ~8 S9 i, b+ _; k
) O: @2 i: N3 v! V8 J/ {4 r
作为烟台红富士的主产区的栖霞和招远,年产苹果十几亿公斤。记者调查,一种小作坊生产,无任何标志的药袋被当地果农大量使用。这种药袋将包裹幼果直到成熟,白色药末直接与苹果接触。对于所用药物,药袋生产商和销售商都讳莫如深,当地果农和农业合作社人员坦言,“人人都知道是退菌特和福美胂,是禁止使用的”。$ A8 d8 R' J- ~6 n* _6 p
" ^# J3 ~: d9 O7 t' \ M今年3月,当地政府部门曾查处药袋200多万只,要求禁止使用药袋。但记者调查发现,目前这种药袋仍在大量生产和使用,“并不断呈扩大之势”。
% S, g' @4 G! p9 c& N% q
2 u' t* u% W/ q据悉,去年年底,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达成一致意见:鉴于福美胂等化学结构中含胂的产品存在安全风险,建议按有关程序撤销此类产品的登记。4 L. d2 P" j* u1 D% |
3 {+ u" h6 R* f! n. T1 T {脖子上挂着正方形布口袋,里面装着上百个纸袋。0 \6 t# X& A; }4 V! U
! L; t9 z3 f: M# ^4 o0 g8 c8 P60岁的果农刘国强,穿梭在密密匝匝的苹果树间。
. y& c3 \) [/ A' q1 I! y* n. ^- M" P
他眯起眼睛,将纸袋套在幼果上,一捏封口,纸袋就挂在树上。
( e' Q. r/ d$ [) `) T) y2 L" [# O0 a2 Q7 U0 R7 s
一些白色粉末从纸袋飘出,粘在刘国强手指上,散发出一股刺鼻气味。* p6 j0 h5 N' U) ^/ Q, U6 `2 z
( _. K+ Q* ?: a; N2 K“纸袋里有药,也叫药袋,是禁止使用的。”刘国强有些腼腆地说,当地不少果农套袋时戴口罩和手套,有的甚至将头包裹严实,“像戴上防毒面具”。
# y: L5 U( e- X4 T6 h0 [
% v& ^+ m; h8 N( q% W( \& V$ `初夏时节,红富士苹果已有杏般大小,满树青色幼果将被药袋包裹5个多月,直至成熟上市。; E' t! _7 U/ @3 I3 y
0 l% v0 q* {+ E# a( b. v$ X1 |/ L山东烟台招远市大秦家镇,刘国强的果地西侧,立着“苹果非疫区”的大牌子,下卧一尊石碑,上刻“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绿色果品示范基地”。' R- \2 {: V% i& s& M" G9 I
5 |" M8 g( _4 k' n
“苹果套上药袋卖相好”1 _2 V- o# l+ k( I3 J7 B7 L
: e2 v+ F) `) M/ a9 m+ q3 j刘国强手中的药袋,长宽约十五六厘米,外面是黄色的复合纸,里面的深色纸沾满白色药末,直接与幼果接触。
" }% r; F$ m1 W$ i) V4 U& r4 K- K) l; Q* i0 v1 L0 m
“这药袋有一点儿呛,年轻人、小媳妇套袋时,最好戴着手套和口罩。”刘国强说,大秦家镇的果农几乎家家都在用这种药袋,长出来的苹果品相好,表面光滑不长黑点。& i+ [6 B6 |+ _7 u# b& J9 y( D! D
/ x# b; P4 f5 n& b/ c1 h6月6日,栖霞市亭口镇,果农孙绍迁也忙着给苹果套药袋。
}4 N+ Y! P8 |- T0 x; p( ~" a+ P; ~' q+ }* [
他家三亩苹果树,需要7万多个药袋,还雇了一名劳力帮忙。! C8 H4 c! q4 ^
: Y6 ~3 ~/ ^1 @9 R4 A1 M) ?8 k
不加药的果袋每个3分钱左右,加药的果袋价格要高出2分钱,一亩苹果地约套袋两万个。
! R5 G6 o) C0 P. p$ o3 T1 }% B) W) q9 z$ W( Q
“药袋5分钱一个,成本3000多元,一名劳力要用10天多,成本也在2000多元。”种苹果20多年的孙绍迁说,收成好的时候,一年三亩地能赚4万多块钱。
- c5 ?$ S2 |" {! G5 R5 P: A: O: c2 e* K
