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6)  鸡蛋( 0)
|
受聖靈默感,寫聖經歷史的人,特別強調悔改,是非常有意義的。他們要求聽眾第一件事就是悔改。
+ |4 G4 v! |4 L; q, L( v) n9 C+ n6 e! G: @
% i+ X5 e }. @( M4 R9 q3 H
+ V. J( R( r7 ^/ Y 挪亞是一位傳「義道」的人(彼後二5),呼喚他當代的人為他們的罪行悔改。在大小先知的著述中,再沒有比悔改的資訊更重要的了,無論得時不得時,他們總是勸勉犯罪的百姓要悔改,例如以西結呼喊說:「回頭罷,離開你們的偶像,轉臉莫從你們一切可惜的事」(結十四6);又說:「……以色列家阿,你們轉回,轉回罷,離開惡道,何必死亡呢。」(結卅三11)
( Y0 H+ ~8 W* g! V$ l9 r2 ^0 r n' O) q- R1 D$ r
( O" G8 ~, f) J& e
7 [" F: ]7 l6 U, z! l' K/ P, g
施洗約翰痛斥法利賽人與撒都該人說:「毒蛇的種類,誰指示你們逃避將來的忿怒呢?你們要結出果子來,與悔改的心相稱。」(太三7~8)
. b9 K8 A6 N3 f) \* e: X( v4 ]$ u! Z7 Q& [5 l' k
' p2 `, y% y/ {9 V. s) J
: ~) v: r3 a- q5 n- g, Q聖經告訴我們施洗約翰傳的是「悔改的洗禮」。(可一4)
. s9 g% U& `) c# ^) |. u3 e: e' N# v: c/ q! A" W: t, }
# K; R9 f. [: Q$ V3 o; p \/ @; d
]2 R0 Z0 b9 m0 @% h, r
上帝的聖子耶穌在傳道時,首先所傳的就是悔改:「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太四17)5 w5 \+ Z6 G4 M
: q( y. ~6 ?' p% B! R
& [" p$ x' y0 _4 y t7 Y+ q& g
m7 V, w3 \ {0 |8 k T' M3 b0 m彼得在五旬節傳道時勸勉人說:「你們各人要悔改,奉耶穌基督的名受洗,叫你們的罪得赦。」(徒二38)
: x4 F5 t/ C( H- R, H6 v
8 Z, `/ n- O5 l% o q# k6 ]& L! R
/ j" a* p# J* w8 O' s# L. Z" {+ r1 I8 k6 X
使徒保羅告訴雅典人說:「世人蒙昧無知的時候,上帝並不監察,如今卻吩咐各處的人都要悔改,因為他已經定了日子……按公義審判天下。」(徒十六30~31)
3 W# _- k, @7 W/ V0 E1 V+ M4 x
. s$ ]* D- `. D9 B# A; p . ^ g" N* w5 U/ b
) _! _# X6 |' _/ L$ i# v* s* k
保羅扼要他說到自己身為一個傳道者,「先在大馬色,後在耶路撒冷,和猶太全地,以及外邦,勸勉你們應當悔改歸向上帝,……。」(徒廿六20)
) l6 u/ f, ?6 ^1 d2 M- S0 S$ s& |+ ?3 {5 J, p
; }8 E" Q) T: m/ F$ b) ~
$ d" t! d2 h1 ^# b4 t0 n$ D3 `! G基督吩咐使徒約翰寫給小亞細亞七個教會的書信中,充滿了悔改。(啟二5~6;三19)
7 U2 X% X: O7 ?3 r A4 `. w9 ]+ N. I3 M( @2 [
+ ~' D& Q, j/ T. @0 y. N$ K) r5 ?
$ K3 V6 [) H( K
可是在今日的講壇上,就不像往日在聖經中那樣著重悔改道理的傳講了。今日教會中所傳講的,與聖經中所傳講的有顯著的不同,其原因何在?原因只有一個,即聖經對罪的看法,比今日講壇上所提到的,更加嚴肅;此外,聖經對上帝的態度更加敬畏。罪之所以成為極端的可惡,乃因罪冒犯了有主權、完全聖潔、絕對公義的上帝,為了這個緣故,罪人為自己引來了上帝的忿怒,並且使自己落在永生上帝的手中,這實在是件可怕的事,因為他是烈火(來十31;十二29)。如果人不悔改,就有可怕的審判,和那燒滅眾敵人的烈火在等候他(來十27)。未悔改的罪人,用耶穌的話說,就是走向哀哭切齒的地方(太十三42),「在那裏蟲是不死的,火是不滅的」(可九48)。
8 ]' N2 w5 U1 G/ k8 r; N4 @ f2 {
2 Z9 ?- o" k/ M, f3 O3 R; p
6 ~3 \. e1 e. i9 a% q- {; C2 i 聖經呼召人悔改,是以上帝為主權者的觀念為基礎,他不容忍任何人違抗他的旨意。上帝是聖潔的上帝,他極端恨惡罪,上帝是公義的上帝,他要求罪必須受到永死的刑罰,只有當教會回到聖經的神學中,教會才配傳揚悔改之道。: W$ z/ R; b: x
( ]. o B8 B4 s# E" q2 M
6 P l1 T* I$ ? w
, n$ k8 F/ o. i! U& E4 K
9 J# Y1 N `0 c: m4 ~" P6 K# k# D: k% e' A# N. y) P/ i
9 m- A' m3 }6 F+ W( @
$ R& n k4 n5 E
** 相關閱讀 : 教會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