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牧涛
: v+ m( n$ T- m/ p" c6 U7 e+ F. o5 l- _) n* I" V, ?/ D
一位76岁、在加拿大住了一辈子的老妇人,莫名其妙地被联邦税务局(CRA)认定为“非居民”,非让她缴纳一万多元的“欠税”。老妇人同税局打了整整一年的口水官司,寄了无数份文档和材料证明自己的居民身份,可CRA就是不听。最后还是媒体介入,才解决了问题。这个故事再度证明:有的时候和税局磨嘴皮子解释,不如直接找主流媒体投诉来得有效。; l3 }* d( s0 K0 }0 C
$ `* ^9 r, z* o: s, |) O
- L* B1 v4 p% g5 f g2 C
; U: X8 g1 J% y+ t
据本地英文媒体CBC报道,新斯科舍省居民莫尔女士(Patricia Moir),是土生土长的加拿大人,一辈子都没怎么出过国。她只在1991年到1993年,陪着丈夫去了趟阿联酋教英语,此外1994年还在美国佛州短住过一段时间。
4 Z" S! i3 n0 ~3 f$ G
& c' Q7 t9 b6 h- r- t回国后,由于莫尔女士没有收入,所以每年的报税只是她的丈夫申报,她多年都没有填过税表。直到2007年,她领取养老金(OAS)和退休金(CPP),以及家庭收入分报政策实施后,才开始每年申报个人所得税。5 _8 R: g1 s' L
! R# P2 I& m4 }4 J% M3 }5 J/ L谁知在2017年夏天,莫尔女士忽然收到税局来的一封信,说她“以非居民的身份向免税储蓄账户(TSFA)供款”,现欠税3500元。
* r" @- M+ T ]( i/ ^4 S3 e7 K: i0 C! P+ q3 q7 w3 y" G! K, @1 ]% s t( ?1 T8 t, |
莫尔一算,TSFA是联邦政府在2009年推行,那时候我已经回国15年了,怎么可能还是“非居民”呢。
# h+ q& F" \: w( _$ t) J& a* K$ J
赶快打电话给税局解释。
, f5 l2 E: M3 n. | k) @- h$ X! l, e/ S" k
于是乎,长达一年的噩梦开始了。- q) ~+ T6 l! [
# |2 g$ ?, U" x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莫尔的嘴皮子都快磨破了,请税局查她的税单、护照和银行账户,来证明他的居民身份。可是税局只看电脑数据库里的东西,压根没人听她解释。
5 O( B8 `6 Y' s9 g* h. A* {" u- o5 ]: J r6 O
来年,莫尔又收到了一张欠税通知单,这次是7000块钱!
/ V" A: j* m8 _& U" v$ L: d. I1 V( |% }, {$ a
老太太急了,将证明材料、文档打了一个包,用挂号信寄到了位于安省的CRA办公室。% U/ i6 [: u; r! V2 @5 J0 G
2 {; D3 d0 X" ]$ f信是寄到了(邮局的记录有显示),可令她没有想到的是,CRA楞说没有找到该邮件的记录。
& R4 x$ V' J! _! I6 u) x* J, R: t) P, z
想着自己花了大量的时间,还搭上了一笔不小的邮费,莫尔真想从电话线里钻过去,把税局的办事员胖揍一顿解气。(相信很多人都想这么干过!)
# C4 P! d* r: P4 X6 ` ~+ `% L1 G' T; @9 P1 k& o
可她没法这么做。万般无奈之下,老太太找到了媒体。, N4 ^2 i6 P% P5 _0 c9 {# Z" W+ E
5 c; ^0 x" B2 \" [CBC一介入,税局的效率顿时变得奇高。他们很快回应说,已确定了莫尔在为TFSA供款时人在加拿大,不用缴纳欠税了。
' q1 B+ j, j3 y# Q$ M# w5 [0 U* y; N& N9 ?. P$ T' o
税局发言人比拉姆(Etienne Biram)以隐私为由,拒绝评论这起案件。不过他提醒本国居民,只有人在加拿大的时候向TFSA供款才能免税。有固定SIN卡号(社会保险号)的非居民在加拿大可以为TFSA供款,但每月要缴纳税款,通常是账户内供款额的1%。
7 E& u0 p& o t- Q6 T$ O+ H" Q2 \: ]7 I `) h2 w5 j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