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447|回复: 0

(ZZ)西方也有“阴阳五行”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9-8-5 12: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西方也有“阴阳五行”7 @, O/ o' c# r: z1 M
; ^, X9 i2 B" t- ^8 G" B9 Z
                            ·方舟子·0 I, t  M+ N4 @5 v8 w9 B! m, Z
: b7 {$ r& j+ ~. ^
    近年来国内有不少人倡导把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某些内容(例如卜卦、) t* D  s+ k" V2 r0 ]' V
风水、中医)树立为“东方科学”,以与被称为“西方科学”的现代科学8 t& {5 [2 m/ a0 R" f, c
相对抗。“东方科学”的主要特色,就是建立在阴阳五行的基础上的。# g4 J$ J6 ^$ h% R9 z+ h$ t8 G
“东方科学”在国际上没能获得承认的原因,据说是由于西方人理解不2 \% B6 _- }$ Y0 |3 f( e. z
了阴阳五行。其实在西方历史上,也曾经流行过类似阴阳五行的学说,统
& T- @# U% K* ^+ c2 n1 E0 h" J治西方思想界达两千年之久,那就是源自古希腊哲学的四元素学说。这个2 Z. _& c# @  b
思想体系非常精致、巧妙而庞杂,其“博大精深”的程度丝毫也不比阴阳$ G# V# w) e3 n
五行说逊色。7 z; X7 Z" s3 N) m% r. v2 @7 m% ?
( M# n: N5 F2 E! |6 z9 Y
    这个思想可以一直追溯到西方第一位哲学家泰勒斯(约公元前625-547),4 Y: }5 X+ b& d; ^0 m7 ?4 T
他是第一个尝试完全用自然因素解释自然现象的人,并提出了这么一个大
. I/ S. @9 m& t; X+ f. G  t; U0 W问题:物质归根结底是由什么构成的?他猜测宇宙万物都是由同一种基本+ m- I6 A, Q, Q9 K* \
元素构成的,那就是水。1 m  M4 h) T" q* l2 P+ m, d. m

- j) T4 H( j! H. h* X    其他古希腊哲学家都跟着思考这个问题,但是分别给出自己的答案,
) C$ m0 h, r; I连师生都会为此互相吵架,真正是“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例如泰勒3 B( y8 G$ k* _. R4 d! ]
斯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546)认为基本元素不可能是水,, L4 g+ a) q( Y
而是某种不明确的无限物质。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
* J  A; I/ i" {) Y9 ^前585-525)则认为基本元素是气,气稀释成了火,浓缩则成了风,风浓6 B* ]/ ]1 I. Y7 j7 a3 {% A( d8 o
缩成了云,云浓缩成了水,水浓缩成了石头,然后由这一切构成了万物。# z8 N, f$ u( N
那位留下了“人不能两次走进同一条河流”这一名言的赫拉克利特(约公
$ F! ~+ F( g8 w2 h1 b+ s- Y! |元前535-475)认为万物由火而生,所以永远处于变化之中。
5 u+ O/ k2 o* [* g  U. ?, f, H6 Z' L  w9 a. d) B
    恩培多克勒(约公元前490-430年)对此来个兼容并包,综合了前人
. U) l8 m. T2 B5 O* E- i的这些看法,再添加“土”,就有了水、气、火、土四元素。特别看重几. \9 e- x+ \9 s$ K
何学的柏拉图(公元前427-347)把四元素几何化,认为组成它们的原子
7 c, V. x# {" k/ V1 F形状分别是体现其性质的一种正多面体:火原子是最为锐利的正四面体,$ e8 t% l+ ^- D1 v
气原子是几乎让人感觉不到的正八面体,水是像小球一样滑溜的正二十面; Z9 {  g) Z( G
体,土是能够堆砌起来的立方体。/ `4 [* U2 j5 ~( ^+ ~
) ?* T! M8 p5 J9 g3 o. v
    正多面体共有5种,还剩下一种正十二面体没有元素可与之对应,柏$ b8 R$ `% _+ Z5 C
拉图说它是神用来排列天空的星座的。柏拉图的学生亚里斯多德(公元
" B5 f+ F6 w% ~/ _" i前384-322)认为组成天体的元素与地球不同,是纯粹的“以太”。多了
; J; [$ r8 C" r# D' Y这一第五元素,各种元素倒是可以和各种正多面体一一对应了。不过亚里
+ Z/ {8 \+ f8 x' N斯多德不像他的老师那样痴迷几何学,对这种做法并不感兴趣。) G) D7 \$ n% H0 t6 S5 b

