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迷惑的数据,迷惑的解读,这是4月份宏观经济数据公布后的实际情况。
( |% l1 w2 w+ O1 K
( B! k! I2 S y" B$ c: E! w 企业并未从水深火热中走出,但在经济学家眼中,宏观经济数据正在逐步走好。同时,各种宏观经济数据打架现象增多。而且,在经济刺激计划之下,地方和中央在数据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冲突。
% P0 A7 k& n& i @; {- h% D, {. ]
1 ^) H9 k+ n l5 r 对于同一组数据,由于解读角度和方法不同,判断和预期就会迥异。虽然唱多者越来越多,但不少接受采访官员都表示,经济好转并不等于转好。经济V型反转说法或许受到挑战,经济可能需要在底部盘整一段时间。
4 p: b8 [. a3 Q$ W3 h& ~6 A; f+ s3 o
迷惑的数据
& y0 y" w' d' Q# q0 X" } k! ?$ c8 M+ [. |* ]+ i4 r! C! v
3月份,在国家统计局一些官员下去做调研时,很多企业对未来预期非常乐观,然而,最近一些去企业做调查的经济学家反映,部分企业的信心再次受到打击。
/ R- P- }# \: I: {$ r; B1 j* I5 \1 m( x' P
企业利润和税收是反映微观企业经济情况最根本的指标之一。第一季度,全国税收收入同比降10.3%,4月份全国财政收入年率更是下降了13.6%,这些数据反映企业仍旧在水深火热之中。
% @0 l- p6 ], C1 t* K" }5 D2 s' I9 Z# k4 |. v6 B% Q
但在经济学家眼中,越来越多的宏观经济数据开始走好。4月份公布的消费数据、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幅都超过预期,物价指数、外贸降幅虽然仍在下滑,但下滑幅度在收窄。
& u6 H+ Z# X# I3 z8 Y. [( }. v( ]+ l8 T% q- Y: n) t' I+ N
越来越多宏观经济数据走好,但同时宏观数据打架现象在增多。" ^3 T: b( J) Z7 r" P" l
/ F9 q0 v& v( }5 { 在08年5月份之前,工业增加值数据和城镇固定资产投资走势趋于一致,但之后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速开始下滑,并从2008年12月份开始急剧下滑,但是同期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很快。7 \3 J; u4 |) h- n3 ]1 y4 D0 x
( h+ f4 O1 F/ r
在今年4月份,数据打架现象继续增加,4月份工业增加值低于3月份,当月全国发电量同比减少3.55%,较3月份2%的降幅继续下滑,但固定资产投资数据却创出了超出30%的新高。
% `) E$ L: O3 q# l0 I4 t) ?7 m i* w7 c( k0 C+ G" Y# F& B
4月份外贸数据表面不很乐观。海关总署5月12日发布的数字显示,前4个月外贸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24.3%。海关总署在没有对数据进行季节性调整基础上就公布:4月份一般贸易进出口、出口和进口环比增长分别12.3%、8.3%和16.4%。但之后商务部公布的出口环比却是下降了5.5%。
/ V$ J7 q2 M* v }, A3 q3 p- @: H8 K% ]8 V
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9343.2亿元,同比增长14.8%,增速比3月上升0.1个百分点,但消费者物价指数却在继续下跌;与此同时,很多接受调查的消费者反映,他们并没有感到日常消费品价格出现下降。
$ n% W8 y6 C" A7 O, p5 {, N6 }$ e: K+ \3 }
信贷数据同样让人疑惑。据一位接近央行的人士说,在4月31日之前他知道各家银行放贷数据总额也不过800亿,但月底一下子增加到近6000亿。国金证券宏观分析师王晓辉表示自己对4月货币供给增速的上升不解,“当月信贷增速略有回落,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又回笼了货币,而外贸顺差增速应当有所回落,因此三方面的因素都不支持货币供给增速的进一步上升。”王晓辉说。* g; `6 I6 }: l' ^9 q0 G' ?
