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别管他是谁 于 2010-5-13 20:47 编辑
4 n* n% z5 t1 U6 U* R
2 g" ~7 x$ U& K# T( g: O2 S什么人是“东部人”?本贴中所指的东部人,主体指来自加拿大东部各省,现在在阿尔伯塔工作的人。
" Q% K8 t- Z3 H, U* a' I
- ^$ u8 j. Q5 ?2 M# l' h/ w什么是“东部人现象”呢?本贴中所指的“东部人现象”,泛指自阿尔伯塔开始大规模开采油砂以来,很多东部人进入阿省工作,他们被视作一个特定的群体,从一开始的处境艰难,到很快地融入,然后在很多行业和部门都有了“东部人”主掌,渐渐地“东部人”作为一个群体不再那么被“另眼相待”。这个现象和过程,本贴称之为:“东部人现象”。& \( d2 B# U0 k
7 h H$ T. ~2 L1 p1 a7 a* D! y: j
从我个人所看到和听到的“东部人现象”,总结有以下几个特点:8 \- X* M+ | o8 _% p; ]! Y% b
1、 刚开始来到阿省的处境,也是比较艰难:一是离家远,没有什么亲人朋友,千里迢迢来也是为了工作。二是语言,即使也讲的是英语,但“东部人”的口音也算是比较重的。如果说是讲法语多的人,说英语也是非常的差。三是经验,大部分来自东部的人,一开始的时候,在油砂行业的工作经验也欠缺。
" \, p6 s4 ]- t2、 有语言和文化背景的优势,融入快。即使再有口音,或者母语讲的是法语,但由于文化背景相似,平时说的,聊的,吃的,喝的,唱的,玩的,都能比较快地融入本地。
$ Y- A$ [- z5 Z P% T1 B$ i3、 在各行各业,有能力或者说抓到机会的东部人,慢慢地占据了很多领导和管理的职位。! ^3 @% A" L1 ^+ D! m, o
4、 “东部人”对“东部人”互相帮助,互相提携,形成了稳固的群体,甚至成为很多公司或工地的主要工作者。2 o- a4 S1 t9 L/ G: T
5、 “东部人”很少很少说自己“东部人”的短处(坏话)。虽然我只在一个行业干,但是,身边接触的其它行业,也能感觉到这点。: O5 \' f0 E& g5 i* _
6、“东部人”还是比较团结的。尽管他们没有去组织什么团体,没有去宣扬要怎么团结,但是他们的所作所为表现出来的那种团结,一般人也是能感觉到的。% ]+ x# t* }5 Z" L# ]
3 x) R9 q# N4 w' [2 V从以上的“东部人现象”,我在思考有什么值得我们华人学习的地方。其实,这几年来,同样由于阿省油砂的规模开发,很多华人进入电工这个行业,并由此因应产生了很多的情况和现象。暂且让我把这个现象称之为“华人电工现象”。
; r2 e% m1 s5 i/ o: J8 f
4 L$ ]% F; \' s8 o' f那么,比较“东部人现象”和“华人电工现象”,主要不同是,前者涉及的泛指各色人种并在各个行业,而后者涉及的特指一种人(华人)并在特定行业(电工行业)。但是两个现象又有很多相似之处:产生的背景、遭遇的情况、碰到的问题、发展的趋势等等。由此可见,分析“东部人现象”有助于我们理解“华人电工现象”,并扬长避短,让我们在发展的路上少走弯路。
7 _% F2 F' O4 X' [' i/ E- ^
- A5 G9 i3 ]: v$ _* F# x7 ]其实,分析到这里,我也没有总结出太多的结论。唯一我想表达的是,“东部人现象”发展到今天看来,算是比较成功的,不但慢慢地消除了偏见,还在各行各业占了一席之地,这些都和“东部人”或明或暗的团结有关。团结,其实并不是非要抱团扎堆聚众喜乐才体现出来。我认为,只要不互相揭短拆台,不明争暗斗,不落井下石,不互相鄙视,不奴颜婢膝,做到了这些,在别人看来就已经是很团结了。( }+ G8 \. P8 [7 e' K
% O! }, S# ^4 R, p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思考,也许大伙还有更多深刻的认识和见解,欢迎分享。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