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0)  鸡蛋( 0)
|
现在,华尔街又激动起来了,许多人都在谈论着美国在线可能会和私营资本合作,探寻收购雅虎的可能性,这是真的吗?半心半意的棒球迷翻开报纸的运动版,其实也未必不希望看到纽约大都会队收购芝加哥小熊队的消息。
2 s: x7 o% G, l8 @ k* A
" N$ ^# S. o% P 想想大都会和小熊的联手该如何解读:两家曾经光荣的球会现在看上去都精疲力尽,运气欠佳,于是幻想着携起手就能够否极泰来。3 ^' H' q- b4 @' ?) O! d8 E
2 J0 B, J$ f6 H- V4 u 美国在线和雅虎的名声就糟到了这样的份上。两家公司都有着可疑的历史记录,也都有着难说轻松的未来。雅虎受困于高层频繁的人事变动,而美国在线遭受过挥之不去的重大侮辱——他们当年收购时代华纳(TWX)的交易已经作为美国企业史上最糟糕的购并被记录在案。
6 Y. d& g* ~! I* v- C z$ k( E/ e( k8 i3 l$ t3 E$ R3 Q
今日的科技行业是属于苹果(AAPL)和Google Inc.(GOOG)的世界,两家巨头都高度重视革新,不断有卓越的成果问世,而且他们的行销手段也非常到位。在这个世界当中,美国在线和雅虎已经滑落到边缘的地位,他们的问题不过只是枝节问题。还是以职棒来做比喻,苹果和Google可以说就是这里的扬基队和费城人队。
: F3 D0 U4 L' @7 g) c7 k" T6 F! c, E+ l/ ?
在外间看来,雅虎和美国在线的厄运似乎是在上世纪末开始的。当科技泡沫破灭,导致股市和硅谷都陷入了混乱,突然之间,那些曾经高翔远举的科技公司猛然便失去了变得满腹狐疑的投资者的信任。
% Q. d$ M+ M" K
9 h. `) s( D5 z6 m, X# \ 雅虎和美国在线成了那种长期管理不善的公司的样本,他们无法跟上互联网世界迅速发展的脚步,也拿不出富有吸引力的新产品。
+ F. I" t5 v/ J
6 s( f6 c0 ~2 k" a 我们或许可以说,成功的科技企业和失败的科技企业之间的差别就像苹果和橘子那样明显(当然也可以说是柠檬,如果我们考虑到雅虎和美国在线的颜色的话)。# K8 Q3 H: u+ J) G) t
$ E- g" i" ^3 T( b8 L# r% Y
要让两家雇佣了这么多严肃的、专注的和满怀希望的员工的公司关张大吉,可不是件好玩的事情。作为一名专栏作家,我的看法是,对于企业的成功而言,竞争总是好事。还是让我们面对现实吧,谁会不喜欢一个美妙的卷土重来的故事呢?+ b& G- b1 R4 M5 b4 ^% X) ?% z
) l" _# f) R$ u! l5 h5 J 当然,互联网泡沫的破灭是残酷的,但是归根结底,美国在线和雅虎应该责备的,还是他们自己。作为一个反例,我们不妨来看看旧媒体——如果真有所谓新旧之分的话——时代华纳现在的情况。% N8 H! T! \# V! {1 L' C- g
3 B l: O" i L S9 N7 w8 l/ I
原本,一切看似都对他们不利,但是这家公司却在首席执行官比克斯(Jeff Bewkes)治下蓬勃发展,拥有了一个光明的未来。问题的关键何在?还是优秀的管理,事情就是这么简单。
5 ^! ?3 B" b, x s
0 V% s0 | |0 R 比克斯知道怎样延揽人才,人尽其用,也知道如何与华尔街进行有效的沟通。对于时代华纳而言,当初与美国在线关系的崩溃其实也是个巨大的困难,不亚于美国企业史上其他任何一家公司曾经遇到的任何困难。然而,他们成功地扭转了局面。想想看,这有多么不容易。直到现在,美国在线还没有真正走出历史的阴影,而时代华纳却已经重新赢得了市场的尊重。; Z3 l# N9 A1 C
$ W; C3 o* R1 ^9 e
为什么雅虎和美国在线,在他们前途未定的时候不能更多获得人们的信任呢?关键还是,这两家公司直到现在,还没有让华尔街看到他们有什么值得信任的地方。他们没有让人激动的新产品,他们没有让人把自己和其他芸芸众生区别开来的方法,也没有强有力的行销举措。& t4 b6 @! E) v0 |
* ~0 N0 K# \/ }! X. z# t8 w0 } 现在,这两个失意者要合二为一了?这必要吗?这一联合对于投资者、雇员和消费者又意味着什么呢?
; ~: d& P0 N6 s. v& c
$ v! O2 ]1 q A" V% o" ?0 | 毋庸赘言,这些人在专业方面的知识应该是要比我丰富不少的,但是我明白一个简单的道理,却是他们未必了解的:
+ l- I$ B: H- D; |. C6 D1 m8 a; n& T# W! N
庸才+庸才=更多庸才。(子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