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倍可亲网讯】倍可亲(backchina.com)调查显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比同龄中国孩子多55.6%: N3 i+ w1 V: N$ n* M, o9 Q% y
7 D r' b# c# y) a
美国心理学专家琳达·卡姆拉斯近日在第28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指出,三周岁美国孩子的微笑要比同龄的中国孩子多55.6%。
; G6 y' ]4 l/ B' t; c, l; F- \: Q, b7 ?$ F" g, w
她发表的《中美儿童发展》报告成为本届大会首批学术报告中最引人关注的一个,众多听众甚至挤满了报告厅的过道。
8 W6 L# I: w) J3 f" |' p/ F5 k& Y2 K* S
8 b& {# R' x# y& o h+ z 卡姆拉斯的结论来自对40多例中美儿童笑容的记录、比较和分析,以及对两国儿童心理及性格差异的深入研究。《父母必读》杂志副主编徐凡说,当今中国的城市家庭大多为三口之家,独生子女是家里的掌上明珠,从小娇生惯养。然而,父母的溺爱和过度关注往往造成子女缺乏自理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不知如何去关注、帮助和爱护周围的伙伴。他们对自身也缺乏足够的认知,容易产生对他人和社会的失望感。徐凡认为:“童年时的心理缺陷或情感残疾往往会影响一生的发展,而要弥补则需付出很大代价。”
7 ]/ e4 T! ?$ u+ N: s0 P2 }) z) Z: z/ a& S
美国河郡学院心理学与教育学教授卡萝尔·亨青格的研究表明,与美国儿童相比,中国儿童发生内向孤僻、焦虑和社交问题的比例分别高出92%、1.3%和138%。“父母不应填充孩子的全部生活,即使是婴儿,也需要一定的独处空间。”徐凡说。/ V- q$ `& }4 _/ \. C, R
. H Z7 f* F/ C/ u 在中国,与生活上的大包大揽相伴随的往往是父母对孩子的“高期待值和高标准要求”。卡姆拉斯指出,中国父母在易发怒程度上要比美国父母高出26%,在严厉程度上则要超出52.2%。
( q* W6 U7 D0 k. [! k1 \' `2 r; l/ x: c' R% Q+ \, G
河北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王欣指出:“中国父母往往把太多的期望寄托在子女身上,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殊不知,这样做往往会引起孩子的抵触和逆反心理,结果事与愿违。”% r1 Q3 G$ S" [
, z1 _; {% I; ~6 N1 Y
北京大学心理系教授孟昭兰认为,儿童的心理问题都是由父母、环境和社会造成的。很多孩子在遇到挫折时会变得更加孤独和内向,甚至走向极端。
m5 p! U; B7 L" r# H
" e# T" F9 p, M; q {" m A 亨青格教授呼吁:中国父母应给孩子更多的自由去选择自己的生活,而不要强迫孩子按照父母的意愿生活。
0 e' b/ K4 U0 N% d7 ?9 O- h, F0 u8 |) y: Z4 |
国际心理学研究证明:通过语言、表情等方式经常与孩子进行平等的沟通,对培养孩子的健康心理至关重要。“不要一味对孩子进行批评、责骂和说教,而应多给他们一些笑容。”孟昭兰教授说。6 d' g' r: s& J$ X- V$ N) I
1 O7 u! s5 T+ n- v6 x+ ^! i5 r7 l# d
来源:http://www.backchina.com/news/2006-05-04/89213.html ! k$ n( F: u0 ]; u3 i2 B7 E2 x
中国孩子不会笑:三周岁美国孩子微笑多出55.6%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