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所有人都知道一分钟有多长。你的手机服务商也会密切监视着你这个月的通话时间到底有多少。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因此许多人现在也必须开始考虑自己使用了多少MB的数据了。- ?4 N1 i( Y8 V6 F! G, T
$ s( l# A3 y) o/ J# |; ?
那么,所谓多少兆字节,或者说多少MB,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 k& z" R2 J/ v) a4 m, e( l A% ~# b( T( P
在布鲁克林大街上,我们进行了一次抽样调查,发现大多数人都只有一个模模糊糊的概念。一个人说MB就是“我们上网就必须使用的某种东西的单位”,还补充说,“我们应该有三到四个”。6 j' W- {( w) @
* v' Z3 X) C0 A! ]; i 二十四岁的博基(Miranda Popkey)给出的回答相对靠谱一点:“这是一个度量我们储存了多少信息的单位。如果它们的数量太大,我就不能把这附件粘贴到电子邮件上了。”
; B; l% E7 B1 v8 p$ C: Q4 J# m
3 s% N" ^/ q( C( a- A+ a7 }. p 简而言之,1兆字节就是1000千字节(KB)——或者说相当于一张还可以的数码相机拍出的照片的大小,或者大约一分钟的歌曲,或者若干的电子邮件。$ v! C; s" A( Q
: L' @9 v2 g! _2 p) X; t6 H
不过,这也就是问题所在:要计算我们过了多少分钟,或者写了多少字,这都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要计算我们使用了多少数据,就没有符合直觉的或者说很自然的方法了。6 E. G6 y! q3 b" z/ |* v
T N. X) x, v4 x+ U
不错,运营商们都说,他们已经在尽力帮助消费者密切追踪自己使用的套餐数据流量。可是,潜在的混乱并没有减少,伴随人们不断升级到更快速的设备和更快速的网络,超出预期的费用还在增加。
- i) N' e0 X# z5 U! D' R: c
, w5 L; S. H! [( D& u2 e/ w6 P- i 即便是最老到的移动用户,也有马失前蹄的时候。比如Gartner的研究副总裁迪比兹(Paul DeBeasi)就是个例子,这位专长于无线技术研究的专家介绍说,自己曾经有一次在自己的iPad上观看Netflix的流码电影,结果超过了自己的数据计划上限,因此不得不缴纳额外的费用。
/ _+ b5 ~' U C- ]
8 ` p: \) M2 q 迪比兹进行了计算,发现观看两个小时的Netflix标清视频就会消耗2GB,即2000MB。
* s; K- s: o' W( b
% E. f& t/ o/ a! |, j8 {3 M “哪怕你只是看标清的电影,哪怕你每月只看5部,你也会因为这些电影付出100美元。”迪比兹建议大家尽可能利用Wi-Fi网络,尽量不要去碰运营商提供的数据。
( q$ d3 V3 ?. r U0 t4 I, I
' F: z1 n$ n8 p6 n5 p 众多的研究都显示,智能手机用户当中目前还有很大一部分距离自己的数据上限还远得很。不过,可以想见,未来几年当中,数据使用量肯定会大幅度增长。网络公司思科日前发布了一份研究报告,显示移动数据总量在2011年当中增长了一倍以上,他们预计到2016年,这一数字将增长十八倍。- v0 r5 N8 G0 z
8 x" Z& Z# O6 F 更加快速的下一代4G网络还在推波助澜。更快的速度其实就是鼓励消费者更多使用那些大量消耗数据的应用程序,比如视频等。思科估计,一部智能手机在4G网络当中将产生的流量预计较之在更慢速的现有网络中将会多出一半左右。已经为4G做好准备的最新iPad,就是个潜在的流量大胃王,因为它巨大的,高清的屏幕会大大增加高清视频的吸引力。
+ @1 a3 b' r9 D! P) z
2 S7 W$ Q8 ?$ O: C( m 很快,你需要担心的就将不仅仅只有你的个人数据计划了。Verizon和AT&T都已经宣布,他们正在开发新的,可以在不同设备之间共享的数据计划——和之前的家庭手机计划有所类似。这就意味着,现在父母们仅仅是盯着孩子们的短信和电话数量已经不够了,还得注意他们看了多少视频,听了多少音乐和玩了多少游戏。
" Y6 T& R. S% `! Z
7 o5 o/ @4 |/ o3 e r- z Public Knowledge是一家呼吁电信服务账单更大透明化的非营利机构,其资深律师韦恩伯格(Michael Weinberg)甚至走得更远,他提出的问题是:为什么智能手机用户使用了更多的数据就必须交更多的钱?他强调,运营商并没有能够拿出证据,显示控制一个人所使用的数据就可以减轻网络拥堵。他还补充说,在运营商的广告宣传和消费者真正可以做的事情之间也存在着差异。' e0 L' q- {, @5 Y. g
