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293|回复: 0

科技购并潮中的危机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9-30 07: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曾几何时,那些坐拥大量现金的科技行业大玩家还是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可转眼间,气候就是一变,现在这些现金却似乎已经在他们口袋里烧了起来,烧到他们肉痛,不然他们怎么会迫不及待地将钱一大把一大把地跑出来?3 c, W: M" I  v- f6 S$ \& i8 w- Y

* ^* t" j* I6 v0 X) x. a5 S; j7 `  近期以来,几乎每一周,人们都会听到至少一条关于大规模购并交易的新闻,市场的情绪高度活跃,不断猜测着下一笔交易何时会发生,谁会是主角。甲骨文(ORCL)、惠普(HPQ)和IBM Corp.(IBM)都在大举动作,频率几乎比以往任何的时候都高。与此同时,思科系统(CSCO)、戴尔(DELL)、EMC Corp.(EMC)和英特尔(INTC)也会不时加入到游戏当中。9 Z! y  a( C: S$ O, o

' r; i3 w$ }2 I  于是,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便也浮出水面:这是否意味着这些行业先锋发现,他们用来谋求自身业务自然增长的动力已经消耗殆尽,因此他们别无选择,唯有利用自己拥有的资金来购买成长点呢?
% v! v3 O6 q% B. K
" `1 B0 l4 C# X# B, `  八月以来,惠普已经宣布或者完成了四笔交易,这些交易的总规模接近40亿美元,其中两家收购对象为私营公司,交易的具体细节外间不得而知。IBM宣布或者完成了七笔交易,总规模20亿美元,其中四笔收购对象为私营公司。这些交易中的大多数都指向相同的目的——为了让企业数据中心更有效率,自动化程度更高,更安全,更迅速。
4 M: `0 m' A* S, D) H
1 N7 F6 O$ ]0 o7 x% n$ D; @( h- ?  不过,根据The 451 Group KnowledgeBase的科技行业购并交易数据,今年迄今为止的交易数量并没有达到近期创纪录的水平。过去五年间,2006年才是最火热的一年,截至当年第三季度,即股市暴跌的前夜,科技行业购并交易数量为3043笔,总规模约为3700亿美元。
7 y' M& Y% o% D( p/ q8 f; W1 \/ a) S" u3 n/ A% }5 v
  然而,截至今年第三季度,科技行业购并交易总数量为2383笔,总规模约为1390亿美元。; e  v6 I5 _  T0 ^; F' t( o

) ?+ z$ a( x! y2 |( H  “就整个交易流量而言,我们可能将会超过去年。”The 451 Group总裁米勒(Tim Miller)在回复采访邮件时表示,“不过,要超过近期记忆当中的所有年头,可能性就不大了,哪怕我们的直觉是现在的交易非常疯狂。”
0 g' U6 n  i8 Z+ E0 D- p) G, Y2 O+ ^0 s& p
  换言之,就科技购并交易而言,今年并不是创纪录的一年。不过,空气中还是有些不一样的味道,让人觉得科技行业正面临着大规模的整合,尤其是在企业运算领域。在个人电脑行业,自早期阶段以来,企业一直是从微软(MSFT)这样的公司买进软件,从IBM或者惠普这样的电脑公司买进系统,从思科这样的公司买进网络设备。电脑厂商通常都会从英特尔或者AMD(AMD)购买芯片,从希捷(STX)或者EMC购买存储。- H: Z' b1 b# [$ W$ R! R% \/ ~4 Z

) R# W* Z* _) w1 x3 T7 V: J  现在,所有人都希望能够获得一站式服务,获得能够应对所有运算问题的“垂直整合解决方案”。甲骨文首席执行官埃利森(Larry Ellison)上周表示,他们可能会想要去购买一家半导体公司,结果颇有一些芯片公司的股价因此而大涨。: W% P. w5 I. {

