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5)  鸡蛋( 0)
|
本帖最后由 Acup2 于 2016-8-20 16:30 编辑
7 {# \) w+ d6 w" S8 R8 v+ n M
/ ?& N3 P# [1 n9 I# B5 m" ~" d. [37. 出山
; t6 i0 V: Y$ }: ?% T% T* Y- f
) d* ]! C% }$ u8 i日子一天一天过去,转眼一年过去了。5 r4 V0 @3 E" `& E& p
# n6 h- e* f# H; [" J# s' v5 ~
突然一天梁宁收到一封email。一个中医朋友发过来的,说他写了一篇文章,因为澳大利亚一个针灸团队发表了一篇文章,说他们的研究表明针灸组疗效和虚拟对照组差别不大,提示针灸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罢了。他写了这篇文章,要驳斥这篇澳大利亚的文章,要说针灸就是有独特的治疗作用,而不仅仅是心理暗示作用。
1 L: W2 H! U7 r( P" ?' e
9 Z& a }9 t! R& @4 s) Y7 s梁宁将这个朋友的文章和那篇澳大利亚的文章都看了看,知道这个朋友批驳的观点主要是因为澳大利亚的研究中没有提到研究中的针刺是是否追求过“得气”, 也没有对每个病人的病情进行中医的辩证。梁宁觉得还有一点是研究中的针灸师的水平没有保证。是什么样的针灸师参与的试验?怎么能证明这个针灸师的水平适合参加针刺试验?
% M* v- y- z' F: `5 g% ?
8 T4 `( X9 b5 `$ ]$ x到底是这个朋友提示的,还是梁宁自己想到的,记不得了,反正梁宁上Google,输入主题词 acupuncture (针刺) 和 placebo (心理暗示),查了一下,发现网上好热闹啊,英文版上几乎压倒一片地认为针灸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只有寥寥几篇辩解的文章。中文版上支持和否定的文章一半对一半。支持的文章多为针灸师所作,而反对的文章多为引用英文资料作为自己的证据。9 k, S4 l; U) n# j( D% T, Y* I
9 B9 J) ~ j: N' `, K- Y
梁宁想,好家伙,科研领域的争论以及蔓延到网页上了,好个热闹。
: |0 d5 J4 }( y2 C" N! D3 k8 w" h! l& f. l1 k# v
梁宁又想,显然这个波澜壮阔的争论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也不是现在这篇刚发表的文章引起的。果然,在排行第一的那篇文章中,有作者名为Colquhoun D 就讲到,至今,研究文章有 3000 多篇,还是不能得出明显和肯定性的结论。没有必要再研究了,再有3000篇文章也不见得能得出个结论。没有必要进一步浪费研究资源。" O$ f( H( A8 z) Q! C
. [7 d# u4 \0 f' M. P/ L/ ?$ R梁宁仔细读了Colquhoun D 的文章,发现该作者认为针刺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的理由大致为:支持和反对的文章都非常多;设计的比较好的文章倾向于否定性的结果;即便也有辩解和不同意的文章,所列举的支持性的文章中,针刺组的疗效比虚拟对照组高不过10%左右,这样的差距没有多少现实意义。
& W! E0 @: Y6 r7 y1 q O
, `1 S v* @( L, x% A7 ^0 HColquhoun 说,现实是,研究中的针刺能治疗一些疾病却不能治疗另外一些疾病。如果一种药物能治疗膝关节炎而不能治肩关节炎,你会怎么想?( w, C) B7 _' F( _: o- E+ _
0 v9 J! a0 Y4 P7 l! _. M) s
Colquhoun 说,针刺即便在中国也不是主流治疗手段,何况历史上,道光皇帝就曾下诏禁止用针灸治疗疾病。毛泽东也说过他更相信西医而不愿意喝中药。中国人用针灸也许是一种政治需要,是要提高中国人的自尊心。
: g9 x# i0 n/ ^: D+ y0 I1 a. u" T& J0 Q; g: A7 q+ E) w6 M
梁宁接着查阅了Colquhoun 文章中提到的那些文章,发现基本上这些文章都提到了他们注重了针刺得气的要求。当然没有提到是否对每个病人都进行了中医辩证,他们选择穴位时,都咨询过“专家”,或参考过已经发表过的文章。但是梁宁也立刻注意到,这些文章中的针刺多为每周一次或两次,极少有三次的,而总治疗次数也多是10次左右。这种治疗频次显然和自己平时针刺频次不一样。按照自己治疗减肥和戒烟病人的经验,如果治疗间隔过长,疗效一般都不好。比如说,戒烟需要每天针刺,连续7-10天,这样多能将每天吸烟量从每天超过20支减到每天0-1支。如果每周针刺一次,连续10周,吸烟量纹丝不降。! `( ]+ N3 w+ e2 f0 s
' V0 _6 X! @' t( X! N, z+ ^, [# n至于针灸治疗中的中医辩证,梁宁的理解是,针灸首先需要经络辩证,需要知道疼痛属于那个或那几条经络,而表里虚实寒热阴阳辩证的重要性为第二位,对于一般临床上的疾病,如肌肉关节痛等,并不怎么考虑这后面的八纲辩证 (八纲辩证对于草药疗法的重要性比对针灸要高)。1 ~+ b3 N$ j/ c3 j) N+ y
