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387|回复: 5

[加国新闻] 在加拿大教育孩子:我和老外学两招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11 07: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作者:舞在枫林; a& B+ s" P3 G  ?, j4 ?0 G
& a5 ]' c" d- Z7 q2 m0 ^& l
刚移民加拿大不久,我就发现了一个现象:加拿大本地人的孩子,不论是白人还是黑人小孩,在公共场所基本上都是安安静静、规规矩矩的,很少哭喊吵闹。在人多的地方偶尔听到孩子的哭闹声,或者在图书馆、社区中心等地听到大声喧哗打逗的声音,扭头一看,多半是新移民的少数族裔小朋友。
  D7 [4 f& B8 g# ~1 I3 \1 B9 u6 v1 D3 ?
那时候还很纳闷,在国内时经常听说老外不怎么爱管孩子,孩子们基本上是自然发展,为什么人家的小孩反倒这么乖巧听话呢?
1 `' s5 q# ]% q; K0 X: D0 Q7 H
' q( ~( M$ Y& B, q" L3 p! H后来在这里呆长了,逐渐琢磨出点门道来:谁说老外不管孩子?许多加拿大人教育孩子其实是相当用心的,而且算得上是教子有方呢。 近朱者赤,我也在不经意间和加拿大人学了两招,并从中受益匪浅。
3 ^4 Y$ U0 I3 t% Q1 o8 |# o7 q9 O, i2 S
一、学会对孩子说“不” # P- V2 Q! _* T3 A1 b
0 |$ B4 k1 f; x5 B+ ?1 f2 \' g
许多人都认为,西人父母对孩子非常宽容、民主。要我说,那也得看是什么情况。加拿大人教育孩子确实很注意方式方法,但对于孩子的无礼要求或者不当言行也会温柔地说“不”。在这方面,他们似乎比我们这些中国父母执行的更坚决。
& M5 R4 `; s; C5 T- U; o7 W7 ~! ~2 [9 A0 N) I( J6 @

9 t! a. H7 p3 R几年前,我住在一个西人社区。由于中国人不太多,所以附近的几家中国人感情非常亲密,天气好时常常相约一起带孩子到附近的公园去玩。每次到了该回家吃饭的时候,本地小孩的父母基本上只喊一两声,孩子就乖乖地跟着大人走了;而我们这几家的孩子却经常对父母的呼唤不理不睬,就像没听见一样。大人们没办法,只好宣布“再玩五分钟”。然而,好几个五分钟过去了,孩子们还是不走,死磨硬泡地要求接着玩。如此的过程循环往复,大人们对此也只能无奈地苦笑。
! A% e7 u4 p% U9 s8 \3 o
( q* q4 I5 h( d0 j  w1 U7 N: V孩子贪玩本不稀奇,但是这样的事情几乎每天都在同一个地方重演,对我的触动很大。才三四岁的小朋友,为什么就不听父母的话了?仔细观察发现,我们的孩子不听话其实是大人本身的态度造成的。喊一遍两遍,孩子不听,就让孩子再玩一会;喊三遍四遍还不听,就还让他再接着玩。最后,有的妈妈没办法,只好吓唬孩子说:再不过来我就自己走了。可孩子却毫不在乎,因为以前的经验告诉他,妈妈根本就舍不得走。   ]5 h( ^0 F8 P* D, p; ]
3 Z3 Z* h. ~1 B- A$ t% _& S
父母一再地让步,孩子从中尝到了甜头:原来我可以不听爸爸妈妈的话。于是,在其他事情上,也把家长的话当成是耳旁风了。
; K0 V( b: A# D1 C: z
1 i  m. t7 y/ g6 z. j反观老外,在对待年龄特别小的子女的教育上,颇有点说一不二的架势。喊一遍你不走,OK,那就再给你五分钟。五分钟一到,还不想走?那就给你和颜悦色地讲道理。不听道理?妈妈干脆利利索索地收拾东西走人。孩子一看妈妈真走了,慌忙追上去,老老实实地跟着走了。 1 p! a6 j, B4 E/ i; Y
5 ]+ B/ {% P0 C: r+ Y! L
有这么几次下来,孩子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原来妈妈不是在吓唬我,而是动真格的。不听妈妈的话是要惹麻烦的。这样教育出来的孩子能不听话吗? " R+ p) i$ g$ N

