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是谁谋杀了美国梦?2 w9 Y# B# w# U4 Y
3 `: i1 C+ q# H
每个人只要努力工作,就都会过上更好的生活;我的生活将比我父亲那辈人更好,我的孩子又将好过我……所有这一切诺言,现在都是怎么了?% E. K# a+ P! S5 E( O ]. N# ^4 Q
0 F8 u4 i/ o* X0 v8 e 那个美国已经消失了,现在只能在深夜播放的卡普拉的老电影当中才能看到。
4 w% b3 p* ?- f% ?1 j# {/ Y7 g& @8 U$ ~
在今天的美国,富有者正在超越我们其他所有人,拿走几乎全部好处,而中产阶级只落得拼命挣扎,希望能够保住现在的位置,至于贫困者,更是辗转在磨损日益严重的社会保障网上。
0 G: u4 n; K5 v8 X6 }# u7 n" Z
+ ?4 h& A) `" P4 a( B% ^. D 许多人的注意力都集中在了机会和收入日益扩大的不平等上面,而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纽约客》作者派克(George Packer)《我们美国这些年》(The Unwinding: An Inner History of the New America)一书的影响,这部著作为我们讲述了梦想如何消散的可怕故事。
, Y, M) A* }/ d' |7 c+ `
1 H2 t% h5 l# W5 T( c 最近,《经济学展望》跟将这一争论推向了高潮,让机会不均等问题重回我们的视野。这首先当然应该归功于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曼昆(Greg Mankiw,曾经是小布什、麦凯恩和罗姆尼的经济顾问)的一篇直言不讳的文章《为百分之一辩护》。! P& P+ J& Q1 x" d3 ^
6 R- Q @4 h: p9 M- v& X. L
在文章当中,曼昆解释了为什么那最顶层的1%为什么会如此了得,以至于我们余下的人无论怎样拼命冲刺都追不上:富有者就是比我们的出色。他们赚的钱更多,因为他们对社会的贡献比我们大。他们更聪明,拥有需求最高的技能,有更好的企业才能,而且工作努力。此外,他们的孩子也会继承这些成功的基因。
2 ?1 F+ X' p3 H: X
3 b% o) m, Q5 @( p 不但是这些富有者比我们出色,这个世界也在变成愈来愈合适他们的舞台。过去三十年间的科技进步使得他们的优势能够获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大的回报。
* U! h0 O( I. i; I- G, z( N2 Y9 m& c
曼昆宣称,最顶层的1%确实赚到了钱,而如果我们试图削弱这机会的不均等,结果只能是使得我们所有人都变穷。到那时,我们就将不再有哪些天才的创新了,比如乔布斯(Steve Jobs),比如罗琳(J.K. Rowling),比如——曼昆本人。
I6 T. I+ ^# V1 G) |% P. S9 o/ ~
) V. m& e3 U" Y! I9 y% I8 g& v9 p 曼昆的前提是,所谓报酬,就是一种边际产量。富有者赚到钱,是因为有人肯付钱,而人家付钱,总是有充分的理由的。报酬是由市场决定的,这是再简单不过的经济学原理。& s' }8 z, j. G( _$ B5 B1 q
( f4 v4 e) z9 s0 b0 Z6 Q8 X 很多评论家都对曼昆的理论做出了回应,但是最响亮的声音无疑是来自经济政策研究所的比文斯(Josh Bivens)米歇尔(Larry Mishel),他们也在《经济学展望》特别号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 h& T9 a6 } M2 }$ Y+ F$ r
* s1 [+ h5 I9 E9 k
文章指出,问题的关键其实并不是像曼昆所说,在于你知道多少,而是在于你有多大的权力,尤其是榨取经济租金的权力。比文斯和米歇尔的统计数据显示,最顶层1%过去三十年的收入增长,最主要的原因与其说应该归功于效率充分的,竞争性的市场对他们的教育和技能的回报,还不如说应该归功于他们成功的寻租。% {5 _8 |( s# q$ o& N
