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德蒙顿华人社区-Edmonton China

 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1160|回复: 0

基金投资者七宗罪

[复制链接]
鲜花(70) 鸡蛋(0)
发表于 2010-11-8 07: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老杨团队,追求完美;客户至上,服务到位!
  努力希望去做正确的事情是一回事,而真正做到则是另外一回事。事实上,投资者所犯下的最大错误恰恰都是出现在从此岸到彼岸的路程之中,这段路程充满了陷阱,只有投资纪律和良好的习惯能够帮助我们避开。
5 h) Q0 G$ d* P0 b9 V9 j9 `4 Z: B2 Y+ i- L" `; J0 L
  无论是在与投资专家的沟通中,还是在对各种行业资金流动数据的观察中,我们都可以得出结论:投资大众确实是在努力做正确的事情,但是却常常无法获得理想的结果。
  i3 [1 j. ^$ a7 @) ]
( U/ p+ H. x6 G- x9 J! u: c  以下便是基金投资者最容易犯下的七大错误。如果你发现下面的描述中有一些几乎就像是为自己量身定做的,那么你最好仔细评估一下你的投资组合,以及你的想法和心态。4 P: `4 q/ R9 H5 K! ?  a
9 m. H: Y8 `1 M7 ~, K% C$ y/ d
  1.追逐表现; ^8 \6 l5 K; d$ }+ W
) k2 q: \0 U2 c6 G! ?; g/ |
  散户投资者总是购买那些现在最炙手可热的,最刺激他们感官的资产门类,他们以为自己就此搭上了快车,但结果往往是,他们上车之日,也就是停车之时,甚至是开始倒车之时。最理想的设想是,投资者应该“贱买贵卖”,可是追逐表现的习惯通常都会使得投资者在那些资产门类的牛市进入晚期时进场,结果就是,他们买进的价位偏高,而买进之后,市场的宠儿迅速换成了别的资产门类,于是他们又低价卖出了自己不久前买进的东西。
1 t; v6 E2 l9 I- b6 Q4 C8 t9 O" R
! a' o3 d$ p' K  2. 过分关注过去$ H6 d3 R0 r6 D2 R. B( L

3 G0 K8 o" N' \# W* S+ J  如果我们的眼睛只是向后看,我们又怎么能够向前走呢?这个问题多少和追逐表现相关联。我们不能只是买进那些过去表现相当不错的基金,事实上,我们更加需要投资于那些市场未来可能获得优秀表现的部分。太多的投资者都是这样——对于某些基金近期的表现,他们都如数家珍,但是说到这些基金可能的前景,他们却几乎一无所知。
2 c$ }, n; w) R) G: ^4 G
: v# d. G, g7 G- A  3. 过度依赖评级
5 Q* K$ ^) d& h3 o
0 c4 R, Q2 ]! e: u  统计数据显示,在流入共同基金市场的新投资当中,90%左右都流向了那些在晨星公司拥有四星或者五星评级的产品。然而,这家知名投资研究公司自己都已经明确表示,他们的评级与其说是一种“预言”,还不如说是一种“描述”。  h, C2 m8 K" N$ N
3 i9 F) o" _$ n% U1 |' X- o8 H% g
  只投资那些在各种评级系统当中获得较高评价的基金,这种做法本身并没有什么错误,但是我们在此之前首先必须确认,这些基金产品确实符合我们多元化的需求,确实符合我们投资组合整体策略的需求。如果我们只是为了它们有资格获得顶尖评级的过去而买进,就未免太荒唐了。
% U3 Q6 u2 Z! T9 `# X) I7 k
3 n2 Y/ ]1 t2 n* M! ?: o  4. 以为自己可以持有到永远$ {, u8 p) Q7 m+ q$ v/ d  q% h7 ~  @
1 y6 g1 |* S/ Y# d- C
  基金总是在不断变化的,市场总是在不断变化的,投资者自己也总是在不断变化的——一支基金可能会在你人生的某一阶段非常适合你,但是在下一阶段可能就未必了。然而,太多的投资者却和自己的基金产生了“恋情”,甚至是“婚姻”,无论健康或者疾病,无论贫穷或者富有,都死活不肯放弃,却不愿意去想一想,如果自己之前不曾持有过它,现在是否会买进这样一支基金。如果你买进某支基金的原因——比如经理人、对应的资产门类、投资成本、表现记录,或者是评级——发生了变化,你显然有充分的理由考虑采取相应的措施。
4 m( e7 s( x3 d4 P& O5 k
: H, o5 @/ V* m& M7 O* I  5. 未能正确了解基金的运作方法,投资对象,甚至根本不知道自己买进了什么9 w* `. R( q; ~7 }0 q; Z

