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你该把租金 和 mortgage中的利息+地税 比较比较 7 n. Z' a0 g+ ]9 D: Q# g0 A& h# m熊猫阿宝 发表于 2010-10-19 09:48
使用道具 举报
Only Vancouver and Toronto! j- N% @8 x* I; g# `; \ Hills 发表于 2010-10-19 09:57
这个只能是做一个大概的估算,因为:. B" Q, \4 {) K 1,在不知道你的家庭总收入的情况下,不知道你所适用的税率。 % T& h5 c( t; |2 r" ~2,而且,for tax purpose,维修费用是按实际发生的计算,而并非按预提计算,比如,当年发生了3000块的费用, ... 2 a# }) E6 x3 u( H E% w如花 发表于 2010-10-19 08:46
这不是买VS租的问题,而是买房投资VS其他投资的问题。 5 e" P0 D- p# C$ K* G 7 Y; D$ {. H5 P8 E5 d9 F举个例子,我手上的钱,刚够买一个40万的房子,但我喜欢蛋汤河谷旁的100多万的复式公寓,为达目的只能是租,公寓是否升值和我没有紧密的关系,当我有了能力支 ...5 E! p( z+ S3 d7 A) N' k+ b8 L 如花 发表于 2010-10-19 10:29
谢谢提醒,不过楼上的那些计算都考虑进去了。$ E8 c& N) T# p6 n( L+ O& K2 ] 谢谢如花姐帮忙,要不总看大家争来争去,说买房不好的时候总是说买房花销大,但是不知道具体大在什么地方,这次算是有些概念了。 . f- P0 h7 R8 N* @; f竹帘儿 发表于 2010-10-19 10:42 h ...# P9 f' _7 f# z3 U/ g, P) f* G 春雪雨 发表于 2010-10-19 11:18
你也同意对于自住,买与租都是手段之一啊?2 T: X! Z1 ^: ] 只是人们在列举买的优势时从来都是认为租达不到享受自住的目的。4 Y3 E# o: ^. L# e( { 4 G2 T1 D: }! G 你这个例子不完全确切,现在我的情况是能买40万的房子,但是碰巧租到了一个50万的河谷复式,而租金 ...! K. X8 I2 v- Q: s, ]" ~ 竹帘儿 发表于 2010-10-19 11:13
我一直认为自住房和投资房有着本质的区别,只是大家都非常看重升值,而忽略了自住房带来的愉悦。我那天不是特意翻了我的几封旧情书给你看了吗? : L/ C0 a* v% J$ l8 A0 k2 ~- D& G! J$ ?2 h7 e0 l 我说的很明白了啊,好吧,给你一棵决策树吧:$ W! O3 } I/ D 在资源有限的情 ... 7 m% W9 X* Q! t. d. l/ t如花 发表于 2010-10-19 11:38
生活就是有失有得,祸兮福所依,今天的大踏步后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的前进。患得患失,只会是得不偿失。: b6 K V$ _' Z/ u: Q0 j0 j 八达通汇 发表于 2010-10-19 12:46
买吧,买吧,只要有看上眼的房子就出手吧,就冲米国房贷利息还可以抵税这条。 ; c |1 e" Z- {$ E; utara2006 发表于 2010-10-19 13:01
看来问题解决了,我撤。 5 ?2 m4 M3 @1 {" _如花 发表于 2010-10-19 13:00
生活就是有失有得,祸兮福所依,今天的大踏步后退就是为了明天大踏步的前进。患得患失,只会是得不偿失。 ; \, O6 V; H/ b9 S; X- z2 a# a$ Y八达通汇 发表于 2010-10-19 12:46
珠帘,我建议你若想买投资房应该先考虑公寓型房,比较好出租好管理。, J4 R9 Z8 d; V6 |: u* w 嗡嗡 发表于 2010-10-20 01:22
珠帘,我建议你若想买投资房应该先考虑公寓型房,比较好出租好管理。- ~ F" M# ~/ ` 嗡嗡 发表于 2010-10-20 01:22
你是不是有投资啊? G& \; K' x! \8 q 4 C. R$ y& R C B. z! u6 ] 不过我听说,只是听说哈,投资公寓不太好啊。 有没有谈谈?% m0 b: s' _# Z0 {6 z- z$ F 竹帘儿 发表于 2010-10-21 11:40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3 12:29 , Processed in 1.367314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