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 n; |) U; d( w二,在公共场合的行为有待提高,家就是你的演练场。我时常看到这样一种情形。在有外国人,尤其白人在场的高级场合,无论是做家长的,还是做孩子的,行为都可圈可点,可惜一换成全部中国人的场合,或者大多数是中国人的或其他有色人种多的场合,不少人的表现就开始有失水平,还自我安慰说,不要太造作了。有一年我参加中文学校的一个新年会,学校请了一个魔术师,大家开始还很规矩,慢慢的,有坐在前排的孩子跑上前去摸人家的道具。家长不以为忤。于是小朋友有样学样,也跑上前去,家长们依旧不管不顾,有的甚至面露得色。魔术师终于停下表演,很严肃地说:如果你们再这样,我就拒绝表演了。 : ^6 y) w- C9 `/ g4 o4 M
6 G+ K5 Y% M w/ n1 y3 L1 g( p# o
我很想知道,家长们究竟是怎么想的呢?觉得是小孩子,无所谓。再说既然是过节,小孩子开心就行,至于方式,无所谓。又或者觉得自己的孩子很勇敢,或者很调皮,由此联想到顽皮的孩子聪明,不吃亏,因此而面露得色?我们每个人都有许多权利可以享受,但同时别忘了,这一切都要建立在不妨碍别人的基础上。 % Y7 t1 G% _: D
( C; X* ~, Y* C3 N) }
很多时候,本能不是没有提醒我们这样做不太好,可是自私最终占了上风,严于律人,宽以待己,就使得我们的行为令人反感,而到了公共场合,被无数双眼睛一照,就更被扩大了。人的一生,都在和自己的习惯或者本能做斗争。比如孩子,他们原本是饿了才吃,困了就睡,可大人要培养他一日三餐以及其他的作息习惯。 - 多伦多 51 网 6 h( X$ A0 k- S' p: Q1 _! T4 r
0 B( q1 @; V4 D2 d# d. i2 j8 \
比如大人,知道自己不该这么做,于是有意识地培养自己按照社会准则要求的去做。不装嫩,愿意随年华老去,应该也属于这一范畴。但人总有松懈的时候,哪怕是在公共场合,一松懈,行为就有所偏差,就会露出真实面目,毁了名声。所以小节可以不拘,有些大是大非,还是要家内家外一致。 ) i9 ^6 ~# r4 {( z
; W" H |5 N. D3 n三,孩子不是你用来炫耀的物品,不要把自己的失败怪罪到孩子身上。时常有家长很得意地夸奖自己的孩子,因为给父母挣足了面子。可是当孩子品行有欠缺的时候,有些家长却又把错全推给了孩子。孩子的行为,其实很多时候就是父母行为的折射,尤其对于那些在外面表现很好,在家里却不怎么样的家长,你能指望自己的孩子行为有多么可圈可点呢。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把父母的真实想法行出来。家长如果表里不一,孩子也就有可能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 R9 ^! @* G9 `1 F8 |
# x: T* {5 e4 B% @ M 6 A E' S' r4 N/ A5 Q5 _: A别忘了,孩子是三方教育的结果,再加上他自身的努力,因此当孩子做得好的时候,不要全归功于自己,当孩子行为出现偏差的时候,则应该坐下来,查找问题到底出现在哪里,然后一起想办法改正。同时,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们自己也要学习相关的礼仪,和自己多年的恶习做斗争,给孩子树立榜样,只有这样,孩子才会健康成长,并最终成为独挡一面的人。5 I3 A# D7 `3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