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 Q+ E) W0 s: J! F2 N太极门冤错假案堪称台湾司法及税法的照妖镜,研究此案,被视为解开台湾当前法税改革困境的关键,太极门税案起源于21年前检察官侯宽仁的不实起诉书,虽已经司法三审级法院宣判无罪无税确定,国税局却一直根据该起诉书违法课税。尽管2015年台北高等行政法院及最高行政法院针对相同事实之违法课税已再次判决国税局败诉,然今年3月9日台中高等行政法院法官林秋华、庄金昌、刘锡贤竟驳回太极门告诉,根本是枉法裁判。; A2 p2 z+ ]3 b: R5 L. _8 w
. o7 a( o" h: r: {- {: ^
林灿都表示,相较于行政法院判决,现在民众对于民事和刑事判决不满程度并没那么高,行政法院的案件是「民告官」,其判决理应根据宪法和行政法,而宪法旨在保障人民的权利,平衡政府的权力,为什么人民的税务诉讼胜诉率会低到只有6%?原因之一是,行政法院的法官几乎都来自刑事法庭,并不熟悉宪法和行政法,对于保障人民权利的观念原本就很薄弱,而且行政法院的法官在写判决时多习惯照抄行政机关的答辩,那是因为如果要判行政机关败诉,法官往往还得费尽心思来帮民众写出一套道理,但如果是判民众输,只需要照抄行政机关(国税局)的说词就行了。/ J2 t: H& j# Y
6 p8 J( ]7 e1 a$ e
此外,林灿都也指出了另一个司法制度问题:年轻法官缺乏社会经验。大学毕业平均22岁,就可以报考司法官,大部分都是台大、政大等国立大学毕业生,再受训个几年,25、26岁就当上了法官,「没有社会和工作经验,只会读书,不会判断。」为了弥补此一制度缺失,现在规定候补法官从司法官训练所毕业后,4年内不能独立写判决,但这并没有根本解决问题。对照美国则完全是另一种做法,美国的法官是从有经验的检察官和律师中选任的,超过40岁才能当法官,因为这时他已具有相当的社会经验。「当法官除了要懂法律之外,还要懂得事理!」林灿都主张法官的任用年纪应该要提高才对。; Z5 h' C; Z$ f" o
! p( l6 ?0 ~4 r; r
对于太极门这样一个致力于推动爱与和平的良善团体竟然也会遭到政府迫害,蔡政安也有一番精辟的剖析:这是一个威权体制遗毒所造成的冤错假案。蔡政安指出,这得从历史的脉络来看,在1996年首次总统民选之前,台湾无疑是个权威体制国家,政府运用军队、司法及税法来控制人民,之后军队逐渐「国家化」;司法方面也有了重大变革,尤其着重以刑事案件为主的人权保护;唯独税法部分依旧沿用威权体制的心态和做法,毫无进展。- _5 O4 w. O% g- f* y" V, b6 m' m6 [
4 ^7 A2 x# m- B L* B1996年就在首次总统大选后不久,政府发动所谓的「宗教扫黑」,蓄意制造假案,利用假证据来起诉数个民间团体,而这些团体后来全部获判无罪。其中又以太极门案最为离谱,承办检察官侯宽仁违反一事不二罚的原则,一方面指控太极门涉嫌诈欺,另一方面又说太极门是补习班,有逃漏税之嫌,并移送国税局,国税局没有依职责调查就开出税单。按理国税局应该等刑事判决确定所得性质,如果是诈欺,所得依法没收国库;如果是补习班,才会有逃漏税问题,所得性质确定才能据以开出税单。但当时刑案司法程序都还在进行中,国税局连所得性质都没有查就先开出税单,就连加总错误都是照抄自台北市调处的报告。相较前总统陈水扁案,国税局公开表示须等司法判决确定所得性质。- f. U& l3 o9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