孙绍迁回忆,套袋这道工序始于10多年前,当年县、乡技术员向果农推广,说是能够减少病虫害和农药残留。这一技术很快被果农采纳,“那时的纸袋里没有任何药”。近几年来,卖纸袋的经销商开始推销药袋,说苹果套药袋卖相好。4 D$ e( A' P5 j8 d! F
0 N# m$ C; I( |9 y8 B招远市一家农业合作社的技术员陈富宽称,苹果树每年喷洒十几次农药,苹果套上纸袋,可有效避免农药与果实直接接触,降低农药残留。但近几年药袋开始流行,他拿出去年当地出产的红富士苹果,其中一个表皮布满大小不一的黑色斑点,并有白点凹陷,“这是没有用过药袋的,用药袋的苹果表皮比较光滑”。$ m! K% o% X+ J, ^& R2 Y
/ h Y2 X; b; p/ n+ B孙绍迁和刘国强也认为,套药袋的苹果的确比纸袋苹果表光好一点,但价格没有因此提高,“收苹果的不会管你用的是药袋还是纸袋,人家只在乎质量好不好。用药袋习惯了,担心不用药袋品相不好,卖不出好价钱”。
3 F8 m: \7 L3 T- ?, I* d9 g A0 q# V; q$ P- L( ?- h
百公里果园都用药袋* T& R: C. n! d7 D+ R3 N2 ~
& {2 `5 `7 [1 k; _9 x5月下旬至6月上旬,记者多次驱车沿S304省道调查,从栖霞市到招远市百余公里沿线,几乎绵连的各村苹果园都在大量使用药袋。/ H" O9 _% M- E
! m' E: N( `% ]. G! M6月2日,栖霞市桃村镇,S304省道南侧大片苹果地里,黄色的纸袋挂满枝梢,远看像是一棵棵硕满枝头的梨树。记者随机打开一个纸袋,里面黑色纸上顿时飘洒出白色粉末,有些已附着在果实上,散发出浓浓的药味。
; j, A5 n( \, h
/ ? {7 I7 ~2 A* ?: \公路北侧的果林里,苹果树同样挂满药袋。记者沿果林向纵深处行驶一两公里,几乎各家果园都在使用药袋。8 Z- s: U! ]; Z$ T5 K$ X
0 z! u& G/ V2 X0 r1 D3 Q n沿S304省道向西,记者驱车每行驶5分钟左右,就停车到果园内查找药袋。途径栖霞市唐家泊镇后野村、上牛蹄夼村、尹家庄村等周边的苹果园内,也都使用药袋。, t9 L3 Q' D$ f7 U( n \' |
) x5 x% }9 Z7 T7 q6 ]2 Z
栖霞市寺口镇西南疃村附近,茂密的果林内,正为苹果套袋的果农时隐时现。
5 U6 ~( t4 L0 Y9 P. }+ B- W: _
' `$ }- M2 f, E* P3 n同一棵苹果树上,记者发现三种不同的药袋:一种药袋里面黑色纸上白色粉末呈点状密集;另一种药袋内白色粉末已将黑纸覆盖;还有一种药袋,少量药物隐藏在黑纸内侧。% T0 Y2 Z6 A7 F9 K' {
1 T% U% }6 Y' M2 F. }
一名套袋果农说,有一些药袋是去年剩下的,所以药量比较少,新套上去的药袋则药量足,“不同药袋厂的药袋,药量也不一样”。0 K& ]. w0 ?& m! ?2 n9 M1 N: D
! ^5 D9 g7 T: o0 D0 H
记者在S304省道沿途的苹果园,收集数十个药袋,上面均无成分和厂家等任何信息。
0 ^1 S3 ~) P8 S, c$ v# n0 G" ]! H7 R1 |
药袋内的白色粉末究竟是何药物,孙绍迁和刘国强等果农透露,用了好多年了,“人人都知道是退菌特和福美胂。”对此,农业合作社的技术员陈富宽也表示认同。
, M# {( O. X. W5 g8 n* E6 k$ w Q) ^0 h; Y% J: J' [1 F) d
苹果之都小镇“谈药色变”
2 V W5 W9 h; o" d+ E4 M
b" R; X) t$ E8 C2 u: b" V栖霞市,享有“中国苹果之都“和“中国苹果第一市”之称。# N+ z" S( @3 R2 R5 k: o; C2 K0 N& n8 u
1 m' U$ I% K- G" t% f2 JS304省道横穿该市寺口镇,这个盛产红富士的小镇上,出售苹果纸袋的店铺沿街林立,数量远远超过镇上的餐馆。) A$ J, @& I: G4 F
( E, W* H9 F! p$ J7 n/ ]8 |5月13日下午,记者走进几家销售纸袋的店铺。& x3 T8 m3 S" N# T: a6 I7 d
