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9 g, @# i, D; X 为了让美国民众放心,美国高官们一再表示“棱镜”的目的是反恐和维护国家安全,有着国会和外国情报监视法庭的监督,不针对本国民众。但细细看来,这种解释是十分无力和矛盾的。“棱镜”在理论上只监控海外的互联网使用者,但是美国民众在境外的时候会不会受到监控,美国政府并没有明说。另据告密者斯诺登爆料,除了“棱镜”外,美国情报部门还有一个电话窃听计划,用来监听境外恐怖分子与美国境内的通联。从这个角度来说,不管是“棱镜”,还是这一电话监听计划,都至少要把一部分美国人的隐私囊括其中。显然,美国情报部门不针对任何美国民众的辩护是不成立的。9 Z4 c) ~: m. @% f
+ ^. P+ c8 E/ F3 f
“棱镜”的“奥妙”还不止于此。有媒体指出,美国政府只是以反恐为名,实则另有他图,即美国要在互联网这个新兴的第五维战场空间排兵布阵,占领信息制高点。对此,美国政府坚称,“棱镜”为的是反恐,不涉及其它事项。但稍有情报工作常识的人都知道,这一辩护简直是“此地无银三百两”。在情报工作中,负责情报搜集的部门是无法事先知道哪些信息是涉及反恐的,因此只有广泛地搜集信息,才能从中遴选出反恐信息。美国情报部门高举反恐大旗大肆进行信息搜集的行为可谓屡试不爽。“9·11”事件后不久,美国情报部门就以反恐为名,秘密通过一家国际银行信息数据中心,对成千上万名世界各国人士的金融交易信息进行了数年的调查,并回避了相关指责。此次,人们有理由相信,美国情报部门在互联网搜集反恐信息的同时,也“顺带”搜集了其它领域的诸多有用信息。而面对后者,美国情报部门可能弃之不用吗?相信人们心中自有答案。 + o' v7 E0 Q*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