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0)  鸡蛋( 0)
|
71%的中国受访者承认曾经装病翘班,这是近期在网上引发热议的一则消息。该数据发布方——全球最大的劳动力管理解决方案商克罗诺思公司称,尽管比例位居全球之首,但并不代表中国员工懒散,这一观点得到本地专家认同。
) \5 a# c+ u) O% j, a0 k, h1 B, Y' ~6 U1 u1 Z
几天来,通过网络、电话等途径采访了20名上班族,其中11人坦承曾以生病为由请过假,主要原因是“太累想休息”或“有其它事要处理”。为何要拿 “生病”当理由?多数受访者称,请病假更容易被批准,且扣钱少。还有人称,自己所在单位休假制度不到位、管理不够人性化,不得不请“假病假”来休息。 F0 p2 R' ~( C& H; w1 H
0 Y+ d9 P- ?, F那么管理者对此怎么看?汉口一家公司销售经理陈小姐认为假病假是职场“潜规则”之一。她说,有些请假理由直接讲出来她没法批准,但说成病假她会顺势通融。一家电脑公司主管马先生也说,他明知道一些病假是假的,但只要对方工作都完成了,他通常会“放一马”。6 T% I: P5 y8 D& N V9 ~* i1 {/ M
2 J5 T& i! @$ G# V2 a, T1 p
不过上述二人均表示,这样做并不表示鼓励偷懒,事实上“工作越努力的人请假越容易获批”。' v( O l( `( q$ H+ E
q$ |; Y2 T, p" S
对此,武汉市精神卫生中心刘小林教授分析说,部分职场人士心理调节能力较差,对压力的释放能力较弱,会因长期压力出现疲倦感等心理不适症状,只得借口生病请假以获得情绪缓冲。
; X) |7 x8 ?% w, m& {7 A
; N' ^0 m# M# D4 e刘小林认为,假病假成“潜规则”折射出职场压力大,他建议企业管理者们要重视这一现象,及时发现员工心理、情绪异常,对于此类“病假”不必太计较,从而避免“心病”发展成“身心俱病”。 Z* P' ~: N3 D4 v6 F! Q- u% ~
+ O- [3 h* {. _+ z6 o9 `! @( D" o& ] i. n/ ^9 `4 F: b$ T7 o
: }$ b) Q5 e9 ^% P& {$ R- N
0 q6 p, j9 B/ {$ B* R& v( ahttp://www.jrq.c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