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2182|回复: 2

阿尔伯塔大学(University of Alberta)校长访谈录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12-5 13: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阿尔伯塔大学校长访谈录
$ o# y# _: \2 g  z, f3 v; V% K; J; f8 g! h8 b: M4 s
[ 作者:陈特安    转贴自:人民日报] - o4 W7 p4 |# I8 i! G1 |8 y, |
5 ~% w5 _" k6 }  N2 }0 R9 N+ K) b6 X
抓人才培养 创一流高校——访阿尔伯塔大学校长
6 ?* J: I$ e4 E9 @( g0 Q1 ~+ ^- o7 K3 c# x

0 U( r0 f+ d# p7 Y0 ]   人民日报渥太华电(驻加拿大记者 陈特安)  金秋时节,我们从卡尔加里驱车前往阿尔伯塔省首府埃德蒙顿。阿省素有“加拿大能源库”之称,这里不仅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也是加拿大西部的农牧业大省。 1 g. q) @& \& _; k" D" `
( d: P7 R8 A( }2 z* B5 ?
  汽车行驶约3个小时,我们到达埃德蒙顿市,参观了加拿大著名高等学府阿尔伯塔大学。这座大学的主校区地跨该市50条街道。偌大的校园里,90多座教学楼错落有致。这里有400多个实验室和全加第二大研究图书馆。走进罗德里克·德·弗雷泽校长(见上图,张文英摄)的办公室,可以看到装饰柜里摆着中国的景泰蓝花瓶等工艺品,墙上挂着中国画,整个办公室洋溢着浓浓的中国文化气息。 & W$ v* T8 w* F5 k9 H0 s  o# }
! V9 ?; b: H/ t2 D
  弗雷泽曾获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学博士,于1995年开始就任阿尔伯塔大学校长。他开门见山地告诉记者,阿尔伯塔大学创立于1908年,是一座拥有文、理、医科诸多院系的综合性大学。首任校长的创校宗旨是:“培养明天的领导人”。近10年来,他牢记这一宗旨,努力工作,使该校在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跻身于加拿大和世界名校之列。弗雷泽说,要创办世界名校,就要抓好教学、科研、服务社会三要素,说到底就是要抓好人才的培养。
- D1 K( c+ n5 m  N, d5 P; n. O/ W
  教学质量的高低,是一个学校成败的试金石。弗雷泽就任校长以来,十分重视提高该校的教学质量。截至2002年的14年里,有13年阿大药学毕业班都赢得了加拿大国家考试笔试平均分的最高分。1986—2003年,阿大有23位教授获得了加拿大本科教学的金牌“3M优秀教学奖”,居加拿大各大学之首。毕业于该校的理查德·泰勒博士还曾于1990年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了提高教学质量,该校还着重加强同国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同50个国家的相关机构签订了218个交流合作项目。该校有来自世界100个国家和地区的1600名留学生,13%的本科生和30%的研究生是外国留学生。 7 ?) k+ P$ @2 K' z. P! S9 p
" u, L" @; C- m/ D
  科研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个学校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弗雷泽和他的同事们一直把提高该校的科研水平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上。他们深知,科研是培养和锻炼人才的有效途径。该校目前是阿尔伯塔省最大的研究机构。2002—2003年度的科研基金达3亿加元,到2005年底,他们将力争达到20亿加元。弗雷泽还告诉记者,纳米技术、能源、环境、农业、林业、通信、生物技术等研究领域均为阿大的强项。
+ j# g4 M- P/ Y: `; V. ]8 o) o+ Y- C! N( Y6 I6 m
  漫步校园,我们看到2万平方米、投资4000万加元的“国家纳米技术研究所”大楼正在兴建中。弗雷泽说,这里将是世界级的纳米技术研究中心之一,将吸引该领域全球最优秀的人才。据统计,阿尔伯塔大学赢得加拿大自然科学和能源研究理事会颁发的研究员奖数量在全国各大学中名列第二。 1 U4 J+ S6 |/ {: x5 U& _" C
* ]. D6 m0 f, y
  在阿尔伯塔大学,我们还见到了一批朝气蓬勃、年轻有为的华裔教授和研究员。据介绍,阿尔伯塔大学是北美华裔教授较多的高等学府。
5 j5 |+ w+ w" z6 [. _0 y' g5 O6 Q0 M3 }6 s# E+ g0 a5 i1 v7 ]
  阿尔伯塔大学还注重使教学研究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阿尔伯塔大学在埃德蒙顿地区创造就业岗位方面排名第三,通常能创造直接和非直接的就业岗位达4.6万个。多年来,阿尔伯塔大学一直为能源工业提供许多新的技术和世界级的研究人才,并已直接为能源部门输送了875名能源研究人员。 ! t: ?+ g& I# \0 n" ^5 L  k* k
# }  c' ~+ v2 w; _) T" _
  访谈中,弗雷泽告诉我们,10年里他已有过31次中国之行,足迹遍及全中国。今年10月,他还要去中国访问。作为经济学教授的弗雷泽兴奋地说:“每次到中国,我都能看到中国前进的步伐,仿佛也能听到中国前进的足音,我亲身感受到了中国的巨变。”他认为,潜力巨大的中国经济是世界经济的火车头之一。一位当地同行告诉记者,弗雷泽看好中国经济的未来,因此,已决定把儿子送到中国去学中文。 2 y+ p& {+ y3 f: @9 O1 }: x

5 ^9 _' v) a5 U3 W  翌日早上8时多,我又接到弗雷泽的电话。他说,“昨天我忘了告诉你一件重要的事情。多年来,我一直追求着一个梦想,那就是有一天能在阿尔伯塔大学创建一个中国问题研究中心。它将成为加中两国增进相互了解、交流与合作的桥梁和窗口。”他还告诉我,这个设想已经得到了加拿大有关方面和诸多教授的支持。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12-5 15:45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04-12-5 18:06 | 显示全部楼层
呵呵,看到其中那句“增进两国相互了解”使我想到了我的老师说过的一句话"加拿大人不了解中国就像中国人不了解加拿大一样",总体来说好像就是这样的。就拿他自己来说,当初他告诉他的朋友他要去中国时,他的朋友都觉得不可思议,他们想象中的中国好像还停留在上个世纪的某个年代(当然也有一部分人是比较了解中国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7 17:04 , Processed in 0.123136 second(s), 15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