9 `, G& z8 n$ E2 f1 A1 L
一听外地口音,商家们大多疑心重重,表示纸袋目前不卖给外地人。记者问及是否有药袋售卖时,商家直接将记者拒之门外。
8 g( Z5 G6 S, T" m+ y9 O+ n: _3 d/ L' X, u- U- u/ R
只有寺口镇中心一家化肥店,女店主表示可以帮助联系药袋加工厂,“药袋5分钱一只,5万只以上起售,明天给确切答复”。( Z; {7 k! N' p1 b6 f9 a j$ _& d
/ |$ s6 [7 D3 c当日下午,“一辆京牌照车来到镇上”的消息,迅速传遍镇上所有纸袋店铺。记者再次联系女店主时,对方谨慎询问“那车是不是你们的”。女店主说,“现在跟你们不熟,以后熟悉了再卖给你们”。) T5 @% m2 O: y& s+ v8 m
; Q! @+ o# W! e. i! A$ }) F寺口镇多名商家透露,去年11月份,山东一家电视台曾在该镇暗访,曝光果农使用的药袋,里面含有的农药可能属于违禁农药。随后,当地政府部门对药袋进行查处,“市工商局和果业局都不让用药袋了,所以不敢卖”。
# t& f9 t) ~% w& e+ T) `: Y3 _, `3 v: t) F) r+ u
据齐鲁网公开报道,栖霞工商局调查中发现,一些果袋厂生产一种药物袋,苹果套药袋后,幼果直接接触到高浓度的杀菌剂,果皮上的皮孔会受到伤害坏死,内层纸上的退菌特或多菌灵药剂遇到水溶解,且浓度很高,容易烧伤果皮发生药害,更大程度上对苹果产生影响。
3 Q% N3 J) P2 Q" H2 I/ D S+ ~$ [. l
报道中,栖霞市果业发展局副局长郝文强表示,苹果套药袋,增加了果实农残超标的风险。/ z, ~ I) K7 [
0 O+ F# b+ E% q8 i5 G" A+ k从今年春天开始,栖霞市利用3月份生产资料使用的旺季,查处制售药物果袋案件3起,查处药物果袋200多万只,价值10万余元。
) t- x3 @, D3 r4 O$ F: Y6 s- F8 u" z& P
农合社理事长开药袋厂1 y7 ^: h( K1 U, P w0 _ C
# L, [+ h0 P% S; T; d
事实上,严查未能阻挡药袋的生产。
) z. _4 q0 Q7 b( f
$ H# |8 C7 z' p9 O紧邻栖霞市寺口镇的招远市阜山镇,就有一家药袋加工作坊。1 U* Q0 C) p6 @2 p, @' ]1 }
; @1 o) w5 V# S3 l* _8 ]" }
5月30日上午,一场大雨过后,记者以考察设备为由进入作坊。
0 @5 b* |3 `; ?# |( e! z6 j
9 V8 v) k* U }4 j4 |8 e$ J一排平房院落,不到40平米的平房内,摆着三台制作果袋的机器。
5 k, |3 V+ {3 P& \/ o) H/ H; @8 K/ ]7 j" Z1 O9 p. F3 W7 V
五六米长的机器上,一端是黄、黑两种卷纸,传送带传递过程中,被胶水粘合在一起。纸袋内侧的黑色纸面上,密布着一层白色粉末状物体,散发着农药的气味。在另一端,成品纸袋已摞成几摞,工人看着电子显示器,当数字跳到100时,会抄起一摞纸袋扎上皮筋,装入尼龙袋中。! ^+ n& g: |0 m$ Q+ W
+ @2 |6 y9 }' R4 ^( S2 Z6 Q1 f
作坊主梁玉刚介绍,每台机器只需两三人操作,每天每台能产约15万个纸袋,“如果不加药,每个纸袋售价3分钱左右,如果加药,每只5分左右”。
7 v- ]$ X, n8 |
6 h; C/ d3 f# V5 h& L记者调查,梁玉刚是当地一家农业合作社的理事长,负责销售农药、种子和化肥等物资。
7 @# h5 r; b Y9 N6 M6 \2 v: e, {
0 L& l& ?8 T |( l" K0 g5月31日,记者再次来到梁玉刚的作坊,提出购买药袋上的农药。
) j( M' p j: z$ c) Y1 s* K% ^! [8 e Q) P: Q4 q
思索良久,他谨慎地说,“你要买也行,不能开发票和收据,也别说从我这儿买的药”。
4 o, m2 |( L0 M5 r1 U
