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鲜花( 7)  鸡蛋( 0)
|
国际先驱导报驻渥太华记者 杨士龙 报道,当地时间10月24日,赖斯作为美国国务卿首次访问加拿大。但赖斯此行不是试图说服加拿大加入导弹防御系统,而是急于解决横亘在两国间的软木贸易摩擦。 赖斯:“我从不带那么多钱”
4 K, Q/ {9 P- a7 O$ ]此次赖斯访问前,加拿大方面首先表明了态度。加拿大外交部长皮埃尔·佩蒂格鲁在接受美国美联社采访时则具体谈道:“我会对赖斯国务卿提出软木问题。”同时率先提出条件:如果美国返还30亿美元的税款,加拿大愿意与美国达成新的软木协议。加拿大《全国邮报》则很不客气地指出,赖斯是在就任国务卿9个月,去了39个国家的首都后才来到飞机时程不过1小时的加拿大的。
5 C8 R" e; f) o$ u
$ k3 a) o4 K! R9 `/ F2 f; F“我认为就这个问题,目前极其重要的是,不要说一些夸张的灾难预言”,赖斯多次表示,美国希望得到一个“经过协商的解决方案”。“我们应该全面地看问题。这是一个非常大的、重要的和深入的关系。我知道软木问题对加拿大,特别是加拿大某些地区尤其重要。(但)它只占两国贸易的一小部分”,她说,“我不认为谈判时间已经错过了”。
" s# G7 y' b9 Q3 q: l+ J8 B/ l
! |+ u3 y( t* r# `5 h不过,在当地时间25日,当被问及是否带了30亿美元的支票时,赖斯语带双关:“我从不带那么多钱。”
0 s0 Q8 F" Q$ |9 ?0 H- ~+ u
+ {; z: j9 t$ C$ H" z美加之间的软木贸易摩擦自2002年就已经开始了,赖斯此次对解决美加贸易问题显得比较急切,显然受到了另一个因素的影响:10月中旬,加拿大总理保罗·马丁在接受加拿大《新闻报》记者采访时警告说,如果美国在加美贸易摩擦问题上拒不妥协,加将毫不犹豫地向渴望获得能源的中国和印度出口石油,而不是向美国供油。( T: i/ h$ f- w: s2 B
4 `1 L" j E5 M, B- |& A加威胁将石油出口转向中国/ o: y# K# e0 W) B
7 w: ?' l# E+ ? |
2004年11月,加美双方就木材贸易争端向世贸组织提起诉讼,世贸组织最后裁定:加软木存在倾销,但美国征收关税也太高。当年12月,美商务部将关税降至21%,但加方认为关税还是过高,继续进行申诉。到2005年4月,加方已先后8次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和世贸组织取得了有利于自己的裁决,而美国却一直拒不执行任何裁决。: }2 `+ I- ~) D+ K/ A& i, q
5 y. C/ N, u4 [/ y8 _' e( m2005年8月10日,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一特别委员会做出终局性裁定,认为美国向从加拿大进口的软木征收关税“不合法”,并要求美国退还加拿大它2002年以来已经征收的50亿加元的税款。但美方仍然继续拒绝执行。) k5 e2 N3 v2 v0 Y; B
* ?5 x! ^, p$ E; A/ r$ R$ d) N
这让加拿大马丁政府甚为愤怒。10月6日,加总理马丁在“纽约经济俱乐部”发表演说时,痛批美国政府在软木贸易上的立场“有违理性”,并暗示加将把软木贸易同对美国的石油出口挂起钩来。10月14日,马丁和布什就软木问题通电话20分钟,还是未能达成一致。马丁又放出一句狠话:加政府甚至不惜到美国法庭和布什政府打官司!
' Y0 j, A) F- R1 _( W; \( @* m; M. {
同时,加拿大能源部长麦卡勒姆高调出访中国,并放言:加拿大对华石油出口将于未来6年内增加至每天45万桶。实际上,在2002年当时的总理克雷蒂安也考虑过是否要调整与美国的能源合作政策,他曾说:“美方想要我们的石油、天然气,却不想要我们的软木,他们不能这样挑挑拣拣”。% b, f2 `0 q, V) d
0 P, f9 ~3 Z- j+ g0 u
此前,包括马丁总理和代理自然资源部长在内的加政府高官已经多次暗示:如果美国在木材贸易问题上拒不妥协,加拿大将把本应出口美国的石油和木材转而出口中国。' u8 O/ N8 w. `
; k; `) k) B8 ~! u8 t6 k
美国急了
! D$ t& h( [( j3 n7 G' J% O/ I* ~' ~& K( H# j7 f; }
加拿大石油资源丰富,仅在加拿大阿尔伯塔省北部的油砂里就蕴藏着至少1750亿桶石油。这相当于沙特蕴藏量的2/3。目前,加拿大是美国石油和天然气的最大供应者,加拿大石油和石油产品的绝大部分都出口到了美国。2004年,加对美出口石油和石油产品占加总产量的70%,天然气的56%也出口到美国。
* |( J! y/ d2 W% c2 v
+ _5 a" ^; p( m1 H4 K9 B" ~大多数加拿大人都支持马丁政府正在进行“贸易伙伴多元化”政策。“不能把所有的鸡蛋都放到一个篮子里”,加拿大国际贸易律师米洛斯·巴鲁齐斯基认为,政府现在把眼光投向亚洲是十分正确的。因为在软木问题上,美国人“真是做得太过了”,“你不能只拣用北美自由贸易协定中对你有利的条款”。“如果美国不尊重北美自由协定,它又有什么理由享有优先使用加拿大石油资源的权利呢?”
8 D8 m& a# l$ q( W/ C* H$ x3 @6 ~
对于马丁最近的言行,美国不少媒体都以“加拿大以石油要挟美国”为题进行了报道。而美国的一些分析人士认为,马丁的强硬立场与2006年春天不可避免的大选有关。华盛顿一家加拿大问题研究所的所长戴维·比埃特在接受加电视台采访时说,马丁这样做是“为了在全国争取更多的支持,特别是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 @0 I* H( T5 E9 n
) p' p& c q+ ^" B& z' V
美国国会议员哈奇则指出,美国其实根本无法承受因软木争端等贸易纠纷而疏远加拿大的代价。由于油价空前高涨,中东局势又不稳定,美国非常需要与加拿大保持稳定的贸易关系。同时他说,美加每年贸易额高达5000亿美元,因而任何一方都无法承担破坏这样的贸易关系的后果。 |
|