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作者:戴伊玛
* M8 v3 t) B! _- ?7 `1 g4 m" d( _3 {+ }! V. L
据说地球上只要太阳照到的地方都有华人居住。从上个世纪早期大批沿海地区农家子弟下南洋挖金掘锡、飘洋过海到澳洲、北美做苦力,到近20年更大规模的移民潮,前赴后继开辟出几条华人走向世界之路。随着高学历技术移民以及留学转移民人数迅速扩大,新移民逐渐成为海外华人主力,形成国人认为海外新移民阶层“有钱、有教养、是精英人才”的概念。其实这是相当大的认识误区。: u) e, ?4 x3 M9 L
6 P, v' K: \% o前不久有条新闻说,中国驻温哥华总领事怒了,原因是当地华人出席活动时总有人迟到。由此看来中国驻多伦多总领馆官员更有忍耐力,否则难以想象该怒过多少次了。本人在多伦多作记者时每年要出席很多类似活动,譬如国庆招待会、春节华人招待会,经常还有些为国内团体来加而举办的各类招待会。
. a. y K; O. v) }" E! o
5 D1 u. K: } P9 j3 a0 x& c/ {( o3 @无疑本地华人多以出席这类的活动而自豪,这从他们及他们的夫人精心穿戴、浓妆艳抹就能看出。可惜的是,每每参加这样的招待会都不由得让人揪心。迟到已算不上劣迹,通常是台上讲话者深情、激情地演讲,台下不少看官变成主讲,三一群俩一伙聊得眉飞色舞,一点不比台上逊色,乱哄哄听不到台上人的讲话。记得曾看到中领馆的一位领事举着牌在人群中来回转,好像写着“请安静”或是“肃静”。
$ y! |2 J5 Y2 R" r5 x# m: E& j: M: y9 i# \" L4 m& l
要说中领馆请去出席宴会的,也都是华人小区有头有脸的人物,除了同乡会头头和各类社团会长,还有就是商界有成就者、留学生代表等,男士都西服革履、女人们也花枝招展,从外表到头衔,都可堪称精英,但缺失的就是那么点内涵。海外华人应该树立怎样的形象?明知故问。但是,明白道理不难,做起来不易。
" `" p% k# w g0 S% e7 E* F( V/ R4 b) u$ e6 q/ w
不错,上百万的技术移民和留学生转移民构成了新的海外华人群体,相比传统上沿海省份农民下南洋、飘洋过海的老移民而言可谓今非昔比。不过高学历不是必然就有高素质,因为素质与受教育程度原本就不是因果关系,莫不是真的“橘生淮南为橘淮北为枳”?不容置疑,很多拥有高学历以及受过专业训练的华人在加拿大从事着技能要求较低的工作,与他们内心期待有较大落差,但这也不该成为不顾及行为举止、破罐子破摔的理由。5 q1 B- t; L. {& k& i. j! Y
/ G- {, G E, x7 E& u据加拿大统计局前不久发表的报告显示,在与当地人拥有同等教育水平的情况下,华裔移民中大多从事低技能、低工资的工作,其总体收入低于当地人。新海外华人群体生存状态并不乐观是事实,究其原因主要还是自身问题。譬如:语言能力不能胜任本职专业工作,只能退而求其次,做着非专业的体力活。再譬如:缺少自信不愿意挑战新环境去适应本地企业文化,考个执业牌在华人圈里转,连看人的眼神儿都与众不同,脑子里转的都是“客户”。
' ]9 m' _, ]+ ~; p) `" p- s9 s2 {. P
最后笔者还要提醒诸位观察华人网上论坛,那些终日将人体器官挂在嘴上的马甲们,以躲在屏幕后攻击他人淫笑自慰为乐。说他们是少数人但却充斥着几乎所有海外华人网站,说他们没教养,又难说他们不用有学士、硕士甚至博士学位。难怪俗话说,有文凭不等于有文化。当然,以此推断海外华人中没有精英也过于武断,只是精英犹如金字塔尖,凤毛麟角而已。欢迎读者对号入座,选择精英的人自然是越多越好。2 y0 |& h& [9 S4 n6 s! h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