% t9 o5 i5 ~/ J! e- v0 P* `  可是,看着眼前的交易风生水起,人们自然不免要怀疑,是否有些公司已经买得太多了?这就像你去服装店,原本只是要买一套新衣服,最终却大包小裹地出来,然后你又发现,这些衣服需要配上相应的鞋子,于是你又买了许多新鞋,随后又为了新鞋买了许多鞋带……最终,你实际花掉的钱比自己预计的要多出许多,这时你才想起,你最初本来只想买一套新衣服的。真正的购物狂都知道我说的是什么。现在确实有这个问题,一些科技公司是否花钱花得太冲了?
  P, I3 V$ I& Z  l% ~/ ^  h/ b! l: ?% [0 b0 C- m" M
  这些大玩家当中是否会有人最终患上购并消化不良?他们最终是否会突然发现,将所有这些交易整合在一起,其实远比想象的复杂得多?惠普就可能会遭遇这样的问题,他们在周二就曾经对分析师表示,2006年至今,他们已经在购并中花掉了310亿美元。3 T9 p1 d6 S$ U% p% q: @1 j9 B

' H  S2 S  |2 E; r  即便甲骨文也存在这可能。这家公司原本是在购并整合方面有着足以自豪的记录的,2003年以来一直是软件整合潮流的领先者,但是在最近的SUN交易当中,他们也摔了跟头。甲骨文不得不更多的裁员,数量大大超过最初的预期,而且他们对于SPARC系列新品的计划,至今还让客户处于云里雾里。
5 K' g" k5 K% A3 F. _! q# a- R
; @# @8 q# `" E  k. E  八月间,彭博资讯报道称,在上一轮购并潮当中,超过半数的交易实际上都是以失败收场。根据他们对购并数据的分析,在2005年至2008年间进行了最大那些交易的53家公司,其股票价格表现在大交易之后的两年间整体而言明显不及行业平均水准——尽管彭博资讯的分析不仅仅是针对科技行业,但是对于科技行业而言显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0 H0 L. {$ i/ \0 }7 |1 f' C+ \( V1 _% Z! U& U# U7 I
  在惠普周二的分析师会议当中,惠普的高层团队对投资者们表示,他们计划同时谋求内部和外部的成长机会。临时首席执行官雷斯贾克(Cathie Lesjak)称,惠普正在增加研发开支。不过,就人们已知的情况,他们在过去十年当中显然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发明。雷斯贾克倒是大谈特谈惠普的“sea of sensors”技术、重复数据删除软件等,将其作为他们了不起的发明的例子,但是这些其实充其量只是对现有技术的革新。
# s, `' B: C3 B3 c0 j; m/ H
+ \; e, n% S  o! D; \4 ^  多数科技巨头似乎都太过依赖交易来谋求成长了。事实上,惠普的略略好于预期的2011财年营收和盈利预期在相当程度上也是购并的推动使然。% ?) R7 r2 d( i+ [+ C! R

! C  ^: L. j! I  从这个角度说来,科技行业正开始变得和其他那些成熟的行业类似,开始学会满足于一位数的成长率,开始学会适应不时出现的巨大交易。
% b" o: x, B# K4 P- x/ [) y
5 J$ ~; Z9 G& ]5 D  在这里,初创公司的地位就非常重要了,将成为行业新鲜血液的源头。可是,购并潮对于初创公司严格而言恰恰是件坏事,创业者们将发现,大玩家为了购并在进行融资,而这实际上压缩了小公司的融资空间,尽管对于投资人而言,坚持下来构筑明天的Google可能才是正确的选择。8 D* `0 U/ _, a/ \2 P0 {- n
" d( g/ I; ~3 k- P1 u5 d( H
  促成交易当然是银行家和风险投资资本家的乐事,但是我们还是希望有些有前途的公司和他们的领导人能够抵御住套现的诱惑,不然明天的Googles就将蜕变为今日的微软。(子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20 07:44 , Processed in 0.111965 second(s), 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