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前不久结束的G20首尔峰会无功而返,未能在汇率和贸易问题上达成一致,中美互相指责对方故意操纵汇率以获得贸易优势。多哈回合全球贸易谈判依然被束之高阁。就在人们谈论新的货币和贸易战争“风险”时,战争其实已经打响。
% Q1 L- R: Z7 Z+ _# r" z; a$ u6 a8 T1 B. a+ V( y+ c: ~0 _
因此,尽管全球领导人信誓旦旦、要化干戈为玉帛,上世纪30年代可怕的贸易保护主义幽灵似乎正在复活。那场十年战争的导火索是美国在1930年通过《斯姆特-霍利关税法案》(Smoot-Hawley Tariffs),接着英国在1932年以《进口税法案》(Import Duties Act)以及随后的帝国互惠体制(Imperial Preference System)予以回击。很快,全球经济成了贸易壁垒的森林。
z0 y( T0 ^4 L- w8 x/ C0 H V4 G* Z* o
; M# s- V! e9 ~) E2 W: ~7 Y8 i 在30年代的货币战争中,英国打响了第一枪,1931年9月放弃金本位。美国采取报复行动,在1933年4月放弃金本位。先是英镑对美元贬值,然后是美元对英镑贬值。
- |( o; P& A+ D
1 n; y- R0 V5 ^ 在两种主要货币刀光剑影之时,法国和其他几个欧洲国家组成了一个“黄金(1372.60,-5.00,-0.36%)集团”(gold bloc),它们的货币对美元和英镑的汇率不断攀升,最终该集团在1936年土崩瓦解。为了结束货币战争,各国于1933年在伦敦开会谈判,最终却不欢而散。 k& t9 ^7 u( q+ X5 H) n2 |# K
' x" Z# \. G) }) V J
用中国来替代英国,用今天的欧元区替代黄金集团,今日事态的发展给人以同样的不详之感。& B. N% j' C( }6 L
# J/ A. S( t: u- h. _9 G" x 现在美联储打算通过印钞的手段来刺激美国经济,也就是所谓的第二轮量化宽松(QE2),规模达6000亿美元。几乎没有人记得富兰克林-罗斯福(Franklin Roosevelt)总统曾经在1933年做过同样的尝试。物价在那一年的9月份开始下降,继之以一轮短暂的大宗商品牛市。康奈尔大学农场管理学教授乔治-沃伦(George F. Warren)告诉罗斯福,可以通过降低以黄金计价的美元价值来推高物价。0 e* b$ x1 S/ n& _
& S2 J8 L+ S2 s9 G6 `
在金本位体制下,美元固定以每盎司黄金对20.67美元的价格兑换。为了稳定物价水平,经济学家欧文-费雪(Irving Fisher)提出了一个补偿元计划(compensated dollar),即让美元的黄金价值进行浮动来抵消物价的上升或下降,实际上就是允许联储根据经济状况选择多发或少发货币。! S& t2 b8 @! B% Z$ c' @
4 Z1 ?, i4 c% M& F7 M' j 费雪的计划本应促使银行降低储备和增加放贷,以应对通缩压力。额外的信贷发放可以导致物价上升,从而刺激经济活动。费雪为货币贬值的古老实践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名为铸币税(seignorage)。
: b: s" g. q2 B, l" ]3 U4 j: @1 ?! [
沃伦所提出并被罗斯福1933年采纳的另一计划是提高政府从铸造厂购买黄金的价格。由于价格升高意味着每1美元对应的黄金数量更少,其结果与费雪计划殊途同归。国内物价将会上升,这对农民有利;而美元的外部价值下降,这又对出口商有利。7 p1 |/ E% Z$ r9 `
- {/ B) y$ l! P# G, @4 p9 C) d) v 从1933年10月25日开始,罗斯福、财政部长亨利-摩根索(Henry Morgenthau)和复兴金融公司总裁耶西-琼斯(Jesse Jones)每天早上在罗斯福的卧室会面,设定黄金价格。有一天,他们将价格调升0.21美元,因为21似乎是一个吉利数字。最初,他们只是从美国购买新铸造的黄金,后来开始从海外收购黄金供给。5 |' w* T$ r1 J
1 j' _) }- y3 n8 l7 t9 i0 N7 ~8 w
收购黄金的政策让官方金价从1933年10月的每盎司20.67美元升至1934年1月实验被废止时的35美元。到那时为止,已经有数亿美元被注入银行体系。. ^3 k+ u% I8 c9 W/ x% ]& U1 s
, P* q3 Q( G. E Y& J
然而结果却相当令人失望。从国外购买黄金的确成功地推低了美元对黄金的价值,然而国内物价在整个3个月的黄金购买狂欢中依然继续下滑。
1 U/ K# V- Q' P( B" e% ~/ L3 ?% c9 }+ w' h- ?# n: V0 n* U
联储更为正统的量化宽松政策产生了同样令人沮丧的结果。已故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斯-加尔布雷思(John Kenneth Galbraith)曾经如此概述:“无论是由于借款者的缺乏,还是不愿进行放贷,抑或压倒一切的流动性需要,银行积累了过多的超额准备金。1932年成员银行在联储的超额准备金达到2.56亿美元,1933年为5.28亿美元,1934年为16亿美元,1936年达26亿美元。”! Y5 r3 x- Y: v- t8 Q) }
7 l9 w9 h& D! `4 q- x 联储政策的错误之处在于其所依据的所谓“货币数量论”。这一理论认为物价取决于货币供给相对于正在出售的商品和服务数量的水平。然而货币还包含银行存款,后者又取决于商业信心。正如俗谚所云:“你无法推动绳子。”
+ R& w2 ^% O" D2 R
( U6 Y5 P* [5 V% S0 l 凯恩斯当年写到:“某些人似乎推断……可以通过增加货币数量的办法来提高产出和收入。这跟买一根更长的腰带来试图让自己变胖一样荒谬。在今天的美国,腰带对于肚子而言已绰绰有余。真正起作用的因素并非货币数量,而是支出的规模。”
5 V/ |/ I0 ~8 j3 s1 z( j. Z
: G/ U% P9 r2 O( [% |* u$ r 现在美国再次依赖这一有缺陷的理论采取行动,难怪中国会指责它目的是故意压低美元。不过其准确目的是依靠美元贬值来推动美国出口,并牺牲中国、日本和欧洲生产商的利益。
8 T, I: R* Z2 {+ n* c {' Q/ C9 X/ `( A5 Q) M* y' A
欧元将会变得日益高估,就像上世纪30年的“黄金集团”那样。由于欧元区正在削减开支,其唯一的武器就是保护主义。与此同时,中国让人民币对美元缓慢升值的政策也很可能突然逆转,从而激发美国的保护主义。! i& M6 K* E: h; U: U+ I# X% h
0 G! [) j( |6 B" I( b& V( e4 u+ B G20首尔峰会未能在汇率或未来储备安排方面取得任何进展,这为20世纪30年代重现敞开了大门。让我们希望在下一个希特勒兴起之前,智慧能够大获全胜。(诚之)0 ` {) D8 P9 V. Y5 }
! N! d. N0 A3 Q" N,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