! I$ K/ t- e3 @5 x; X4 b后来,我也学着用同样的方法来教育我自己的孩子。对于他们提出的合理要求,我尽量予以满足;对于不合理的要求,心平气和地坚决说“不”。久而久之,孩子变得比以前有规矩了,也更通情达理了。 ! g0 W5 @" V: z
2 W2 P9 n; Y' S; t0 v, y0 a2 v
二、把教孩子做人放在第一位
5 n9 {, c6 v) ]4 ], `% {. A/ m+ R3 Q5 ~- X6 {: \
住在西人社区时,发现周围邻居很重视对孩子文明礼貌和道德规范的教育,邻居小朋友的言行举止都比较得体,也很有爱心。
  y' S& u: e/ y/ w
4 [$ K! U! Y: Y; Y和我家只相隔几个门的一个小姑娘患有先天性糖尿病和肾病,需要很多特殊照顾。我隔壁的一个小女孩就天天陪她一起上学放学,课间活动时还陪着她玩耍。父母对她的这种助人为乐精神也积极鼓励,每次提起来都特别为女儿感到自豪。   C$ l% }& U! M: [3 {5 Y

- X( G- A$ ?& E9 f0 E# E平日邻里间孩子们在一起玩,大孩子都很照顾小孩子,孩子间很少发生争吵。如果自己的孩子不讲道理或者蛮横霸道,家长看到了,一般也会要求孩子道歉。父母完全按照大人的行为规范来要求孩子,并不因为孩子小就忽略他们的不当言行,孩子们自然也从小就把自己当大人来看了。 6 k) B( M* Q$ {+ L1 y6 m; \
# Y$ r8 b8 F9 G% }0 ?
大儿子原来学校的同学嘴都很“甜”。他们每次见到我领着老二去接老大放学,都会热情地主动和我打招呼。孩子们还喜欢凑过来逗老二说话,也总忘不了对我说一句“He’s so cute!”。虽然这只是一句洋人挂在嘴边的客气话,但还是让人听了很舒服。
; I' ]3 g+ k5 I4 x8 i. n' z9 O/ U
% J+ _- c4 r6 q, Z对待在公共场所哭闹的小朋友,老外自有一套对付的办法。曾经看到过有两三岁左右的小朋友在商场里撒泼,大人好言相劝未果,就一把把孩子扛起来放在肩上,迈着大步走出了商店。 8 Q/ L; [& p2 W, c: K; T
; E* t8 W* l; V  M% e- [, ?
在公共场所遵守秩序、不影响别人,这是多数加拿大人的行为准则,也是他们教育孩子的原则之一。孩子们正是从父母身上受到了这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长大后也自然而然地成为一个有教养的人。 0 I  @; j. T$ u. w

% m+ w0 v2 g& `8 O' S说起来,我们华人孩子其实内心都很单纯善良,读书学习更是聪明伶俐。只是有些小朋友好像不太善于表达自己的热情和善意。有的孩子见到家里来了客人,连个招呼也不打就低着头走开;随父母到别人家串门,临走也不跟主人道别,自顾自就进了车。
9 X9 E3 V% Y: R1 {# Q2 P( T2 L/ [% H
我的孩子小时候也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在社会交往中有时会无意中作出一些不太得当的行为。那时候总觉得他们还小,对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的教育没太在意,总以为树大自直,孩子长大后自然会修正自己的行为。 ' r& A9 `# b; S' E( e0 q

* Z& X6 u* z& g& w0 D" q+ A6 }0 ]后来,受到老外教子方法的启发,我也有意识地加强了孩子的文明礼貌教育。比如,见到熟人要主动打招呼,在公共场所适当控制自己的音量,主动向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孩子的可塑性很强,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教育,果然比以前“绅士“了许多。+ e7 b/ D. y( U; M5 z3 \( w4 g( w
( R( k( J& S' f+ }

4 _' G/ {# W5 ~5 s: n" D其实,我们华人移民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有很多我们自己的优势。比如我们的教育程度普遍比较高,辅导孩子读书学习可谓得心应手。在对子女的牺牲奉献精神方面,我们也丝毫不输给洋人父母。如果能够虚心吸取本地加拿大人在教育孩子方面的长处和优势,我们华人孩子的未来将会更加光明!
鲜花(4) 鸡蛋(0)
发表于 2010-3-11 08:32 | 显示全部楼层
鲜花(1) 鸡蛋(0)
发表于 2010-3-11 10:33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分享。又学新东西了。开心。
大型搬家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12 23:08 | 显示全部楼层
老杨团队 追求完美
非常好的文章,一定好好学习。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13 01:09 | 显示全部楼层
1# get8686
9 q% L* b. P, }6 p& K) A$ h$ F; A% N3 f  K, ^
' Y, I3 a, D( [" B1 d
thanks for sharing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10-3-13 18:23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8-11 22:41 , Processed in 0.177850 second(s), 19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