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9)  鸡蛋( 0)
|
2008年08月13日 06:30人民日报
9 f& x5 h& x4 s& ?* H
1 M* t3 S& f5 m1 d , S3 u+ t9 G9 ]: B+ @! y( e
开幕式主题歌作者陈其钢
$ P1 x* Q5 l3 Z9 m
! S6 W7 C$ o! I. z陈其钢 1951年生于上海,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赴法国深造期间,获当代音乐大师梅湘赏识,破例纳为弟子,并同时亲炙 I.Malec, C.Ballif,B.Jolas等巴黎高等音乐学院名师。陈其钢专业成就显著,在国际上获奖众多。2005 年法国音乐版权组织授予陈其钢最高终身音乐荣誉奖“交响乐大奖”。曾为张艺谋导演的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创作音乐。6 [+ Y0 L; G' U8 {2 N$ R2 n: I- V) g
9 A4 x6 ?) ^ K" t- h5 b3 g奥运会开幕式音乐总监陈其钢自8月8日夜间开始,即遭到电视、广播、网络媒体轮番采访,为什么选择他自己的作品担当主题歌?为什么选定刘欢和莎拉·布莱曼演唱?一时间成为缠绕他的最大问题。8月12日下午,在北京天桥剧场他又与记者见面,依旧一身简洁朴素的装束,沉稳冷静,侃侃而谈。
$ }8 s4 f! k( r; W
2 t% x1 `" G' }; [9 T% d《我和你》符合整体要求+ K* \! ` K4 W7 v" b2 H! _
8 U, Y# X' M R" Y
陈其钢说,人们一再追问主题歌为什么会由他自己创作,是问错了对象,因为选择主题歌,就像主题歌起什么名、歌词定稿、由谁演唱一样,非他所能决定。音乐在开幕式中不是主体,一切必须符合导演意图。之所以最终选定他的作品,原因恐怕在于这首歌与开幕式整体要求相一致。开幕式的整体要求就是展示中国的传统、文化、历史和精神,并且要一反过去的大晚会模式。《我和你》没有高亢激越的旋律,而是平和叙说,软风拂面中见真情,这比较贴近开幕式的创作精神。陈其钢坦言自己之前从未写过歌曲,正因为没写过,所以写得与众不同,但这首作品里也表达出他对中国传统的一贯追求。在传达传统文化意境时,他过去创作的那些中外闻名的管弦乐作品也一向讲究温润、内敛、悠远、平实,很少高昂激越之笔。
5 T9 C; ?: m( y" ~$ G+ ]2 ?! w: K
; g& Q- A4 A3 l8 w3 k8 l% x曾经轻视流行文化+ t. |% p7 C' ^
* p2 e3 N8 G$ @: e. j3 K很多年以前在中国音乐学院讲课时,正赶上刘欢演唱电视剧《便衣警察》的主题歌《少年壮志不言愁》走红。有学生当堂追问陈其钢怎么看刘欢,他当即回答:“不就是一个人用他自己的嗓子唱歌吗?”陈其钢从前很轻视流行歌曲。这次他改变了看法,对莎拉·布莱曼和刘欢的演唱非常满意。他认为,在演唱中,性格起重要的作用。两位演唱者都很有性格,艺术感觉丰富,加入了许多他们自己的想法,所以特别成功。刘欢懂历史、文学和英语、法语,还是艺术课程的老师,这些修养为他的演唱增添了文化内涵。
/ R$ G) f, |& X$ h2 ?* l) M
, p3 b( X$ ~" k$ \1 G5 t( s# h开幕式对他影响深远
! P" W f3 u7 {+ r0 ^2 {7 f6 E% \% r2 m
