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1033)  鸡蛋( 0)
|
李永波透露国羽风光背后一隐忧:我们缺乏人才基础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7月16日04:07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 O2 P$ _1 W
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讯:
% j! W: x0 E4 Q) ]
4 c ]% R1 ]! n. k 昨天,2007年中英人寿中国羽毛球大师赛进行了五个单项的决赛,最终中国羽毛球队夺得了男单、男双、女单和混双四枚金牌,而赛前认为最稳当的女双杨维/赵婷婷在领先一局的情况下,意外地负于首次搭档参赛的印尼组合纳西尔/马莉萨,痛失冠军。赛后,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说:“上届比赛,我们在成都丢了男双;这次我们拿下了四块金牌,却丢掉了优势最大的女双,这是个意外。这说明我们还不够完美。”. e- w& _; M& g; t7 ^" n1 |+ X
9 }" i+ h' g2 l9 R/ c' d( R( x
天王之争 超级丹回归
4 n+ S$ l; s2 \. x# L; C9 H/ n+ j7 I! V+ t' ~$ {
21∶19、21∶9,林丹没有给马来西亚老将黄宗翰任何机会,他用胜利向大家宣告,以前的那个“超级丹”又回来了,同时林丹也弥补了去年未能在成都夺冠的遗憾。林丹赛后表示:“打完大师杯后我意识到,比赛不仅比的是技术和战术,还要比求胜欲望。比赛打多了,对比赛的珍惜和渴望就渐渐减弱了。这也正常,只是我在苏迪曼杯上出现了这样的问题,影响就大了。所以这次我每一场球都认真准备,在场上与对手斗智斗勇。这次比赛对我而言意义重大,不单是拿到了冠军捍卫了荣誉,更在于我每一步都走得非常踏实,就像李指导说的,找回了自己的那种感觉。”! |% i5 ^6 k$ l0 D* n
! H1 c' T9 L3 Y$ _& g/ x8 A) Y
一姐之争 谢杏芳折桂* ^1 G! D+ b6 |: ~
5 Z' E& v; G( A, j& G 昨天的女单决赛在张宁和谢杏芳这两位中国队队员之间展开,这也是当今羽坛的“一姐”之争。本场比赛堪称本届大师赛的经典。毕竟岁月不饶人,已经32岁“高龄”的张宁受伤病影响,在脚步的移动上明显不如年轻的谢杏芳,她最终1∶2输掉了比赛。赛后谢杏芳说:“这次中国大师赛,我在开始的几场比赛中考虑得太多,所以打得不是太好。今天我并未考虑太多,8月的世锦赛我就按现在的办法尽力去打。”
6 `6 ]0 r+ R" a, v0 d
_% R$ z) t0 @6 ~8 a6 n 李永波:“中国羽球缺乏人才基础”
! s6 ?8 V, y4 D4 `4 Q$ a h( u) t l2 } a$ _+ o
虽然未能包揽大师赛的5块金牌,但李永波却并未因此而显得不快,在赛后的新闻发布会上他说:“这对我们来说也许是一件好事,距离2008年北京奥运会还有一年时间,我们的问题越早暴露越好,这样也有利于我们在奥运会之前解决问题。” Z% `2 c4 {" R, t/ W
- C6 V: p! q/ @2 r1 \2 r 由于中国队丢掉了女双冠军,因此李永波的话并不能让前来采访的记者满意。面对记者们的“紧逼”,李永波感觉有些委屈,“你们知道吗,我们这些教练比你们都辛苦,无论什么运动项目都一样。早晨你们还没起床,我们就已开始带队训练了,晚上你们和朋友休闲去了,我们还在准备第二天的训练。你们对我们的要求太高了,有了一个冠军,就要两个;拿了四个,你们又会问为什么没有包揽……”
. H- L7 K* o$ v$ _7 f! f- d) {% m+ x/ d$ r4 H
诉完苦之后,李永波又透露了一个惊人的数据:“虽然中国羽毛球队很风光,但在中国从事羽毛球运动的运动员并不多,只有1000多人。这就是说,我们选才的范围并不像大家想的那么宽。我也想我手下的队员全都是世界冠军,但这可能吗?” R: P" A; Y* L0 h! p" }+ d
9 l4 e, A! P" [
全国只有1000多名羽毛球运动员?如果这不是李永波说的,大家恐怕还很难相信。如果果真如此,那中国羽毛球盛世的背后便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没有深厚的人才基础,中国羽毛球很可能会走向衰落。( T& j( u6 W" R( q* M- q& B
$ ?2 X$ y0 T# [5 h4 z, J+ m 本组稿件由记者 胡锐凯 陈浩 采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