" g y, F" m, }9 M @+ u, ^; T仓库里,梁玉刚从一堆杂乱的纸卷中,翻出旅行箱大小的纸箱子。除了“果袋专用”四个字外,纸箱子上没有任何标志。他从箱内掏出一个银白色的塑料包,上面同样没有任何标志,“这就是药,苹果袋专用的药,30元一袋”。7 y# X- e4 y6 [- p1 n! g1 l7 ^
! s4 Z5 C6 X: k4 k8 I/ n8 J( R. i/ t
回到车间内,梁玉刚指着机器传送带下沾有白色粉末的滚轴说,“药兑上水,多少凭感觉”,放在滚轴下,机器一转,药就抹在纸袋上了,“一袋药能产2万个药袋”。
. |' D' y" H+ Z; p# |, w* R: B7 z! k- h: u) b9 a) U2 f5 Q
药量放多少“自己把握”1 ~4 s" w% W" y0 p5 L9 B
3 {& l* ` I2 B! g7 V
调查期间,记者暗访栖霞、招远的数家苹果药袋加工厂,大多隐匿在村落中,呈家庭作坊式经营,生产流程大致相同。买上三台制袋机,“一年下来,轻松收入10万到20万元。”多家药袋作坊的老板说,但对于所用药物究竟是什么,他们都讳莫如深。3 `: g E% ^2 |' ?
* h9 v# L. L6 S3 C& Z* `) ~此外,尽管一些纸袋厂老板声称不加工药袋,但车间往往储存该类药物。. E3 j0 Z. _( C7 O$ \
; f Z/ `! T& A$ }" N6 o" Q
栖霞市蛇窝泊镇一家纸袋作坊车间内,作坊主撕开一个封装好的尼龙袋,掏出银白色的药包,同样没有任何标志,只写着“果袋伴侣绿色环保”。
0 m8 _/ P- _% [
8 c0 u& {* @2 ~3 R- d# ~. `1 O“这种药里面含的是什么,我也不知道,但肯定是不让用,药是从河北进来的。”作坊主称,自从栖霞有果农使用药袋被曝光后,政府部门严查过,“严禁药袋上树”。" i" m) ~: t$ J
4 X! k) F+ h4 d! U6月1日,招远市张星镇小刘家村,一家纸袋加工作坊内,三台制袋机高速运转,6名工人忙个不停。这个位于村庄偏僻位置的作坊,围墙上贴着“化肥、农药、合作社”的广告。4 d+ w4 I' H/ b+ }& s3 w# z+ n6 P m* z: X
4 C7 a9 M! v& Y0 ?" H |% ?
轰鸣的车间内,一名工人提着铁壶,壶内装有灰白色的煳状物。“这是调好的药,就是兑些水,比例自己把握,想让药袋上的药少,就多放水,药多少放水。”他边说边将煳状物倒进传送带下方一个槽内。机器转动,带动滚轴,滚轴将槽内的药卷起,粘贴在黑色纸上。, I4 ~! ^, P! W) z3 d
5 K$ g, s/ ?6 Z
药袋厂门口,一辆中型卡车发动,作坊主刘先生正将几十个装满药袋的麻袋搬上卡车。刘先生说,眼下正是果农套袋的旺季,药袋销量仍旧可观,“一麻袋装5000个药袋,送货的地方很远,说了你也不知道”。0 P2 G# ~9 Q( x \
# F' U/ r! `; X; i招远市农业技术员陈富宽介绍,近年来,药袋开始在栖霞、招远等地流行,使用区域不断呈扩大之势,“整个烟台地区都很受欢迎”。
* B9 D L r# t$ z/ l0 w$ h2 J3 Z5 O; D8 c) b6 N
苹果药袋的风险和危害
' K" P$ n) a# {9 k4 x2 a9 e
8 k' O. u, G4 f& c3 a8 h药袋里的白色药末究竟是什么?7 r- D7 x0 @( z7 }
: O! d5 f/ y6 G& e& Z- E, t9 x
果农和技术员说是退菌特和福美胂,药袋销售商和生产商讳莫如深,当地政府部门禁止使用,但也未明确说明药物成分和危害。
% w8 |) Z5 X. W2 [: @; f6 ^& ?- x% ?" R; k$ g! e; ]
记者把来自小作坊和苹果园的数十个药袋带回北京,试图联系检测机构,检测是否含有退菌特、福美胂。/ g; S6 c m3 g- j3 s+ b
9 L+ J- R8 J, E1 w: d4 g1 [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北京市农药检定所、北京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北京理化检测中心、普尼测试等多家检测机构,都表示难以检测。; \+ u7 J' \5 }& ?