在筹备开幕式演出的一年中,陈其钢与各方人士打交道,受益不少。他说,有冲撞、有交流、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经验。尤其是与那些从事视觉艺术的人在一起,陈其钢学到了他这位常年闭门创作的艺术家从来不曾遇到的知识、才能,特别是心理承受能力和工作速度,他明白了怎样适应社会,怎样面对大众,怎样与场景对接,怎样迅速做出决定。在开幕式创作中,许多改动都需要速度,什么事情都必须在短时间完成,他过去从来没有这样的创作体验。& T! C% ^! X. A8 }5 _4 `5 |6 Z
7 h6 ^- B: M' n2 Z+ z主题歌有不同版本$ ?1 B+ A! Q: x( q: N
' ^! h1 K* e* v( Y7 }亿万观众在8月8日晚上听见的主题歌演唱,曾经过反复排练,不断变化。据陈其钢介绍,今天的合唱部分由总政合唱团和中国广播艺术合唱团担当,但另外还存有中国爱乐乐团、中国交响乐团、杨鸿年指挥的童声合唱团等其他版本;在确定莎拉·布莱曼和刘欢之前,另有两位非常年轻的歌唱家也演唱过,版本也不相同。由于每次都要根据歌唱家的情况进行修改,如今我们听到的歌曲已经留下了每次改动的痕迹,与最初的版本相比,变化不小。陈其钢感慨:这些艺术家和艺术团体都为开幕式付出了辛勤劳动,而且是默默无闻的劳动,假如将来有机会,应该将他们的演唱演奏播出,供人们欣赏。
0 u9 Q" k1 g7 Z& I6 d }" \ t0 ^" N: Z! a& c8 [ {9 x1 h
作曲选择十分严格
5 H6 q6 u @, g, Y$ f/ f1 ~
+ H$ g2 |: R% ?+ t9 w/ {有很多著名作曲家都曾为开幕式音乐创作了大量作品,但其中多数并未入选。陈其钢说,这非常得罪人,也显得很严酷,但也不是他可以左右的。他专门向记者介绍了开幕式音乐的选取方法:先是导演将某一段场面的意图确定下来,然后请几位十几位,最多时是20多位作曲家为此作曲。导演根本不认识作曲家,只是向他们介绍自己的想法,随后作曲家分别创作,导演再从中选择,选取时作品不记名。如果都不可取,就重写重选。仅6分钟左右的音乐,往往反复多次。陈其钢非常感激那些作曲家:他们是无名英雄,是奥运会开幕式的无私奉献者。
( J! |* F3 t) i7 e" r" ]! Q1 e! w ?& z6 f4 F+ V& r( L5 Q/ A/ T8 i/ S
为入场音乐煞费苦心
8 [) e/ M. d& L% P u" H6 z' O, I- e) ^* _* a* c9 T+ C2 p
在开幕式运动员入场时,观众都注意运动员,可能不太关心当时的音乐。陈其钢说,为这两个小时的音乐,他和他的音乐制作团队煞费苦心。为了表现运动员来自五大洲,他们特意邀请五大洲的乐团和艺术家参与,由他们创作并演奏。这种做法面临许多难题,乐团的经验、作品的曲调,甚至歌词,都需要一一审定。但陈其钢也会坚持自己的追求,说这是在法国留学时的最大收获。他告诉记者,一年来,无论什么事情,只要对开幕式有利,只要对得起祖国,他从来都是坚持到底。事实证明,这种做法让各国运动员确实感受到了开幕式入场的国际化。: l# L) O6 R, N* f. ^
4 N& E" D) l2 b. ]9 A5 ?陈其钢说,其实入场式音乐并非依照204个国家和地区量身定制的,那样做不太可能,都是遇上哪段算哪段。令他很得意的是,恰恰在中国运动员进场时赶上了一段《金蛇狂舞》,非常协调。8 H: v! F F: ~+ U+ t4 `
: D7 Q* x; A7 {1 o
最后,当记者问陈其钢与总导演张艺谋合作一年印象如何时,他不苟言笑的脸上露出灿烂:“我很喜欢艺谋导演。他不讲情面,不徇私利,一切都为了开幕式,一切都为了奥运会。” (记者 陈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