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f1 H5 E6 N7 K2 C) m X) i中国老人朴素无华的形像几十年不变,即使到了国外。其实有些老年同胞年龄并不算老,但着装打扮却让自己显老了很多。一天,我和我同学,一个加拿大本地人,一起去一个社区做社会调查,在上BUS的时候,我们前面有两个中国老太太,手里提着几袋食物,看来是刚从超市出来。两个有说有笑的上了车,其中一个行动很快,并且得了一个位子,也为她的朋友得了一个,然后还大声招呼她的朋友。 0 m' ? m) z( J& U
/ A9 ?1 A; E- X3 J2 o! U% ~ l
车子启动后,我同学问我,你们中国人有什么秘决,能让八十多的老人声如洪钟(as sound as bell),步态轻盈(walk fast)。我疑惑地看着她问,你在说谁?她用眼睛指示我说,她们。我仔细打量这两位阿姨,她们最多也就六十来岁,只是穿得都很灰调,衣服质地也很差;她们没有体型,更没有发型,而且发质就象几天没洗一样,花白的短发在风中凌乱;再加上粗糙的面部没有修饰,纵横交错着一些明显的皱纹和斑点,乍一看真是苍老了十几岁。但我知道这种面容,在多伦多有不少这样的面容——那是经历了几十年的艰苦环境和劳作形成的。他们多半来自中国农村或者小地方,有这种装容情有可原。我只是不明白,他们的儿女让他们出国来是为了享福还是再利用,为什么就不能让自己的父母在人前人后穿得光彩一些,弄得整齐一点,显得福态几分?当然我也知道,这些老人也不习惯穿得漂亮,也没有化妆打扮自己的习惯。但他们有节约的传统,只要还能用的穿的,那怕几十年了,他们也不会扔的。我以为这种光荣传统不用在北美发扬光大吧,这样发扬下去一点都不会提升中国的国际地位。 $ o- \' |: `5 }8 b) ?) y
- l) z/ Q- L$ r* f
我们再来看看这两位老人,她们在车上一点也不闲着,满口方言,谈笑风声。我也听得不太懂,应该是南方口音。她们一直滔滔不绝。根本不在乎是否给周围带来不便……可能她们认为没人听得懂,就更不用遮掩了。车在FINCH站停下时,两位阿姨突然惊慌失措地站起来,急匆匆提起食品袋,在人堆里乱窜,口里高声喊:下车,下车。“Oh My God” ——这时车上有人发出了轻声的叹息。那天,我承认,在我同学面前,我的确感到有点难堪。我就在想,他们的儿女,为什么不教他们说一句sorry,那真的很难吗?作为老人,保持稳重,成熟有修养的气质难道不行吗?为什么就不早做准备,这样风风火火,一惊一乍的即不利人也不利已啊。 : J1 o& v2 N9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