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那一轮轮的QE就和伟哥一样,短期好一下,身子还是虚的。而且越吃越虚。最后怎么办?。。。凯恩斯说过,到长期我们都死了。
7 ]8 x9 D4 j/ d# T4 f) Q- U$ C5 C% H# A: p) Y: o- A, a
经济学家:咱们走吧。
) P- K- S7 K8 Q" u. E; j8 s! r, I
银行家:咱们不能。
' _3 S' [6 i* r: c- f g3 U" j/ y# h2 Z9 N. |' m4 q
经济学家:为什么? ( Q; Z' n+ V& m0 g& a: m+ a6 t
9 [5 U8 g6 b. q1 r- E 银行家:咱们在等QE。 1 K2 A2 t; C2 Y, f; e
% I. ~' l8 z8 ^: L 经济学家:啊! 你肯定是这时候吗?
) ]) F$ b$ C: E, X* j( F
! h4 \3 A2 K9 m% p, l 银行家:或许还不到时候。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暗示咱们判断错时机了?它应该来啦。
+ Z3 D9 k% f- [' [2 Y
# M. h% p! O4 `" X/ i 经济学家:它并没说定它准来,万一它不来呢?
/ K# ~9 E9 |& T. D, P* B3 i/ v3 e4 m5 f# i9 Y! Q% H
银行家:咱们明天再来。 . p" T% }4 }& ?- Z
# c' y1 k# y. h! r8 R6 Q
经济学家:然后,后天再来。 ' G' _: v/ x6 J0 b! N/ L
+ d5 O4 P) G0 e" m0 }2 ~
银行家:直等到它来了为止。
) E+ m- U7 Y3 ]7 N$ f1 T' A( a- [8 ], o8 f8 V3 _' N7 n4 [
经济学家:咱们去年这时候也等过了。照我看来,咱们和去年的环境也差不多。
) L6 J' ]. X* A$ Q! \, N) }3 A: V
1 N" p9 w9 B7 I) D# | 银行家:你认得出现在的环境? 9 c ^. @) b* r' b; S
. e( W7 R1 h ]4 @ 经济学家:认不认得出没什么关系。
5 q+ U0 Q" ^6 o' Z3 a% A" N4 }9 o# ~# I4 D# w) n
银行家:完全一样。。。那疲弱的就业和欧债危机,前年夏天也是。
- \5 b2 K/ H9 T6 [" w4 {9 A
4 L9 E: G/ ~. p' K 经济学家:你肯定它这时候来? ( A1 |: V1 `$ S
) z0 n/ Y" o* K; b
银行家:伯南克说已经准备好了,我想。 , u2 z, V @, c! ]; j$ A
2 Q4 h$ e! V, i4 G+ @ b' f
经济学家:可是准备好了是什么时候?今天就一定是宣布QE的日子?今天难道不可能只是唬弄议员们?
% k ]0 K9 L: \8 \1 @* ^9 i/ F* A
银行家:那决不可能。
. z0 n; q. ?/ J/ y, f5 |1 E X& W4 H! i( s. }" q2 z2 T6 T
经济学家:或者总结过去?
0 Q0 X t6 [) e' _1 t- ?
, {: Q5 s, ~2 h" e$ a# d- C 银行家:那咱们怎么办呢? 5 k! i% R; \; [0 s1 S3 `
# [: R Y" l1 K& s$ b: f
经济学家:要是它去年来了,没达到效果,那么你可以肯定它这次决不会再来了。 4 x! e) n/ E: {, @7 M. f
$ D, T J7 E6 ~0 s3 u, C* l& w 银行家:可伯南克说过去的政策是有效的。 6 ^- f- J" b/ p) I& i2 K9 z
# A2 R* P: R& A5 e5 f 经济学家:所以我们就一而再,再而三的期待更多?
( e" S' o! C& f% _* S. _4 B/ s" x& i) T0 z" r3 j+ ?
