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2)  鸡蛋( 0)
|
1998年下半年全国打私工作会议以后,厦门远华集团董事长赖昌星,接受厦门海关关长杨前线的建议,开始大规模地销毁走私证据。远华集团营运迟滞起来。许多达官贵人为避嫌疑,减少了与赖的接触,“红楼”开始车马零落。 y. B, h0 j' E, d A
* \* p9 I1 @; q/ `" j7 j! o0 V1999年春节后,北京有人告知赖昌星:中央接到远华走私的举报信。赖昌星非常恼怒,他清楚,那个与他叫板的人,真要置他于死地。 ; @1 W# C1 l+ O! I* O% c2 K
6 S N6 r2 P# @7 p
但赖昌星决不是个能被举报信吓趴下来的人物。在集团核心层的会议上他迅速部署了应对之策,准备亲携5000万元巨款进京摆平举报信风波。他安稳人心:“大家要管好集团的业务。他算啥啊!一封举报信能撼得动远华吗?北京的事我来管,大家该做的事照常去做。” 3 `9 I% o5 z& m* ]9 q
) d' `7 v, K$ K: D5 r4 s这“该做的事”里边,就包括国内又有10多个香烟客户,向远华要货达30余万箱香烟。
8 x: O8 C9 P0 H; F& M9 w/ }1 V0 F* I( t3 p6 {, j
远华并未停下等待命运的宰割。
3 K: B$ k! s, F* M% |! D
4 s8 m7 N" G' n% l, s, g署名为“一群申张正义的人”的举报信于1999年春节后寄到了中南海,抬头是“致:JJJ总书记、朱基总理”。被检举人一是厦门远华(集团)国际有限公司、香港远华国际集团的董事长赖昌星;一是厦门开元外贸(集团)公司的总经理陈光辉。举报信的主要内容是揭露远华集团疯狂走私的事实。正是这封举报信,搅起了影响1999年中国民众视听变化的巨大风潮。 $ H* B7 m! b; j; u8 ^
# g% a9 t* ~# c, ^ P这封举报信应该是最高机密,看见过举报信原件有的即是日后指挥破案的高层领导。这封举报信在远华覆舟过程中确实起了石落惊天的作用。中央专案组在破案初期,侦查的最初线索就是来源于这封举报信。正因为举报信的内容成为破案的重要线索,有关信息也就不径而走。街头巷尾只有传说,却无人证实,但专案组高层肯定掌握。
0 Y" h$ d5 {* g7 W0 S% o
8 ~. k8 w; G) m" d' M其实,中央专案组在侦查过程中已发现,举报信的作者在举报信寄出以后,曾与厦门海关某干部交心:“我把赖胖子告了,还有你们杨头(杨前线),这下让他们都完蛋。”某干部也是被赖收买的一员,他当然将情况分别向杨前线和赖昌星作了通报。 , M+ q' X& r% A; l/ m
$ r) V- h: Z, P1 {9 Z
应该说,举报信一出笼时就无秘密可言,赖昌星也早知道是谁举报了他。写举报信的人就是远华集团的核心成员,职务副总。此人出身军人家庭,其父官至军长。他 90年代到厦门特区下海淘金,寄身福建九州集团公司,很快被老总赵裕昌器重,提携当部门主管。90年代初期赖昌星定居香港,但不忘乡土,有意在晋江故乡发展事业。他以外方代表身份担任泉州市恒利日用品实业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职务期间,曾于1991年6月、11月向九州公司借款508万元人民币。九州内部转帐凭证上就有赵裕昌和那部门主管的签字。508万元均以赖昌星的名义用现金支票提现。这就印证了赖昌星“起步靠九州”的传言。因此,赖昌星的暴发,同此人其时的鼎力相助不无关系。
4 w: z! l6 A3 O, W. w- m* R/ w; \* m9 T6 e, p/ }0 ]1 z
赖昌星登陆厦门发展很快,此人索性投奔了赖昌星,进入远华集团核心领导层。从1994年起至1998年,此人与赖昌星“甘苦与共”,参与操纵远华集团的所有走私活动。 $ I6 o7 \0 a# Z B! n
5 f, b- u$ V- R( s$ a两人还有共同嗜好:热心并沉缅于赌博。澳门葡京大酒店都曾留下过两人参赌的“大将”风采。据说,两人翻脸也是因为赌博。此位副总有一次陷身葡京赌场,只输不赢,巨款一再泄入黑洞。他让赖昌星汇款救驾。一次,两次,赖都照办了。但几千万数额还是止不住输的命运。再向赖求援时,赖作壁上观。此人为求脱身,只好将自己在香港的不动产抵押,才避免了杀身之祸,暂且幸运地走出赌场。他找赖昌星算帐,声称“远华”资产至少有30%是他应得的份额。
7 c2 @6 R* b" Q' V% u& K u: {, }/ |' a& V O/ F