( A. u5 @# }% E7 l  投资者突然发现,自己持有的基金表现糟糕,于是大吃一惊。这样的情况已经屡见不鲜了,而它之所以会发生,常常都是因为投资者根本就不清楚自己基金的投资目标。; s$ O% O* J  S/ K5 L! f' K7 g: Y4 a
6 ~" u' w+ D) X
  太多的投资者都无法解释自己的基金在怎样做,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做。他们或许知道自己持有的是一支大型成长型基金还是指数基金,而且他们会去阅读各种评级和表现资料,但是要说到实打实的细节,他们却不知该如何开始了。% F/ @3 z6 {1 L8 e% U0 f
! ]2 V% x0 o& e
  比如说,如果一支基金持有16支或者更多的股票,就会被认为是做到了“多元化”,但实际上,它仍然可能是一支投资高度集中的基金,一支高度专注某一特定市场门类的基金。同样,投资者常常会买进那些在表现图表上领先的基金,但是未必知道这些基金为什么会出现在那个位置上。
& Y2 C  u% b$ b# ^
: t+ v+ k9 w5 F& s' C  6. 情绪战胜理智
+ T1 e* \" d4 J9 P8 J8 _8 D4 G1 y* Z4 K# |
  如果你不断根据自己变化无常的情绪改变自己的投资,或者是随便市场的什么风吹草动都能让你大动干戈,那么你就很难证实某一体系是否有效,也很难真正坚持投资纪律。让最近的表现影响自己的情绪,而又让情绪影响自己的决定,这是人类的天性使然。结果就是,投资者常常过分看重了眼前事件的意义,轻信当前的趋势会持续很长的时间。为了利用这样的趋势赚钱,或者避免因为这样的趋势而遭到损失,投资者就会让贪婪或者是恐惧主导了自己的投资。这种脱离理性的投资会有怎样的结果可想而知。% p" e8 u' J0 q: \/ P1 d, s. E- O/ S3 S
8 ]) D( t# k) W( f# W
  7. 过分重视基金,轻视投资组合% ^* F5 m! R/ |8 K$ N& j

( H+ r' B2 l" {  要找到优秀的基金其实并不难,难的是将这些优秀的基金组织在一起,构筑一个高效的、低成本的和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有太多的投资者都成了基金收集家,他们拥有的是一系列孤立的基金,而非一个有机的投资组合,哪怕这些基金再优秀,他最终的表现也是值得怀疑的。真正有策略贯穿其中的投资组合,每一支基金都有自己相应的角色,任何新基金的进入,不但要考虑到其自身的因素,还要考虑到宏观的配置。6 c/ _$ j  U  W2 ?! ^0 u0 \6 E3 G7 ]
# j& o0 V+ u+ e- j
  哪怕你拥有十支基金,只要这些基金是彼此重叠的投资,你也不能说自己做到了多元化。投资者所需要的,其实远不止是少数几支“优秀”的基金,他们需要的是能够强化自己的投资,分散自己的风险,长期角度说来可以更有效地帮助整体投资组合达到目的的产品。(子衿)/ D, ?# j$ s9 L9 m0 y( U$ r6 B/ b- E# B

; d; ~. Q/ Q- Y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联系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埃德蒙顿中文网

GMT-7, 2025-9-20 11:29 , Processed in 0.196756 second(s), 10 queries , Gzip On, APC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