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紫黄- Y3 M$ @! b1 Z/ j6 V7 Z4 v/ Z
3 ?8 I) w4 r2 J3 [: w
跟钱过不去?是不是有病? # G7 y _: H& ~: [. I. B
' E' j1 z$ ?; n* D: D. o0 K
是啊,大凡世界,芸芸众生,谁不在为钱忙碌?有道是“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这里说的“钱不是万能的”只是虚头,“没有钱却是万万不能的”才是正题。有钱真好,可以办很多事,可以实现自己许多梦想。我和大家一样,每天在混日子的同时,也在赚钱。衣食住行离不开钱,旅行探亲不能没有钱,买房换车更少不了钱。 5 p( m2 G k0 {) {7 A
% P: Q+ N' R3 O/ G但这么多年加拿大生活后,我突然发现,“钱”在目前生活中,也就那么回事,除了大额的房产、地税、保险、旅行准备金以外,其它的、频率最高的日常开销也就那么一块了。
. E( i! y" f6 X+ j7 L T7 d6 I- _
: g6 ?9 i( ~7 \( \' k; K0 G1 r以前在国内,钱有数不胜数的去处,市场及社会不断推出“耗钱款项”引俗人们禁不住往外掏钱。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投资的、娱乐的、人情往来的、孝敬的、大吃大喝的、奢侈品开销的、用于收藏品的、异地休闲的、不可告人的,等等等等,用力赚钱,用力花钱,永远觉得钱不够用,于是想方设法去赚钱。
0 e% Q4 E: `; ^+ X
' ^) j1 n2 V- w+ C, } T7 G( i但到了加拿大,一切都改变了。除了“投资”这项还有那么一点惯性外,其它的都已经退化、雕零。
. W5 _/ U8 Q j
6 `6 r6 {, e I娱乐:以前我是铁杆的“麻将党党徒”,四方台前花去了我太多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虽说俗不可耐,但也让我现在回想起来蠢蠢欲动。企盼将来有朝一日能狠狠补上这一缺憾。在多伦多偶尔也有麻将小聚,但天壤之别。以前的筹码是大雁,现在的是苍蝇。刺激没有了,倒是节省了许多钱。至于其它KTV、斗地主、升级之类的,也从以前的每周有活动,到了如今一年约一回。谁吃饱了陪你玩?大家似乎都很忙。 $ {0 R: Y: l' T
+ W, z9 r# E- h6 {
人情往来:加拿大的人情往来帐几乎可以忽略,这是很好的社会习俗,而在国内,这笔开销很大,年年水涨船高,越滚越大,既伤财,又伤神;
$ ]( L9 a& R4 R/ S- E! M+ x4 p# E# o
孝敬:国内时,长辈、领导、老师、大客户等,少不了要去登门。这里面有的是真心的,也有假意的,但金额着实不小。在加拿大孝敬谁去?有谁需要你孝敬?逢年过节给国内父母寄点钱去就ok了。早年刚来加拿大上班后请领导吃过一顿饭,她始终没明白这是怎么回事,几年后我回想起来,自己也觉得多余。当然,孝敬客户还是需要的,但也就是一瓶酒、一盆花、一个蛋糕的小意思而已。
Q2 [) ~8 {, q$ C o1 {
; o( g' t9 [! I" m& ]大吃大喝:这方面落差更大。国内“吃”的文化“博大精深”,用于场面的开销惊心动魄。在加拿大,每周或隔周一家人吃个早茶,或西餐,或泰国餐什么的,就算吃过了,吃不了还打包。朋友聚会,自带菜,或院子后面BBQ,算是聚过了。开销相当有限。 , c3 x3 k. v9 h0 ]" U, V
; `6 {: |# m* b- y% K/ {- g奢侈品开销:由于地域习俗,我与许多上海人一样“死要面子”,行头是少不得的,上班需要,应酬需要,休闲需要,自我需要。定期不定期添置行头是硬道理。但国内的舶来奢侈品是很贵的,比产地贵许多不说,比起美加也要贵不少。但恰恰到了加拿大,那些昂贵的行头是那么的多余,加拿大人对穿着随意程度,恐怕在世界各地也是少见的。不用说了,这方面开销也节省了许多(我太太偶尔添个手袋、化妆品什么的)。 3 ]' L3 f9 B) f7 e% U* r& Y! y. T3 m' k
' c6 r+ G( R5 C5 Z0 p用于收藏品的:本人有收藏爱好,到了加拿大后金盆选手了。
, c! ?9 M) A6 r% j* U b
5 w; ~# v) j: S8 c异地休闲:国内时说是异地休闲,实则狐朋狗友相聚吃喝玩乐。到了加拿大,基本以家庭(或几家)为团队,我除了拎包,了无他事。欧美去过几次,去时就没多大兴趣,之后就更无动力了。多伦多本来就是一个大花园,孵在自己房子里与外出度假,区别只在于不用花钱。 4 W* v0 K. S6 k3 \, U* C
! D( @+ i1 O. H4 |" g
不可告人的开销:既然不可告人的,就不告知了。但结果可以告知:浪子变清教徒,钱无用武之地了。 & q9 g z7 Q t
% X7 F, S, F# Y; f; X' `如果说有什么开销会明显上升,那就是小孩的教育了。孩子逐渐大了,已经快要结束义务教育年龄了,估计进大学后会有大的开销。如果在国内,也一样会有大的开销。
! S. I- j0 C1 T, \% g
7 v( T( f+ p# C- ~) }: @4 J1 o当然,许多资深移民会说,其实烧钱的机会很多:买个游船、私人飞机、买个酒窖、玩赛马、狩猎、常去赌场……但一来我没那么多钱,二来也觉得太累,没特别必要。如果让我选择,适度的捐献同样能让我愉悦,而且比上述的要简单许多。 ( W, e, ~# L3 b- l4 K% ]1 p
4 K1 [/ M* t* J! B) O在加拿大,我接触了许多有钱的和没钱的人,都是那么的平淡。没见到谁因为有钱多而音量高出许多,或前呼后拥,(这在国内是很常见的场面),也没见到谁因为缺钱而可怜巴巴,或者流浪街头了。人们目光只集中在个人的言行举止,与钱无关,钱在加拿大的敏感度远不及在国内的,或者说,比较而言,“钱”似乎并不特别要紧。# V# O2 W) u7 d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