+ ^+ y5 T# f8 G  b& M    亚里斯多德把四元素学说发展成了一个能自圆其说的体系,看上去很
9 o: D! K' l1 e* Y/ [" \$ }迷人。例如,这个学说能解释为何宇宙以地球为中心,井然有序:土最重,  F7 z/ q" N8 E) O0 t
组成了地球的核心;水较轻,覆盖在地球的表面;气、火更轻,笼罩着地) V. N. [+ P' f
球或向上飘扬;以太最轻,位于天上,绕着地球运行。
$ g$ W' z- N2 I% V8 I; D9 o, s6 c: @
    亚里斯多德认为,四种两两互相对立的原始性质才是世界万物的本原:7 w9 F$ H5 }+ f9 \
冷-热、干-湿。不同的元素是由这些性质按不同比例组合而成的。火是9 U: W  P$ K* \3 q& V9 N* B: b- g
热加干,气是湿加热,水是冷加湿,土是干加冷。因此元素之间是可以相
& ]" g# J, y8 Z! g, C# X互转化的。例如,把水加热,水中的冷被热取代,水就变成了气。; @7 |! _/ z; X& {9 U# [3 d3 P" n
1 A9 u8 R0 v0 [3 ~: i
    四元素学说渗透进了西方传统学术的各个方面,影响最为深远的,是( g* I3 S$ ]  F* B  m4 s
西方医学之父希波克拉底(约公元前460-370)据此提出的四体液学说。7 W0 r- f1 S8 c) U
它认为人体有四种体液分别与四种元素相对应:由肝制造的血液(气),9 y* f: W# ]+ h8 V7 [/ u
肺制造的粘液(水),胆囊制造的黄胆汁(火)和脾制造的黑胆汁(土)。
0 f* |8 \! N* Z0 {0 ]4 E人之所以会生病,是由于四种体液失去了平衡所致,治病就是要让体液恢% {  P! \/ x' \; E! {
复平衡,因此衍生出了放血、发汗、催吐、排泄等疗法。西方传统医学用% B( l  N# ^2 Y5 X1 \' D5 e
整体的观念看待人体和疾病,主要用草药入药,认为不同的草药有不同的
5 g3 K- U4 a5 t' I9 A冷-热、干-湿属性,可以借助它们让体液恢复平衡。处方往往同时用很
/ o% p+ X; }3 D: \9 E# J多味草药,讲究不同草药之间的相互搭配。这些观念和做法都与中国传统* ^" f& q+ K7 m" }% @  C, q
医学很相似。
: B8 [4 ^# q. m9 g0 }8 M* l* Q  d. F4 ?0 G3 [) r% M- t
    第一个认真地质疑四元素学说的学者是英国化学家波义耳(1627-1691)。+ \1 i: d5 W0 j1 v, A/ F9 e5 X
他在1661年发表《怀疑派的化学家》,对古代元素学说进行了批判,认为) O) q' G, k# Y% y& f- ~- q) n
它们都不是真正的元素。他提出,元素应该是指既不能由其他物质生成,
  t. V) T  e  R! k也不能相互转换,无法再分解的某种原始、简单的东西。他并提出,元素4 ~& S1 s% y! [2 t8 u4 ^: s
的种类有很多,什么东西能被算是元素,要用实验来确定。对古代元素学; R* f1 H5 t: g% s. s! Z- e; V% t
说的否定,可以视为化学创建的一个标志。四体液学说的寿命还要长一些,1 j. R0 f( Q& b. f4 z8 h
直到19世纪还有很多医生相信,随着现代医学的兴起才遭到了彻底的否定。
2 ~3 b9 L( O, o2 V) I3 H& x" M  n9 X& }现在西方学界实际上已无人还相信四元素学说,但是在民间还有人信奉,
( R$ [0 ~$ h* x/ Q0 [; Q' m! M5 _. y例如星相术仍然把它当成理论依据之一。1 f* O) s' F5 j6 C* p
8 G1 Q2 U3 L+ o2 e
    四元素说其实并不是很离谱,可以把它看做是四种物质形态的象征:8 D* z. H) i: E& D# V% e& b( k7 H
土、水、气、火分别对应着固态、液体、气态、等离子态。但是那毕竟只: f1 k9 s* }) n2 t
是古人对世界本源的一个充满臆想的朴素看法,不管其体系是多么的博大2 P. q% E1 p  u
精深,在现代科学兴起后,在西方就被无情地抛弃。而更为简陋的阴阳五2 T7 q9 K  \2 I; [: M' x
行说却至今风靡中国学界,甚至被当成了科学,继续用它来指导治病看风
" P3 a2 X! e2 y6 U% N) x5 |水,这倒是很有东方特色的。还有人幻想用“东方科学”来拯救“西方科4 o7 O1 B- z9 z, g. m) [
学”、西方文明,则是对西方思想史的无知。/ I( u6 [* Y. G4 Z$ R9 v: B
/ H4 ]5 \$ g" z5 X% U" [
2009.8.28 j9 @7 v+ d/ E
0 B/ I5 `! ?! h$ W1 r( Q5 X
(《中国青年报》2009.8.5)' P- T% I. b  B
http://xys.org/xys/netters/Fang-Zhouzi/bingdian/elements.txt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11-10 04:27 , Processed in 0.063415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