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38|回复: 0

[其他] 惧怕止痛药上瘾,中国疼痛指数世界第一名?

[复制链接]
鲜花(0) 鸡蛋(0)
发表于 2021-5-18 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据中新社报道中国内地大约有 80% 的慢性疼痛患者尚未获得足够的药物镇痛治疗;有的患者由于长期遭受疼痛折磨,引发焦虑、抑郁,甚至造成自杀、自残等社会问题,长此以往将影响中国社会幸福指数的提升。这是疼痛治疗专家、北京大学中国药物依赖性研究所研究员徐国柱教授今天提出的新看法。
3 ~9 ]$ k) ~5 Z  N+ ^7 L" s" M% J3 V# j! Q. R: [3 S  h
徐教授提供临床资料显示,超过 60% 癌症患者伴有的中重度疼痛,带状疱疹患者的长期剧烈神经痛以及中老年性骨痛都严重影响生存质量,造成严重的生理和心理伤害; 70% 以上晚期癌症患者的最大痛苦就是疼痛。而发达国家把疼痛列为高度重视治疗对象,吗啡已成为平常止痛药物,慢性疼痛患者可获持续数年的吗啡治疗,患者一天使用吗啡最多已达 27 克。. H3 F: g  K/ N

$ E# z1 ~. I$ ^" o, t6 m他透露,发达国家使用吗啡、可待因等镇痛药物的量都远高于中国:澳洲医用吗啡年消耗量是中国的 160 倍,英国是中国的 133 倍,法国是中国的 98 倍;医用可待因的消耗量,澳洲是中国的 327 倍,英国是中国的 197 倍,法国是中国的 153 倍。
9 M0 F# D9 k# |0 m7 \
: g# Z: I" T: {# U5 Y徐教授认为,造成这一情况的原因,并非国人比外国人更能忍痛,而是使用止痛药观念。至今仍有很多人把止痛药误解为 “ 毒品 ” ,因怕 “ 上瘾 ” 而不敢使用。其实常用的吗啡、可待因等阿片类制剂属于受管制麻醉镇痛药,其成瘾的发生率仅为万分之四到六,而且从技术上完全可避免成瘾。但由于基层医生对止痛类药品存在误解,使用阿片类药物谨小慎微,普遍存在 “ 院长不敢放权、科室医生不敢开药、药房不敢给药的情况 ” 。
0 H+ `5 K! I5 ~/ y, C
* y0 G5 V2 e  b; B+ Z! z6 \为此,徐教授提出,止痛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将影响到中国人的幸福指数提升。中国迈向小康社会,必须改变 80% 的中国患者遭受慢性痛苦却不能得到足够治疗的局面和 “ 止痛药是毒品 ” 的错误观念,在公众中开展科普教育的同时加强对基层医生和医学院校的相关培训。
' ~' J1 s% l$ {- z
" |% L9 \. c- Y0 o5 G北京肿瘤医院康复科主任张宗卫认为:所谓成瘾是一种心理依赖,而镇痛是一种生理需要,这是两种完全不同的概念。中国人对于吗啡有着很多特别的看法,因为我们经历过鸦片战争,我们对吗啡有太多的误解,有资料表明我们 13 亿人口的吗啡应用量甚至于不如一些小国家如丹麦。实际上吗啡在晚期癌症患者的镇痛方面有很好的作用,而且很少有成瘾的现象。0 j% R$ H! j( F

. |& ~7 ~. u9 ^  M2010 年的一项调查显示,以丹麦为首的 4 个北欧国家,在 “ 全球最幸福的国家和地区 ” 中占头 5 位,原因是这些国家人民生活富足。中国大陆位列 125 ,香港则排名 81 。 2011 年英国 “ 新经济基金 ” 公布的《幸福星球报告》说,哥斯达黎加荣膺世界最幸福、最环保的国家,拉丁美洲国家高踞前 10 名的其中 9 席。中国内地排名第 20 位,中国香港则位列第 84 位,美国排在 114 位,幸福指数比伊拉克及伊朗都更低。
8 d4 u3 A4 I- h! `- L8 E* b
3 A: g9 ?( o0 \! l! k. X2 D虽然中国幸福指数排名没谱,一会儿 125 名,一会儿 20 名。各村有各村的评法,很正常。但本博认为疼痛指数与幸福指数不同,尽是数字体现,事实胜于雄辩。一旦有人评疼痛指数,中国还不勇夺这世界第一名。$ S& }! M' u4 v% Q" X' G. w9 }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17 07:54 , Processed in 0.086094 second(s), 11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