( p9 x1 |, l* }) H+ J “所谓数据,在现实世界当中到底是意味着什么,是存在理解问题的,广告当中对网络的宣传和现实也不是完全等同。”韦恩伯格解释说,“你看看那些广告,显示人们是怎样上Facebook或者看视频,但是你必须认识到,如果你这么做了,你的钱包会以怎样的速度瘪下去。”
) @5 e4 T/ R3 R; @: R2 o+ ?. B
8 Z) p- X$ \. h* L/ o Public Knowledge主持着一家叫做What Is My Cap?的网站,后者向大家解释他们在各家运营商的数据上限之内可以享受多少视频或者音乐。AT&T和Verizon都提供着分层的数据计划。比如AT&T的3G网络,300MB数据计划收取20美元,3GB收取30美元,5GB收取50美元。消费者一旦超过自己计划的限额,就进入收费更高的计划,而且每额外使用的1GB必须缴纳10美元。
% D& w+ V% I) {% W% z: L; f
5 h# ~* z* X+ I! ^' U" S4 }6 O T-Mobile USA将其数据、通话时间和短信等等都打了单一的包。套餐之一包括无限通话和文字短信,以及2GB的高速数据,每月收费是60美元;一旦消费者的使用超量,他们的连接速度就会减慢。和T-Mobile类似,斯普林特也是以套餐形式推出服务,起步价格每月70美元。后者依然提供无限数据服务,但是每月为此多收10美元。
- ^# l* }) w. J& ]/ B) w& Y9 X0 I+ L, C" X3 h2 I
一些手机用户现在还在斯普林特之外的其他一些运营商那里享受着老式的“无限”计划,不过AT&T和Verizon现在都已经在采取行动,如果有消费者被他们认定为是属于使用流量最大的群体,其数据传输速度就会被人为减缓。2 g3 n! ]8 {9 {& S; D& F! H. k5 X
$ Q/ ?; a! i& n+ U
Truaxis为消费者提供工具,帮助他们管理自己的公用事业(1728.675,-1.86,-0.11%)账单,该公司首席执行官萨蒂埃瓦鲁(Schwark Satyavolu)表示,对于AT&T和Verizon等运营商而言,让消费者一直不明就里是符合他们的最大利益的。0 Z2 e0 _) |4 Z
# @0 u% t; A( [3 V/ z
“如果他们什么都不告诉你,他们就能够赚更多的钱。”萨蒂埃瓦鲁解释道,“他们的利益并不是在于告诉你是怎么回事,然后帮你算帐。”: Y; p. [5 A# ^- O$ V
3 u' a" `: l; h3 v6 v* I' P! x AT&T和Verizon当然不能接受这样的说法,他们宣称,他们已经为消费者提供了若干种监控自己数据的方法。比如说,两者的网站都有数据计算器,这样消费者就可以了解各种特定的行动会消耗多少数据。Verizon的用户可以注册获得一种叫做My Verizon的服务,这样一旦他们使用了每月数据总量的某一特定百分比时,都会得到通知。
) Y1 W; P. Z. I# S
3 V$ R" b7 n) r6 N, i0 s( `3 i5 w “我们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为投资者提供需要的工具,帮助他们管理他们的无线服务。”Verizon发言人兰尼(Brenda Raney)在回应采访的电子邮件当中表示,“以消费者的不知情为基础,是不可能建立起可持续的业务模式的。”
# s n$ H+ B1 c4 s: w" K+ ~4 \ o" a( s, T/ z) D* w0 _/ ~* u
AT&T的消费者也可以在线查询自己使用的具体数据。AT&T公司的网站也说,他们会在消费者达到数据限额时发出警告,但是在有些时候,比如使用者正在看电影的时候,警告被错过也是很常见的事情。0 X) y N; v4 |; y
% Z5 ^! h+ r* s$ ?! c6 e8 o( n “我们已经采取了充分的举措,让消费者能够尽可能容易地了解他们在特定时间使用了多少数据。”AT&T发言人埃德蒙斯(Emily Edmonds)表示,“我们的消费者会被通过短信的形式告知具体数据使用情况,而且他们自己也可以随时通过电话或者网站查询。”* l3 G8 L6 c2 [; }2 Y5 i
7 P" B2 X5 V: A3 b Gartner研究副总裁迪比兹(Paul DeBeasi)指出,其实大多数消费者根本都不会去使用那些数据监控工具。“谁会做那事?实际上谁都不会。”他补充说,伴随数据使用量攀升,高额手机账单是必然要出现的。
/ c' D& o& }! B4 L, k) G
5 j' H& ]4 c4 j" a: M “看着你的电信开支吧。”他预言,“伴随人们愈来愈移动化,他们将更多使用手机网络。这将让企业和消费者付出更高的成本。这都是不可避免的。”(子衿)
/ F5 l# j; ]4 M; `
) K: R- I+ k* g2 I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