银行家:是啊,有效的东西当然是多多益善。+ _- d3 l0 Q5 X6 r% \# S1 V5 h- O
) G0 b- M& m F* U. x& [* M: U/ Y 经济学家:可我觉得它对实体经济的帮助越来越有限。利率已经这么低了,正常情况下,经济早该增长了。
% L/ {1 V5 u' ?5 O. T) S
2 @7 O4 w$ X, f+ M* r) a. } 银行家:也许你是对的,可是我就是需要它。没有它,我活不下去。
. M7 h/ L8 c- q" c2 r8 A' V, I+ u# Z8 u# R8 Q
经济学家:如果它今天来了,你就满足了?
* \( E: z3 }* e6 B1 c
/ b% M x( k1 r p/ y 银行家:当然,全球市场都会欢呼雀跃。我们发财了,就会消费,投资,创造就业,经济也好过。
6 A3 S7 r5 U6 C. C( B! P9 A8 d, v9 |# a f0 P* M0 h8 F$ T
经济学家:那怎么过去三年你们都在发财,经济每年都苦苦挣扎?
/ a4 Z/ Q7 n2 S$ B7 m( U8 \, {( W( M' ?$ @# U. c( D0 f
银行家:原来的QE一结束,我们发财的机会就没了。' j+ ?. g) b1 k
6 g4 T6 y. v0 j; P$ w 经济学家:那即便这次它来了,等它走了以后,经济又变差,你还是要等待它再来?
3 y( ^% Y: H. \! V: s; o& X$ F4 n: M/ M# a4 \$ @
银行家:我想是吧。
; R) }) f- V0 z; Y" z% P& ~4 y
经济学家: QE1、QE2、QE3、QE4、QE5。。。这样何时是个头?6 x5 b6 u- d) f( ~
! t: @" q7 E9 a 银行家:不知道。。。不过我也问你,经济到底为什么不能自己好起来?+ _$ Q2 ~6 N2 B' G- ^6 ~
0 s0 l9 V0 N5 S7 {0 \ 经济学家:这个,额,我想可能是我们以前的增长模式已经不可持续了吧。私人部门无止尽地借贷消费,政府部门无止尽地财政支出,现在堆积的债务不是几年内就可以还清的。所以。。。
$ H+ s, |6 `- ~2 z5 b
* _5 G* Q4 J/ ? 银行家:那你说QE要继续压低利率?# t Q9 E, J- v) P% _, p
2 U" o/ i# T5 {& [4 @' n
经济学家:是的。低利率可以刺激消费和借贷,也可以帮助政府融资,或许还可以稀释我们的债务,还可以。。。
Q$ Z# M2 l) @* u; r, F8 l# w. h/ K* v. ^* j; |- o( N+ B' s
银行家:就是鼓励我们继续借贷,回到以前那种不可持续的增长模式?* I1 ^- Q/ `" p# W7 r+ a- _
! H z7 M0 o) r3 F% m& ] 经济学家:。。。是的。
# e+ d7 G' e% f# ~8 q4 L" @. h7 f( y" ?# `, a2 k! S
银行家:那一轮轮的QE就和伟哥一样,短期好一下,身子还是虚的。而且越吃越虚。最后怎么办?
: B ]9 N% s6 e
0 V5 s5 m8 `! Q* F% g- q 经济学家:。。。凯恩斯说过,到长期我们都死了。' u# s) @3 C2 m* E; q
( _' z7 C- O/ }/ Q3 ?0 k 银行家:所以你也知道,我做几年,抓准QE的时机发笔横财后想干嘛就干嘛,管它以后洪水滔天。这年头,还有人关心长期么?伯南克总比那些正拷问他的议员们要负责吧,至少他试着做些什么,而那些人不但不做事,还指责做事的人。
$ v- H! S5 M; q; T' V* |5 }7 F7 H
# H' e* t9 z7 `/ |6 J( v c 经济学家:这。。。这是民主制度。
2 u3 ^/ G2 z8 y0 o6 V0 R5 I/ v% |+ ]: w) S
银行家:我们一个国家,两大政党,50个州选出的参众两院535号人整日争吵不休,除了浪费纳税人的金钱和时间之外,我看不到任何效果。我希望能修改宪法,允许议员们携枪入场辩论,相信不用几天,天下就太平了。
! E5 J1 Y9 m8 w3 D- m& V) Z$ t$ {1 Z+ [
经济学家:你。。。你这是反对民主!民主制度给了你财富、地位和声望,现在国家遇到一点点困难,你怎么可以翻脸不认人!