1 z9 P8 m0 d; u2 h- P5 |7 B7 {( V
经济学家们所谓的“租金”是怎么一回事?简而言之,就是一个人的收入当中,超过要他们付出自己的劳动力和资本所必需的代价之上的部分。3 L8 [8 A- U) s @6 d" Q% {/ ]
4 C5 b- F) ~( |/ v6 l 比如说,比文斯和米歇尔写道,“看上去,许多顶尖的运动明星,哪怕他们的薪水降低一些,也将持续为自己的运动提供本质上等量的劳动力,因为哪怕是降薪,也比他们接下来的第二选择要好太多。”
6 y) g5 A4 I2 U o- y6 B1 ~$ _5 \& F2 ^
我们真的需要为了超级明星每天的表演或者工作为他们付那么多钱吗?答案当然不是。勒布朗詹姆斯为了帮助迈阿密热火夺冠,自愿降低了薪水。他的最主要目标是要在一支伟大的球队当中打球,构筑起自己作为史上最佳篮球运动员之一的传奇,而不是多赚几百万美元。对于詹姆斯和许多其他明星而言,他们薪水的相对数量是重要的,但绝对数量却不见的。他们只要比自己最接近的对手赚得多就好了。
# P8 M1 z! O/ g$ p
# D+ G& V0 N: g. ~ 事实上,尽管曼昆宣称,如果我们敢于增税,那么创新者就将拒绝工作,但是他自己的一个例子却恰好与这样的理论相悖。
3 M5 O$ h6 X, i1 O1 p5 i3 J9 _: k/ |, w# X$ Y! \- k; y8 J
作家罗琳最初撰写《哈利波特》的时候,根本没有想过书要出版,没有想过自己的幻想故事能够换来多少亿美金。尽管罗琳的税收负担加重了,但是她依然坚定地留在英国,因为她说,她的成功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英国是个福利国家这一事实。% d7 Z2 z/ s# B
2 f5 ^( Q* ~" z$ O; ~8 { 其实,任何关于创新家的说法都是烟幕弹。最顶层1%的新增成员,最大的两个来源正是企业高管和金融行业从业人员。在1%当中,真正属于超级运动明星、发明家或者艺术家的其实非常有限。
7 h, S) U' _: j7 s
7 Z. E$ j& f& n9 N! B# I8 E$ p 企业高管会拿到大量过高的薪酬,原因就在于寻租。许多高管对于自己的职位而言,往往只算得上是平庸的人选,但是他们却拿着极为过分的报酬,而他们的表现根本配不上。比文斯和米歇尔发现,从1970年代到2000年代,企业首席执行官的薪酬增长了14倍,增长速度相当于股票价格的2倍。
9 J7 L X% i5 f
2 R. E1 E; }" H c; y; P 其他国家的首席执行官们虽然做的是一样的工作,但是拿的钱却只有美国的一半。我们总是能够找到合格的人选去领导复杂得多的机构,而这些人的平均年薪却根本到不了首席执行官们1400万美元的水平——美国总统一年45万美元,联储主席不到20万美元,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大约25万美元。5 G& U! i; v) u. S' _
8 v& V; H) |- T- g2 \4 j
比文斯和米歇尔的研究还显示,美国不平等的可怕扩展其实并非人力无法改变的市场力量的产物,而是一系列政策决定使然——比如低税率,比如劳工地位的削弱,正是后者为少数人打开了方便之门,让他们可以从过去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当中攫取到大部分好处。
$ ^4 E9 h D2 G+ X& ~* W# H
! n+ i8 ^- O1 n, m. i& v 最终,下一代的最顶层,注定将是现在这些的朋友、邻居、同学和孩子们。
/ o( n/ N5 [- q8 ?! d9 n6 y: N9 f" S$ Y- e, P8 Y" A/ x# T
这个曾经以机会平等而自豪的国家,现在却再度创造出一群贵族来。这可不是我曾经梦想的美国。(子衿)
6 H9 {6 I4 g/ i7 O+ h) Y$ |1 P$ J! u8 l6 J/ 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