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李阳$ r7 ]. c+ @ [1 i
2 A: i, C7 n% E3 E# b采访陈国治正好是省选正式启动的日子,“所以千万别叫我厅长或者省议员,就以个人名义接受访问好了。”陈国治强调。 2 [4 @( D+ y( v4 J2 b& h6 B+ ^* @
% Y6 Y( ]$ Y6 Z5 c* u; \& [: z% w谈起中秋,陈国治的话匣子就打开了。 7 m& o# t) A d/ J4 _
& }4 q5 S2 H, q! A“很怀念小时候在香港过中秋,自己动手制作灯笼,拉著满地跑,又可以吃月饼,小孩子最喜欢了。” " W2 R9 g* P+ L x C
. S. d# j" R/ |2 V8 v `5 u7 R来加拿大后,这种气氛很难找到了。陈国治40年前移民加拿大时,这里只有几万华人,华人的传统节日如中秋和春节等,一点也不浓厚,市场小,商家也提不起劲营造气氛,直到70年代末80年代,华人移民逐渐增多,餐厅酒楼才开始大肆宣传。当时多伦多的唐人街就在伊丽莎白街与登打士街附近的一小块,后来才向外扩展,华人商业也随之向北扩展。' x8 k4 P/ }" i
2 l( L3 R; j) V$ k7 g- Q4 r; j
% C2 n! x- m" O0 y) e“多伦多的华人多了起来,华人的饼家开始做月饼,记得当时最出名的是金门饼家,还有美丽华饼家,选用的莲蓉特别正宗,猪油也很好吃,一解华侨的思乡之情。许多华侨都喜欢到上述饼家喝杯咖啡或者奶茶,吃块月饼,真是一大享受。”
; I0 l( y) b4 J8 Z: H- M+ z- k$ P8 ~; x% K2 \: f
到了上世纪90年代,华人商业重心开始向北转移,万锦市和烈治文山市等地也出现许多制作月饼的饼家,当时一大胜景是餐馆一窝蜂做月饼,稍有规模的酒楼都自己做月饼,华人食客大饱口福。甚至出现如香港月饼会的情况,分期供款年底拿月饼。
: M4 g3 }4 i* q P8 j7 K
8 t, w5 _5 x, e7 k- `# Y w4 p& `, r而中秋节真正令主流社会另眼相看,应该是2004年安省游乐宫举办的中国花灯展,来自中国四川自贡市的花灯向加拿大人展示了大量关于中秋的民间传说,老外对中秋的认识应该从那时开始,月饼偏甜与西人喜欢吃甜食的口味接近,后来有西人开始购买月饼甚至出现一些西人公司订购月饼,也是文化融合的好开始。
1 T3 z8 g" ]) v) T! {9 z/ G1 A! f9 q
对中国传统文化非常认同的陈国治很重视中秋和春节等华人的传统节日,不管多忙,每年的中秋他都会抽时间与家人吃团圆饭。“家庭观念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西方文化尽管与东方文化有所区别,西方也有类似一个人身后的堡垒就是他的家庭的谚语,在这点上,大家的文化是有共同点的。” & H2 ~% e2 d: w2 F4 d+ y0 q
( [3 \( ~" F; K& F以前做保险生意时,每到中秋陈国治会购买不少月饼送给客户,或者打个电话给客户祝中秋节快乐。从政后到了中秋他也会经常致电选民,互祝中秋快乐。 " w+ G/ G2 s% t" o" T! o
$ e7 K1 P0 n/ c( y6 K( ]“中秋节是合家团圆的日子,对于移居海外的华人来说,中秋节会特别怀念远在万里之外的亲人,祝所有华裔移民有个愉快的中秋节。”陈国治最后表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