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7)  鸡蛋( 0)
|
北京时间10月8日下午5点45分,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揭晓,三位美国科学家,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的Osamu Shimomura(下村修)、哥伦比亚大学的Martin Chalfie和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 Roger Y. Tsien (钱永健,钱学森的堂侄)因发现并发展了绿色荧光蛋白(GFP)而获得该奖项。人们之前对该奖项的预测成为现实。8 I/ S* ? F. E7 {8 N* _
8 K7 m# p1 }) C% i* z& j
今年的诺贝尔化学奖奖励的是对GFP的原初发现以及一系列的重要发展,这些发展已经作为标记工具在生物科学中使用。通过DNA技术,研究人员现在能够将GFP和其他有趣但却不可见的蛋白联系起来。发光标记使科学家能够观察蛋白的运动、位置以及相互作用。# \5 p- t7 l# T5 @3 ?: L6 O1 a( i* M+ [
. b- D' `) Y5 G' x6 o绿色荧光蛋白于1962年首次在Aequorea victoria(一种随北美西海岸洋流漂移的水母)中被观察到。从那时开始,它就成为当代生物科学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在GFP的帮助下,研究人员已经发展出多种方法来观察先前不可见的过程,比如大脑神经细胞的发育和癌细胞如何进行扩散。
( _! r$ ~/ |* q9 N3 d8 t' I9 `1 g) F: @% T
数万种不同的蛋白存在于活有机体内,控制着重要化学过程的微小细节。如果这一蛋白机器出现故障,疾病就会随之而来。这就是为什么生物科学如此急切地要描绘出身体中不同蛋白的功能。
; | M2 {8 @6 r# R- |( \$ a9 ]( _! c$ w4 |) L
在GFP的帮助下,研究人员也可以跟踪研究多种不同细胞的命运,比如阿尔海默氏症中神经细胞的损伤,或者一个正在发育的胚胎的胰腺,如何创造出产胰岛素的β细胞。在一项独特的研究中,科学家用各种颜色成功标记了小鼠大脑中的不同神经细胞。 6 _7 W+ p5 `" ^4 a
. c/ c" ?) p8 B3 r+ ?7 b, B
获奖三位科学家分别的贡献如下:
! `. y' k* o( v6 C% {, S/ w6 p, `) T
下村修首次从Aequorea victoria中分离出GFP。他发现该蛋白在紫外线下会发出明亮的绿光。
- D% f1 G$ [1 u& @6 d
" c5 n' E3 [$ g" C2 ^7 o d Martin Chalfie证明了GFP作为多种生物学现象的发光遗传标记的价值。在最初的一项实验中,他用GFP使秀丽隐杆线虫的6个单独细胞有了颜色。
+ E3 V% N2 U1 Z: l% b
$ R9 n! h8 N( ? 钱永健的主要贡献在于让人们理解了GFP发出荧光的机制。同时,他拓展出绿色之外的可用于标记的其他颜色,从而使科学家能够对各种蛋白和细胞施以不同的色彩。这一切,令在同一时间跟踪多个不同的生物学过程成为现实。
4 l- Y) o: X: J3 M
. v1 D/ c, |' t+ |! P! H! Q 下村修,1928年生于日本京都,1960年获得日本名古屋大学有机化学博士学位,美国Woods Hole海洋生物学实验室(MBL)和波士顿大学医学院名誉退休教授。Martin Chalfie,1947年出生,成长于美国芝加哥,1977年获得美国哈佛大学神经生物学博士学位,1982年起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学教授。钱永健,1952年出生于美国纽约,1977年获得英国剑桥大学生理学博士学位,1989年起任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
, B8 s6 I M: t% X4 ~6 Z! m0 ^: x
0 n# ~. f1 q, i1 v: ~; n) ?6 G转载链接 : http://www.sciencenet.cn/htmlnews/2008/10/211752.html
! K' T; B4 c# d/ k' e2 W- s7 A' s) o' E/ X4 A3 w! h/ D) M9 i& ~0 P5 s" o: L
Quote:钱永健近年论文链接:
: N( Y H9 O5 h! f, E( I( T" O& F. Z% a( s& I9 k) q. \
1、Single-spike detection in vitro and in vivo with a genetic Ca2+ sensor (2008.9)
@6 E. ~9 {5 V
) E8 i8 V$ v2 L, y* rVOL.5 NO.9 2008 NATURE METHODS.PDF
% x! Y. j$ O" h' l7 e6 Z' }1 m# [! z* k5 ^; [6 V) c ]- y
2、Improving the photostability of bright monomeric orange and red ?uorescent proteins (2008.6)- j& j! R& E- ]" h* w5 |3 d
1 X3 u! _* p- ^+ e9 D7 L9 ~3 h* {% J) ~NATURE METHODS VOL.5 NO.6 JUNE 2008.PDF & W/ z E* F! g; p1 c8 x
- p/ O! ^* [6 A3 I# f
3、如何选择荧光蛋白(A guide to choosing fluorescent proteins) (2005,12)
$ w0 {8 p0 @0 i+ o u( K6 E% r9 \; a( _( W' v+ B" s
nature methods 2005.pdf
/ I4 e/ e; \$ ]
( | G* k7 P4 A1 k4、On/off blinking and switching behaviour of single molecules of 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 (1997.7)/ n+ [% C' |7 l0 m/ A9 E c* z
2 Z. m k) Z9 D2 P/ UNATURE VOL 388 24 JULY 1997.PDF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