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我在“后经济危机中的石油与房市猜想”一文中非常笼统的解释在通缩期后的将会是高通胀期。其实用“高通胀”期来定义并不十分准确,更准确地来说应该是“滞胀”期。我转载了一篇文章,相信这篇文章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理解未来可能会面临的经济局面。
$ X1 i% s) t$ a, |
/ P5 D! s% |! ]; h3 d9 }[ZT]
0 u) o( n7 E$ A: b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Hyper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4 C- w# e+ L9 S( b/ j
造成停滞胀的原因:8 @) s! J6 `5 [& {
第一、预期心理因素,政府为抑制通货膨胀而采紧缩货币政策,但社会大众已事先预期通货膨胀会持续下去,因此将通货膨胀因素反映在公司未来成本上,而造成物价上扬;
5 J) ?9 r0 c. E, m! z) X+ { 第二、供给面引发之震撼,例如石油危机造成石油价格上涨,厂商无法立即反应其成本,在高成本的压力下,难以生存,失业率因此而提高。) W2 ~. r% }6 u9 W
美国曾于上世纪70年代出现滞胀,国民生活水平大幅下滑。股市中的放量滞胀是指,股票的成交量放大,但是股价却停步不前!
1 |, R! I w' h' R& ?; k/ B 通胀产生的根本原因:& D% Q: ?. _. p4 M) a j
20世纪70代的滞胀从表面现象上看是石油危机导致的,但是从深层次看是凯恩斯主义政策所决定的,由于各资本主义国家过度奉行凯恩斯主义政策,过于强调国家干预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国家的管制对于经济的自行发展约束过多,从而忽略了市场的本身作用,结果违背了经济规律促使经济发展不能正常运行,渐渐的,通货膨胀及通货紧缩等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开始爆发,西方经济滞胀现象也开始出现。出现经济滞胀是资本主义国家无法避免的矛盾,归根到底还是由资本主义自身的局限性导致的。
( L0 P! f/ d5 {3 h' W3 o 滞胀的主要特征:
2 w' u: w1 v$ r! _ 与以往传统的周期性生产过剩危机不同,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结构性经济危机,从时间上看比周期性危机要长得多;从表现形式上看,结构性危机往往是生产停滞或低速缓慢增长;从波及面看,结构性危机期间各国不是同步发展,时而伴生美元危机、能源危机,时而伴生贸易失衡、信用危机;从直接导因看,主要由结构失衡而触发的。 0 J2 w) X" C/ p/ U
经济滞胀是这一时期的主要特征。作为滞胀现象,兼有生产停滞或缓慢发展和通货膨胀现象。造成滞胀经济的深层原因是,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对内对外经济干预政策处于交替调整时期的综合产物。与滞胀经济恶化的同时,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正面临大调整:旧工业、旧技术、旧工艺、旧产品所体现的“夕阳工业”不景气,进行改造需要时间,新工业、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所体现的“朝阳工业”取代“夕阳工业”尚需时间;新科学技术革命的发展正面临新的脱皮转折期,形成强有力的新的生产力也需时间;劳动力又遇新的调整。以美国为例,1950―1965年进入市场的劳动力增加了9.8%,1965―1980年增加了40.5%,1950―1960年就业人数为690万,1970―1980年增加到1860万人,但失业人数和失业比例有增无减。与以往不同,出现了地区性、部门性的结构性失业现象,从而使失业问题的解决面临新难题。
- _% E9 Q; c4 x
3 Z1 Q5 C$ r# y( m3 E7 J 最后再多罗嗦一句,我之前曾经发个一个帖子-美国的救市注定会失败,主要的意思是美国的救市其实起不了多少作用。结合这篇文章,可能会体会得更深入一些。+ x6 d+ {3 q% J# _# l$ `
4 g. c+ I1 X, n9 f/ p% i% O
1 B5 Z$ N1 X l. z1 ^" |' L
, m. S k0 l/ I) w7 l; [[ 本帖最后由 zhucalvin 于 2008-12-14 13:49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