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当佩奇(Larry Page)于2011年成为谷歌首席执行官的时候,苹果(487.05, -4.65, -0.95%)的乔布斯(Steve Jobs)曾经给过他一些建议。% N3 h; {& O3 h$ f' V
8 \# u8 ~' p2 m% @+ N7 ^
“谷歌成长壮大之后想要成为什么,对此必须事前有所打算。”他表示,“你们希望专心开发的五种产品都是哪些?其他的干脆放弃掉……后者只能让你们分心,拿出来的产品虽然足够好,但却称不上伟大。”佩奇将这些话牢牢记在了心里。在过去两年当中,谷歌已经放弃了无数无关紧要的计划,而专注于消费者设备和云服务的主题。! ]- D$ @5 _; K4 w9 B
$ d( L! W! D: Q5 `2 w/ O 可是,必须指出的是,所谓足够好,其实正是搜索引擎的明确特性。我们在谷歌(GOOG)就某个主题展开搜索,不见得能够获得最真实的报道,或者是最有见地的博客。我们能够得到的,是那些最流行的,最吸引眼球的——就像我们在YouTube有时也可以感觉到的,有些条目之所以会升到搜索结果清单的顶部,恰恰是因为它们最没有分量。哪怕是最优秀的搜索引擎,所呈现给我们的,往往也是日渐趋于平庸的趋势,这其实是大数据本身的一些局限性使然。
4 X1 d& Z# L, O9 C2 v; L6 M v" S" M1 V
换言之,苹果(AAPL)或许有充分的天资来挑选出赢家,但是谷歌并没有。那些乔布斯所批评的副线计划,价值其实是无法估量的,因为这才是搜索引擎巨头的创新之源。通过一种叫做“20%时间”的政策,他们鼓励员工致力于一些自己选择的其他项目,希望从中获取有价值的理念。安卓是作为一种开放代码操作系统发布的,其命运完全交给了第三方。这些策略都收获了可观的效果。当然,这一政策也必然带来了若干不成功的计划,但是只要有几个大成功就足够了,包括Gmail。安卓的灵活性使得它进入了成千上万不同的智能手机当中,最终和三星[微博](SSNLF)携手登上了手机霸主的宝座。如果没有Gmail和安卓的巨大吸引力,就不会有现在的谷歌云,更不会有那么多打着谷歌烙印的个人设备。& f0 Q+ B0 c4 V
1 c0 k2 ?1 p/ K. k+ r
广撒大网反复试验的方法多少有点反传统,而且对于数据公司而言也有些异端的味道。谷歌并不会让自己20%的搜索结果任意排列,他们的运算法则是不会随便胡来的。大数据的任务就是为人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可度量的事实,让我们远离各种灵机一动的或者天才的幻想。3 T6 Z; N0 Z4 [ Z1 Y I7 B: m
; H3 @4 K5 N- i! D$ l 谷歌近年来似乎已经开始感觉到了这种不协调性,而逐渐开始采用更整齐划一的行事方式。他们使用了内部分析的做法,像排列网页一样评价员工(不必说,弊端也类似),20%的政策由此受到了巨大的挫折。通过收购摩托罗拉[微博],他们获得了自己专门的硬件部门,而且2011年以来,谷歌一直在试图让安卓系统标准化,最近更在大力推广所谓“Nexus体验”。看上去,似乎他们什么都要试试的日子已经结束了。谷歌眼镜和摩托罗拉Moto X手机是新谷歌两种标志性的产品,而这两者恰好也体现了谷歌当前面临的危险——前者处于巨大的争议当中,而后者则大有平庸的嫌疑。
0 Z5 O$ v5 X; m4 Y$ ~' _1 R# \# i/ x: U
不过,谷歌可不仅仅只是成长,他们也在持续扩张。寻找新数据的努力当中,他们的网络服务也大大拓展了,在斯特林(Bruce Sterling)所谓“系列产品”的构成当中扮演了关键的角色。谷歌现在提供从电子邮件到文字处理软件,再到企业应用程序等众多产品,与微软(33.4, -0.15, -0.45%)[微博](MSFT)这样的竞争对手已经很相似了。为了便利,用户很容易就会选择这家或者那家公司提供的系列产品。谷歌的地位是独特的,因为他们产品的宽度,以及他们与云结合的程度都是别人很难望其项背的。Chromebook本身就代表着一种方向,或者是谷歌的希望,即在不远的将来,消费者的数字生活大部分都将在公司的云上度过。3 X) s' o7 L% k% Q* D: j; P
7 H6 S- x$ K7 k
到那时候,谷歌就真的成了大而不倒了。现在的事实是,8月16日的一次网络事故,导致网络流量重跌40%,那些高度依赖谷歌云的个人和企业顷刻间陷入瘫痪。尽管发生更长期事故的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但其代价确实是不可想象的。公司存储着大量数据,还有另外一个风险——对于政府、监管者和不法分子而言,这是一个非常富有吸引力的目标。成长给谷歌带来的风险要远超过其他科技公司,很难确定这些风险是否已经被完全了解了,毕竟其度量是非常困难的。
A3 e9 L5 Y& p% c2 L
% f: ?; p. C6 Q+ \( h 无论如何,谷歌现在似乎是知道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遗憾的是,虽然佩奇许诺要集中优势力量,但他却没有说要将这些力量用在哪里。无论如何评价,佩奇的公司现在已经代表了大数据的正统,就像苹果代表了天才神话一样。可是,谷歌的一些最伟大的成就,恰恰是来自意外;我们不该忘记,当初那个小小的搜索引擎正是允许大家都来参与,才点燃了创新的火焰。(子衿) 3 w8 d1 f( p; y2 g
& e, @/ n& Q- l6 U#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