! F; d% ?& c: S% J北京市农药检定所负责人表示,北京的农药厂从不生产退菌特、福美胂两种药物,所以没有明确的检测标准和检测方法,即便能够检出具体成分,也不具备法律效力和认证资质。
" n( d7 K; G0 Q& j! Z
; r6 V) b( R; n4 j7 I' `$ b农业专家表示,退菌特是福美双、福美锌、福美甲胂的复配制剂,主要用于防治果蔬病害。成分中的福美双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喷药时注意防护,误服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症状。福美锌与皮肤接触会引起皮炎。福美甲胂则对皮肤和黏膜有刺激作用。
3 B* r4 V. c& p! q0 N
; v, Z; r% M( m4 r. W而福美胂,一种防治植物病害的含胂农药,对苹果腐烂病有特效。
( S7 I h& u. O/ j, o7 }# `3 b. ?, G
" v+ r: ?% c3 Y9 v2011年底,第八届全国农药登记评审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达成一致意见:鉴于福美胂等化学结构中含胂的产品存在安全风险,根据2002年农业部第199号公告精神,建议按有关程序撤销此类产品的登记。
5 [9 d1 J @8 b& V# | n
# o' R9 @/ N, n虽然目前尚无农业部正式的通知或公告,但业内普遍认为,福美胂和福美甲胂将被撤销登记成为禁止使用的农药。
: t5 K" ]# {. {& o+ b: Z! s$ u' ?
/ B' r2 U/ S: m' L& a! b. @9 d北京苹果园禁用药袋
/ w* t7 X* P9 b/ U4 f0 f+ t) a- h# n0 S" r; r [: G
“把福美胂和退菌特使用在果袋上是绝对不允许的。”6月9日安记德说。这名北京十三陵御馨园种植中心的技术指导,有着近30年苹果种植经验。
% I% n5 A1 ^! K0 a' a' v G) q M6 q# l; l# v8 ^ [
他说,福美胂在北京已明令禁止使用多年,“无论如何,这种做法都存在风险。苹果幼果直接跟福美胂、退菌特这样的药物接触,而且贯穿果实的整个生长期,很难想象这种果实的药物残留会不超标?”$ G, e y- K. D/ K q/ F
: u( P: j( ?. l, g
安记德所在的种植中心有数十亩富士苹果,使用的果袋内均无药物,由当地林业部门提供,每个六七分钱,政府承担一半,种植者承担一半,“整个生长期,林业部门会不定期抽检,包括果实、甚至土壤”。苹果成熟后,林业部门会抽检果实品质,之后才允许上市。# F; {3 L; x% X! B
3 v3 k {2 b1 A/ }3 K! B对于这种套药袋的苹果,安记德表示,“外地苹果进京时再想抽检恐怕不易,你看看新发地这些批发市场,每天拉来成百上千车果子,抽检也检不过来”。# i1 e+ \ J; V) z1 f
0 o- B2 h x* `. i4 m9 V( N1 w; E此时,与北京相距六七百公里的栖霞和招远,孙绍迁和刘国强的苹果园已完成套袋。这两名种了一辈子苹果的农民坦言,“这药肯定有毒,跟苹果接触那么久,吃的时候最好削了皮”。/ o/ s0 t$ a8 C$ X5 a, S2 u% F
" B0 y; n" s' u5 n, U6 q五个月后,被药袋包裹的青色幼果将长成红润的大红富士,销往北京等全国各地。3 { t* u5 z) F, E5 M( V/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