0 Q( u4 ^# C7 L O$ i+ n" k3 o2 V; ?
银行家:是谁翻脸不认人?华盛顿的人当初拿了我们多少好处,金融危机一爆发,这些人从贪得无厌的硕鼠摇身一变成了义正辞严的道德家,把责任全推给我们,说我们是百分之一,是肥猫,要严加监管,要课重税。你以为我现在就过得好么?金融危机前我过得多体面。现在已经是过街老鼠了。占领华尔街的人不会放过我们哩。+ s# p, D+ y" @; r& y: s
3 w0 c. c. _. Q$ L" K 经济学家:那些抗议者都是易被煽动的年轻人,而且找不到工作又欠了一屁股债,你要理解他们。
0 V( _4 ?! _; m7 h. x& U( D9 d- B' \6 B( q
银行家:我们设计各种产品创造助学贷款,可我们没法迫使这些孩子们了解他们的教育也是一种投资。大学四年借了20万美元为着自己的兴趣读个冷门专业毕业后找不到工作还不了贷款,难道也要怪到我们头上?
/ V2 r# A0 v; n( B& R' X9 r R w9 j6 w/ i, n, b( {. D+ l
经济学家:别看我们失业率高,我们比欧洲好多了。像希腊、西班牙,一半的年轻人找不到工作。大量职位被中老年人占着,政府又债务缠身,还得想方设法延长退休年龄。。。7 L. t6 n& M7 J* p& U) {. \4 w
( ^6 X# y& g. J! Q0 x$ o
银行家:别提欧洲了。一想到那里我就犯恶心。每月如大姨妈般准时来一次峰会,出台一些方案。随后就和太监一样–下面没有了。去年出台的ESM,至今还在德国法院那搁着;年底宣布的所谓终极大招–通过杠杆化筹集上万亿欧元建防火墙,具体方案研究着就飘到爪哇国去了。现在欧洲还在衰退,我们的生意门可罗雀。要是QE再不来,我今年的奖金就泡汤了。7 z: w9 p$ I9 H; \8 i: [6 Q
* ]3 _) n7 a& ?' E% v 记者:先生们!: a/ I, H- J7 s
. l7 K: _. H# W; Q) c3 H6 l5 J
经济学家:什么事? {9 o; e- ]) j4 G: ?
6 t* T( l! W- i2 j1 ^; W 记者:伯南克先生要我告诉你们,QE今晚不来啦,可是明晚准来。) ^% C3 I8 H ?8 f" u
1 T6 Y% t+ {5 w; \ 银行家:他说QE明晚准来。$ f. C- d% r I" Q+ b+ |" ?
. C0 k0 v8 E: F) _) f 经济学家:那咱们现在干什么呢?. b' s* A% p3 r4 s
' c" C0 H" J2 R4 K9 F
银行家:我不知道。: O8 E" j) x2 j0 i7 b. s
& L7 g0 p4 `* G8 } 经济学家:咱们走吧。/ u: K# G/ }# j" ?9 {, |
( i _1 R& P; s' i9 N3 l 银行家:不行。
2 f! e! t; b9 @3 _4 Z& _# T8 S
! g! }. L8 Y' U2 m1 ` 经济学家:为什么?* m+ t1 Z2 ]0 T. V) ~* Y
' X6 B1 _5 x* p* }8 H
银行家:咱们要等待QE。5 M$ m4 x) l4 o9 O5 F; H V% K
& Y5 i# S3 O+ R7 C
经济学家:你还在期望什么?
- I2 V. \* ~" X
- N9 k8 W2 L! p& S# N 银行家:希望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QE你是我的唯一希望了。明晚总该来了吧?& U' Y, I/ _% i1 W* c& q
$ k" X/ y$ i' a# \& L, l
(以上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若有夸大或不实之处,请勿对号入座。QE泛指所有刺激性货币政策。); `" O4 [7 G/ c/ R- ]# ?