$ b" v# B! F# _; t那么,比较低的治疗频次是不是导致西方研究失败的主要原因?如果是,那么就说明针灸师并没有意识到治疗频次对于疗效的重要性,也就是说,这个针刺师对于针灸学的理解掌握和治疗水平有疑。8 \+ s5 a; b: V5 X- ] O8 @
8 s6 f: f: n) a. R* N) E
现在回想起来,好几年以前,女儿上高中时,就给自己看过一篇文章,是说针刺没有治疗效果的文章。文章是老师发给学生,让学生就此写作文的。当时梁宁也对那篇文章作过点评,指出过其中的不恰当之处,但是现在忘记了是那篇文章,也不记得文章中有那些不足之处。 但是,显然,对针灸不利的文章早些年就不仅在科研界,网路上,也进入到学校课堂中了!* b& R- b$ C5 [; R
9 a; Y& X- h* Q. ]" ]7 A/ t% q1 `
1 @( @' [1 |2 i这件事在梁宁脑中盘旋了好多天。他感到自己该做点什么,但是还不能下定决心。
% [: C! q' {5 ~/ |. O5 H$ ?, f3 O8 k4 k6 O+ f- J g
一方面他意识到如果他也参与检查西方针刺研究讨论并发表文章,势必就意味着自己将会暴露在很大的公众视野中,而他自己早几年前就决定不再参与外界事情,所以不去竞选参加针灸协会的管理层,也不承担讲座邀请,只是保持参加听讲座,以继续提高治疗能力。
% h, q/ u* T: m3 q e
! }3 \ S: K U. Y* l另一方面,他认为现在面对的问题是针灸到底有没有治疗作用。如果说针灸不过是心理暗示作用,其潜意词就该是:针灸不过是骗人的玩意了。西方研究者是通过对于大量研究报告的综述才得出这样的结论的。我们要解答的是针刺这个治疗手段到底有没有治疗作用的问题,而不仅仅是针刺能不能治疗偏头痛或腰痛这样具体疾病的问题。所以,针对某个文章的评论不可能从根本上扭转对一个行业(针灸界)的看法。 # V% _ r5 v; j' I
% d6 M8 t4 [, S" S我们要面对的将是西方整个针灸界(很大的群体呢),而不仅仅是某个或某几个作者。仅仅说‘我们的针灸已经使用和流传了几千年了,必然有它的实用道理’,是不行的。人家说了,占卦,烧香,算命,或跳神,或各种宗教也流传几千年了,能说它们都有‘实用的道理和意义吗?
8 {6 X* L3 f# f% [2 Z% m9 `
0 `& d" N& }0 P梁宁注意到现有的支持针灸一方和否定的另外一方都显得有些心虚:: a9 @ ~! q( A5 [. p0 l( g
' j' V/ w$ z- q9 p7 Z. w% `) I- f2 b支持方:我们的结果的确显示针刺组疗效显然比虚拟对照组高呀(资料经过统计学处理后)。你们的否定结果,虽然统计学上讲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是多数文章资料都是针灸组数值高于虚拟组,也许需要大样本资料才行。7 V: N$ Y3 S& u& m
- ^- [/ k! P8 x8 k$ R( I& X. x: A% E
否定方:我们的结果也的确显示针刺组疗效显然不比虚拟对照组高呀(资料也经过了统计学处理),你们针刺组疗效仅仅比虚拟组高大约10%,没有多少临床应用意义。- K7 V8 `6 B, }1 ?1 Z
3 ]4 B5 x, y8 ~; u/ m3 I" A
可见,双方都只是互相坚持自己的观点,却不能指出导致对方结果的原因。由于原因不明,到现在(1996年8月),肯定的和否定的文章还在不断发表着。1 z1 I7 e0 z( E+ s" K8 Y3 Z
7 x3 r1 ~% I) h
梁宁知道,如果找不出导致这些研究失败的原因,就别想扭转西方对整个针灸界的负面看法。而这种情况的持续,会导致对于中医的看法,对来自中国的各种事物的看法,也就会导致对来自中国的意识形态等等的抵触情绪。这是一系列相关联的事情,最后,将会是和我们在国外的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有关联的事情。想想看,如果一个西方人见到一个中国人,他/她的脑子里会不会蹦出一个念头:小心,这是个中国人哎(可别轻易相信他啊)。如果有可能是这样,那么以前梁宁打算靠提高临床针灸疗效,为中医和中国人增光的想法就不可能实现了:你的疗效再高,也是靠心理暗示(某种骗人的手段)的。针灸真的有自己的疗效?谁信呢?!5 {3 K2 A- l ^6 _: _ V
4 g- E8 d# q9 C6 @* o! |" T而要能够面对整个西方针灸界,找出目前针灸研究纠结不前的原因,这个人必须了解中医和针灸,还了解西医临床和临床研究,还得有临床研究经验(只是是实验室研究经验),适度的英语表达能力等等。
" z! @4 B* l5 \2 _7 x* g/ \" P* ~5 k9 }4 g
梁宁想,谁来作这件事情?国外针灸界能符合这个条件的,大概每个城市里面只有1-2% 吧。而这些人中间,有兴趣作这样事情的人大概更少了吧。
2 V7 D/ x) I3 Z5 A$ G% O0 N……
$ R3 \% N$ {, D, d2 W2 b
: ]; D1 K6 G6 u% {2 Y0 V! U还是自己来吧。多一个人多一份力量吧。也许,老天爷本就安排了自己以这种方式报效祖国的。
% u* C o# J7 d6 V1 N1 B' m8 \' R! C) W" j
出山。
) j3 z5 _* P5 E- ~8 w0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