' i2 M& B Z5 P: ?9 T. e5 h 宏观数据之间的背离和制造的迷惑越来越多,这种现象还出现在地方和中央之间。' A' f7 W! n1 }7 s
6 s% G, J7 B$ l0 ~5 `* B
在地方,经济刺激计划之后,数据大跃进成为一个习惯,据一些关注宏观经济数据的经济学家指出,第一季度,各个地方GDP加权总数达到18%,而实际上第一季度国家统计局公布的GDP为6.1%。( |+ b1 A, u$ Y; t ^$ |
1 \. n o* g% o5 u 好转不等于转好& L7 y! t8 o, x K
; R* u, t) y3 ^7 ~* R7 i: Y9 D
唱多的人越来越多,但却是各自弹着琵琶。对同一组数据,由于解读角度和方法不同,带来判断和预期就会迥异。% K) T+ a- F. N4 X
( p9 p1 S- S* A: X" \* l7 M5 f
“3月份8.3%工业增加值出来时,当时很多人不放心,认为统计肯定有数字处理的问题,但从4月份7.3%的工业增加值来看,总体上可以判断回升是有基础的。”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张立群说。亚洲财富论坛理事董先安也预期工业生产增速最早在5月份就会重拾升势,他认为第三季度工业生产增长率可能会上升至年同比10%以上,进而会使实际GDP增长率提高至9%左右。
7 ^; i) t- A. L; }+ R7 u8 a! N! \. X1 z9 C' o/ Z# L% T2 o# K
但燕京华侨大学校长、经济学家华生却表示,4月份数据反映国内经济仍在复苏的初期,仍然不稳定,需求不足的压力还在持续。
` k X f9 B" b' c% {4 W
% \0 H; Y8 Z' f: X" Z 从投资数据上看,4月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4%,比3月加快3.7个百分点,如果剔除物价,实际增速比3月上升5个百分点。就此董先安认为:越来越多投资人达成复苏共识,企业预期根本性改变。从结构上分析,中信证券诸建芳认为。政府主导的投资继续高增长,而私人投资也有所跟进。
" Y C$ I. G0 f g
# r% J3 L% s! l3 t1 |+ l) U9 B# { 但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副主任祝宝良则对投资数据持怀疑态度,“我不相信4月份投资会有30%这么高的增长速度,这些投资数据可能包括企业的兼并破产和搬迁数据。”国金证券王晓辉也认为目前投资分布冷热不均,政府投资和工业投资依然强劲,房地产投资仍然较为低迷,外商投资则出现负增长。所以目前工业投资的快速增长加剧了未来经济调整的风险。
% k3 m7 P. \7 ?. c! `$ K# [! n8 k
消费数据超出多数宏观经济学家的预期。“消费这方面加快了,还表现在居民消费结构升级重新开始恢复到一个比较活跃的状态,即汽车和住房这类需求看起来明显回暖了。”张立群说。但国金证券(36.19,-0.16,-0.44%)宏观分析师王晓辉却表示,目前零售增速的强劲增长可能来自财政政策的刺激作用,未来由于同比基数上升,失业影响加剧,零售增速可能再次下降。, E6 h: h. c7 I. ]. z1 p5 u
% E* j8 Z. G3 t: d0 Y' {. Z% v* S 不管在其他数据有多少分歧,在关于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工业品出厂价格指数(PPI)的趋势判断上,经济学家却出奇的一致——未来两个季度中国将会走出通缩时代。# G: F, z. k! y- [, k) b
9 Y. o2 \! @2 g, U3 r 的确,未来影响CPI上升的正面因素有经济恢复、资源价格调整、农产品(17.25,0.00,0.00%)紧缺导致价格上涨等因素,负面因素则有季节因素和消费者紧缩预期。虽然正面负面因素各有侧重,但多数人认为未来的第二季度和第三季度,CPI和PPI会相继见到底部。“第二季度PPI将见底,后期回升的可能性很大;第三季度主要食品价格的下降周期可能在第三季度结束后,”中信证券(26.10,-0.02,-0.08%)首席宏观分析师诸建芳在报告中指出。野村证券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孙明春甚至预期,下半年将会重现CPI通胀,并在第四季度达到年同比2.3%。
3 t- A, {' C/ o) N, I/ i
! [, J; _6 w: A 总体上,对个体数据分析的差异带来对经济运行趋势判断的差异。“我觉得经济底部震荡可能性不大了,现在这个回升的态势已经看得很清楚,经济肯定会逐步提高。”张立群说。$ R3 U" {5 Z* X: ]6 e
3 H, X3 U) B7 Q4 D 但祝宝良仍坚持之前的观点,虽然中国经济在底部企稳,但复苏仍旧不稳,我们把经济这种上下摇摆叫萧条,哪一个政策没跟上,政府哪一个投资项目没来得及下经济就会回调。. ~. z7 h8 r ^' \& ?
2 x# U' C- G; f9 h6 c
“好转不等于转好”,不少接受采访官员也表示,目前经济V型反转趋势受到挑战,经济可能需要在底部左右盘整一段时间,而现在经济调整时间和幅度都看不清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