2 m% M3 _1 y/ h! w. `4 \
下面说正经的。市场这两天翘首以盼伯南克在国会做的货币政策报告,期望能从其证词中探得QE3的蛛丝马迹。不过伯南克并未就美联储的未来计划提供明确的指引,他重申,美联储已准备好在必要时采取进一步行动来支持经济复苏,这与美联储在6月份会议上传达的信息基本没有变化。$ {7 m$ D6 x* [
! c' F9 c- R( z: E% m6 i
不过,伯南克在陈述中提到降低失业率似乎将是一个“令人沮丧”的缓慢过程,同时,通货膨胀率受油价下跌的影响,已经开始明显回落。考虑到美联储维持通胀稳定和促进充分就业的双重职责,尽管伯南克没有给出明示,但其对经济环境的评估已经暗示新的刺激政策的推出只是一个时间问题。7 J, F; A0 y4 w% o4 G, d
) O( W7 O+ I. r7 a; Q" e& c
至于时间表和具体手段,伯南克迄今模棱两可。一方面,为应对放缓的经济增长,联储已在上月延长扭转操作到年底。在过去几周,联储其它成员对今后刺激计划的具体内容仍未形成多数意见,伯南克不大可能未经内部充分讨论就对外信口开河。另一方面,第二季度的经济数据喜忧参半,尽管消费不振,就业放缓,但工业产出仍然上扬,房市明显企稳。在已宣布延长扭转操作的情况下,伯南克更愿意等待更多经济数据的出台,尤其是本月27日的二季度GDP,来决定未来政策走向。此外,国会山也从来不是宣布货币政策的合适场所。为免当场招致议员们的非难,含糊其辞,蒙混过关是最安全的策略。 y2 _3 ~$ y) p0 O% Q: ^" K# q/ t
, s9 c0 G% r! |0 U2 m' ]
下次美联储的货币政策会议是在7月31日至8月1日,在此之前的GDP数据和欧洲及中国的发展将被联储官员们重点评估,作为是否在会议上宣布刺激计划的依据。另一个可能的时点是每年8月底在Jackson Hole举行的的经济政策会议。在2010年,伯南克在此会议上给出了QE2的明确暗示;在2011年,伯南克在会议结束不久后即宣布了扭转操作计划。此外,在8月底前,还可以获得最重要的就业数据。
' b6 }. d5 ]$ {8 T' w! b/ N( d7 y8 P4 _4 K
QE3今天不来,明天准来。只是,就在市场如等待戈多般等待着刺激政策,却少有人想过为何在过去三年,每逢夏天,经济增长都显著放缓。在这看似巧合的背后,是货币刺激政策到期后的结果。2010年3月底QE1结束,6月初市场崩盘,就业连跌四月,不到半年伯南克就不得不放出QE2;2011年6月底QE2结束,7月份全球股灾,不到3个月伯南克就推出扭转操作;扭转操作本应于今年6月底到期,结果联储在其到期之前就把它继续延长到年底。市场和经济都患上了难以戒除的QE依赖症,一离开它,就开始陷入恐慌。8 w* t+ p9 V7 [5 t8 A! W" r
! V' A$ y4 O$ B. y; R" Q
市场总是短视的。所有人都知道刺激政策越多,将来造成的问题也就越大。但出于对衰退的恐惧,无论是投资者、消费者、还是政治家,都宁愿饮鸩止渴。无论在美国、欧洲、还是中国,只要还存在能带来短期利益的方案,就不会痛下决心进行彻底的改革。! m/ N. {% m1 J; h6 y6 T
, g5 K( q+ J: f8 l# b+ i+ y
凯恩斯说长期我们都死了。可是,我更相信我在下一篇《美联储的路线图(四)– 昨日重现》中所勾画的长期趋势。终有一天,人们会发现过去累积的QE、LTRO、4万亿等所遗留的隐患将彻底爆发,而届时,激化的社会矛盾恐将把全球拖入万劫不复的深渊。3 e9 w8 [5 P) @- I/ L
# h; h1 l. u6 p" V3 X" y, F- f
在最后的审判降临前,让子弹再飞一会吧。- W# u7 v5 u& X6 ^3 q5 ^/ d
) N4 @( W, X- V0 j 作者在美国洛杉矶一家资产管理公司从事全球宏观经济与投资研究工作。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与其所在公司立场无关。
6 Q6 w6 {: I" g; m5 [% `, ]9 g# E8 _6 x1 P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