两人翻脸后,此人又自立门户,开了一家贸易公司,网罗几个铁杆兄弟,也做起香烟等走私生意来,实际上他已是“身在曹营心在汉”了。但赖昌星既是一方霸主,卧榻之侧岂容他人安睡?没多久,此人被逼出走,独自浪迹海外寻求发展。不过此生中,他是永远也不会放过赖昌星的。
% p' [# Y; W2 U: p/ c0 `+ g I1 H( m# H) \9 S! J
此人对赖昌星的关系网和走私行径了如指掌,他在举报信寄出前曾通过中间人与赖昌星摊过牌,公了?还是私了?所谓私了,就是“放血”,拿钱堵塞举报人的嘴,息事宁人。 ' A. H% i) _' y7 x+ y
/ {' |$ R% f! e+ S1 W, { J N举报人倒是君子坦荡荡,他自我泄密的用意再明确不过了,是想骚扰一下赖以泄心头之恨。他咽不下这口气,赖昌星狂,他比赖还狂,他想象赖知道是他举报,肯定自乱阵脚。堡垒往往从内部攻破,赖肯定要屈服于他,对他开出的价钱照单全付。 # n. \9 S7 t6 o. b4 l
( e2 m$ R P/ O( T# X
没想到赖根本不买账,暴跳如雷,大骂此人不是东西,且摆出一付鹿死谁手的架式。据说有人曾劝赖昌星,说他这辈子有3件事不能赌:一是女人,二是赌博,三是举报信。但赖胖子不当一回事,他气得咬牙切齿,说就是把钱扔了、烧了也决不给那个王八蛋。当然,赖昌星也有理由不买账,他坚信自己多年编织的那张庞大的关系网完全罩得住这封举报信。他决定与举报人抗衡到底。
m& Y- b$ A4 h6 v0 J
0 k4 t( t( Q/ H6 j4 f, ^/ {: w6 i就这么势不两立,彼此扔给对方的都是一付白手套。
$ \2 U Q$ o! B# ~5 U/ ^ Q4 c( Q7 O! J
这封举报信确是举报人的精心力作。举报信是否有目的地散落民间也未可知。举报信随附了60余页的证据材料,重点举报赖昌星疯狂走私“两油”(植物油、原油)、香烟等商品牟取暴利的事实,声称赖昌星借控制通关渠道继而控制整个厦门岛的走私活动,是个走私霸主。 5 H. |& Y+ Q) [/ y
! U; N& f$ e1 G$ J& |1 q* Z8 t9 \
举报信另一个方面的重要内容是,列举了赖昌星走私关系网内20余个重要人物。最高职位者为原公安部副部长李纪周,厅局级干部有杨前线等6人,按地域分,北京 3人,福州2人,其余均在厦门本市。涉及的部门单位有:北京两个部,厦门市委、市府、海关、边防、港务等政府部门以及开元、东方、特贸(特区贸易有限公司)等国营公司。其中已有香港居民身份或他国护照的有9人。
& c7 Q2 \* [5 q. B& N
+ d" [: _$ Q& |4 a' f" _! B这张关系网引起高层震惊。举报信对网内人物在远华走私案中的作用,逐一作了简介。举报信还声称:20余人只是网中一小部分网虫,还有不少在网上活动的蜘蛛、苍蝇就不一一列举。 " T8 K) `8 j i2 h, U- i
; w) d( G$ N" J6 t/ D; O6 ^举报信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还不断爆出“冷门”。说赖昌星纯粹是黑社会老大,他独占鳌头雄霸一方,幕后策划,暗地操纵,用的是“借船出海”的绝招。举报信还揭露了10余家国营或军办企业,怎样被赖昌垦网罗,合作走私,且如何进行利润分成。这10余家公司中,操作走私的人员及其作用也被列出。特别提到,厦门开元外贸公司及其总经理陈光辉与远华勾结的走私内幕,声称陈光辉光走私植物油赢利就达3.8亿元人民币,提到陈光辉化名陈进,购买菲律宾护照,置有香港地产3 处,总值230余万港币。
! a$ g+ p- O) L; A- C' i0 J+ F8 L4 {
举报信洋洋洒洒数万言,上述3方面的内容就足以让人震惊,加上几十页的附证,可谓言之确凿。据说,连以打私为职业的海关总署调查局、侦查局有关人员看完此件后,也被震惊得长久无法开口表达某种感受。他们意识到:远华集团走私的组织化、专业化和智能化无人比拟,这回算是碰上一个真正的不可轻视的对手了。 8 Z; E6 w% k( V0 j6 e. c2 {
& T5 a! p6 K. U当然举报信酝酿成文时,恐非一人。据分析,署名“一群申张正义的人”并非言过其实。“一群人”到底几多?不得其解。举报人慷慨陈词,说他们是想借政府之力,将赖昌星的远华走私集团一举击溃。 + I+ u0 B' q, i1 g# x1 R" J
+ p; i' |9 o" ]5 ~举报者为何选择1999年春节后出击?原因之一是1998年打私工作会议之后,打私风暴猛烈而强劲。湛江“98.98”大案的侦破,使举报者受到鼓舞。所以举报信称:“今天,党和国家下决心严厉打击走私,惩治腐败,江总书记,朱总理表明了态度,我们才敢站出来揭发。坚信邪不压正!总书记、总理就是我们的靠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